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利
語文課堂教學以理解、內(nèi)化、拓展為目的,狼的教學便是實現(xiàn)以上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低年級的選文貼近兒童生活世界和經(jīng)驗世界,淺顯易懂,富有情趣,一般來說,讀順讀熟、讀出感情了,課文就自然理解領(lǐng)悟了,所以,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狼大便陳文重中之重。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讀有目的,讀有層次
我們常常在公開課上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一篇比較長的課文只讓學生匆匆讀了一、兩遍或精讀指導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至于全篇課文,有些同學甚至讀不通順,感情朗讀自然就無從說起了。其實低年級學生朗讀要有目的有層次:首先借助拼音,讓學生建立所讀文字與書上文字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脫離立即口口的習慣;其次是要給足時間,讓孩子反復練讀,直到能夠文通字順地讀下來,然后再考慮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二、精讀指導
課文讀通讀順了,接下來要指導學生讀出感情。指導朗讀可以借助錄音,但老師范讀效果更好。范讀時要給孩子強調(diào)重音、停頓、關(guān)鍵詞的讀法及句子的語氣,還可以結(jié)合意境進行指導。同時,還要不時地變換讀的形式,想方設(shè)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時刻保持讀書的熱情,讀出美,讀出情趣。
三、讀有重點
低年級的課文內(nèi)容淺顯,情節(jié)簡潔,相同的構(gòu)段方式比較多,如《看菊花》《冰花》《我是神舟號》等課文均是如此。這樣的課文,如果逐段教學,勢必方法雷同,牽得過緊,學生也學得無趣。所以,教學時應選準讀點,有效訓練。
四、讀配動作
課文讀通順了,內(nèi)容理解了,可適當?shù)募由弦恍﹦幼鳎约由罾斫?,幫助記憶,還可提高學習興趣。這一方法尤其適合詩歌兒歌教學,如《一去二三里》《人有兩個寶》 《大海睡了》。有些古詩詞還可配上動作和節(jié)拍,感受韻律。當然,這動作開始可以老師幫著加,以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自由加,這樣朗讀效果更好。
五、還應注意語勢和拖音的運用
語勢和拖音在詩詞朗讀中最為常見。古詩詞朗讀不僅要讀出中音和停頓,拖音運用恰當會使詩詞朗讀更有韻味。有些詩詞清新秀麗,有些意境深遠,耐人回味,游戲纏綿悱惻,蕩氣回腸,有些氣勢磅礴,豪情萬丈,把握好語勢,才能更好的理解感受詩詞的意境。
總之,低年級朗讀教學既要按部就班地讀通讀順,更要新穎活潑地方法及教師精到的指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秦都區(qū)秦都區(qū)陳陽辦羊村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