昆侖山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干,也是古代傳說中的仙山,還演繹出很多美麗的神話故事。這里出產珍貴的玉石,除此之外,由于環(huán)境惡劣,人跡罕至,還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是野牦牛的主要棲息地之一。這一次,我們將跟隨老探前往昆侖山野牛溝探險!
最向往的探險之地
在咱們中國的版圖上,有很多被稱為“野牛溝”的地方,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昆侖山腳下的這個。我一直向往到這里來探險,有三個原因:
第一,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所有的金、銀、銅牌,都使用了采自昆侖山的玉石,而昆侖玉的主要出產地玉女峰,就在野牛溝口。野牛溝的玉料因為玉質細膩溫潤,密度和硬度很高,被稱為昆侖玉中的極品。我聽說這邊出土的三萬年前的舊石器,很多都是用昆侖玉打制而成。這次萬一我能揀到一塊玉料原石,那可就太值了,哈哈!尋寶,是幾千年來全球的探險家們最大的動力所在。
第二,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這里是青海境內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保存著古老而豐富的巖畫遺址;這里有神話中所說的玉宇瓊閣和瑤池,是傳說中道教昆侖派的發(fā)祥圣地。我想去中國的神仙們居住的地方看看,不知道能不能碰到正騎著青牛行走的太上老君。神話,是一個有想象力的偉大民族最寶貴的財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這里地處青藏高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有很多世界上特有的珍稀動物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其中最為知名的要數曾經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藏羚羊,除此之外還有藏野驢、藏原羚、巖羊、棕熊等,但最主要的是這里有我特別期盼偶遇的野牦牛。幾十次進出藏區(qū),我都沒有真正近距離地看過野牦牛的模樣。而野牛溝,是野牦牛的棲息地之一,被稱為野牦牛最集中的地方。
意外死亡的藏野驢
和我一起前去探險考察的田先生,也有著豐富的戶外經驗。他曾當過兵,到過很多國家旅行,是一個非常好的搭檔。我們先到達青海的西寧,飽餐了一頓當地的各種小吃,就興沖沖地向著格爾木出發(fā)了。
“格爾木”是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它擁有昆侖雪景、一步天險、萬丈鹽橋、鹽湖海市蜃樓、納赤噴泉等十大景觀,轄區(qū)面積達到12.45萬平方千米,被稱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城市”。但是我們的目的是考察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所以沒有在城市逗留,直接轉車前往野牛溝所在的地方。
2011年,我在獨自攀登玉珠峰返回時,偶然認識了一位藏族大哥。他把我從山上接下來,我們在美麗的雪山腳下結下深厚的友誼。這位大哥的名字叫阿奴,這里有他的牧場和旅游服務中心,但是他更重要的任務是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宣傳。他熟悉這里的大山和河流,并熟知各種野生動物的生活規(guī)律,所以我們直奔他的營地,希望請他協助我們更好地去觀察野生動物。
沿途,不時可以看到嬌小靈敏的藏原羚埋頭吃草,高大美麗的藏野驢也經常闖入我們的視野。在接近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不凍泉保護站的時候,田先生突然大叫起來,我隔窗望去,好像有一頭巨大的動物倒臥在山腳。我們趕緊讓車倒回去,下車一看,竟然是一具藏野驢的尸體。它的眼睛睜著,還泛著光亮,顯然死去不久。藏野驢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禁止捕獵的;它的身體上沒有明顯的槍傷,我們也沒有聽到什么槍聲。這是怎么回事呢?
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我們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它應該是吃得太飽了,在山頂晃悠的時候,不小心跌下來摔死了。在它頭頂的山梁上,還有幾個同伴正在悠然吃草呢。顯然,生死的輪回,它們都見到過不少了。這不是偷獵者的殺戮,我們很欣慰。但是看到鮮活的生命被自然界的法則無情淘汰,又讓我感到無奈和哀傷。
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阿奴大哥,他也覺得很驚奇,因為這些年他還從未見到過摔死的野驢。但是,我們錯過了更好的觀察機會——等我們第三天再路過此地的時候,發(fā)現藏野驢已經尸骨無存了。司機告訴我們,這是狼和鷹清理了現場。如果當時留在這里進行觀察,我們能夠看到多么難得的場景??!
可可西里動物探秘
阿奴大哥的營地在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的邊上,旁邊就是保護站,這里的海拔已經達到4600米。有些人到達這樣的海拔高度后會有一定的高原反應,但是一路上我們所經過的地區(qū)的海拔是逐步提升的,已經有了很好的適應,所以我和田先生的狀態(tài)都很好。
和阿奴大哥的會面是非常高興的事情,我們商談了野牛溝的考察計劃,覺得田先生還需要觀察和適應一下環(huán)境。因為一旦進去,里邊的路很難走,并且手機沒有信號,萬一車和人出現什么問題,要解決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當天的活動計劃是在保護站周邊展開的。這一帶是我非常熟悉和喜歡的地方,以前這里曾經是盜獵者瘋狂屠殺野生動物的現場,近些年來由于國家的有效管理,再加上很多動物保護者的努力,這里已經重新變成了野生動物生活的樂園。
我們坐著阿奴大哥的車出發(fā)了,他非常擅長追蹤動物,只是沿途的道路會非常難走。在渡過一條河道的時候,車子陷入了泥沙,這可是個大難題呢!我們幾個人只好跳下水推車。河水是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流下來的,冰冷刺骨,讓人痛苦不堪。不過我們也覺得很高興,因為戶外探險的魅力就是不斷遭遇意外,并且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經過大家的努力之后,車子爬出來了。我們的車開上了山坡,那里是藏羚羊聚集的地方,我找到了在非洲大草原上追逐動物的感覺。我們碰到一群又一群的藏羚羊,它們正在悠閑自在地進行午餐。我發(fā)現它們幾乎都是雄性的,這是怎么回事呢?阿奴大哥揭開了謎底,原來現在是重要的繁殖季節(jié),雌性藏羚羊都去產仔了,它們正在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大產房”——卓乃湖進行繁殖。再過一段時間,它們就會帶著小寶寶們進行壯觀的大遷徙活動。那時我還將回來,觀賞這極其難得的場景。
在一天半的時間里,我們看到了很多藏羚羊,也幾次就近觀察到獨自生活的野牦牛。這些黑乎乎的大家伙大多是臥在草地里思考“牛生”,為了拍照,我不得不盡量靠近它們,但這是很危險的。聚集成群的野牦牛往往不是最危險的,它們發(fā)現人群后經常會走開,但是獨自生活的就不一樣了。它們往往是在爭奪頭領和配偶的過程中戰(zhàn)敗的雄性,挫敗感和恐懼性可能會讓它們不顧一切地對“敵人”發(fā)動攻擊,不管它是一個人還是一部車。所以我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拍完照就馬上上車逃離,它們也總是警惕地、惡狠狠地注視著我們,隨時準備揮戈一擊。
我們還在路邊看到了一只死去的高原兔,它也是睜著眼,充滿對生的渴求,顯然是過馬路時被汽車碰撞后死亡的。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我在澳大利亞的公路上看到過死去的袋鼠,在印度的馬路上看到過死去的牛,都是車禍的犧牲品。當人類和動物的活動區(qū)域發(fā)生交集時,這樣的結果一定是難免的。為減少此類悲劇的發(fā)生,我國在建設青藏鐵路的時候,特意建了防護欄桿和安全通道。這是很大的進步,也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決心。
其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野生動物不但是人類的好鄰居,還是當地非常珍貴的旅游資源。非洲的肯尼亞、坦桑尼亞、納米比亞等國家,雖然經濟相對落后,但是保護較好的野生動物資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前去觀光,對人民生活的改善有極大的幫助,對引進外資也有較好的作用。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這個幅員遼闊、動物資源豐富的大國,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還做得非常不夠,前些年對藏羚羊的大肆捕殺就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其實擁有智慧的人類應該慢慢意識到,比起動物的皮毛和肉體,活生生的動物對人類來說還有更為重要的價值。如果我們能夠在不過度驚擾它們平靜的生活,不破壞自然生態(tài)的前提之下,讓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去親近它們,了解它們,愛護它們,人類的收獲可能會更大,更有意義。
本來我一直期待去野牛溝考察,但是第二天,田先生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頭疼非常劇烈,呼吸極不正常,這樣的狀況如果堅持進野牛溝,就會非常危險了。所以考慮再三,我們還是決定暫時放棄,把深入的考察放在下次,畢竟生命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放心吧,不久之后,我還會再回來,美麗的昆侖山水與壯觀的野牦牛大軍都在召喚著我!一個多月后,我將做好全部準備工作卷土重來,進一步為大家揭開野牛溝神秘而美麗的面紗。
(責任編輯 冷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