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偉 黃建強
(湖南省寧鄉(xiāng)縣中醫(yī)醫(yī)院,寧鄉(xiāng)410600)
枸杞丸加味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彭 偉 黃建強
(湖南省寧鄉(xiāng)縣中醫(yī)醫(yī)院,寧鄉(xiāng)410600)
目的 探討枸杞丸加味對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將20例AD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采用西藥多奈哌齊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采用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枸杞丸加味治療,觀察2組在治療6月后MMSE及ADAS-cog量表的評分情況。結果治療組經(jīng)治療后MMSE評分較治療前提高(P<0.05),ADAS-cog評分下降(P<0.05),對照組治療后MMSE評分較治療前有所提高,ADAS-cog評分有所下降,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治療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枸杞丸加味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有明顯改善。
阿爾茨海默病;枸杞丸;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阿爾茨海默?。╝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以緩慢進行性認知記憶功能障礙和人格異常等神經(jīng)精神癥狀為主要特征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病變,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認的難治性疾病。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改變,它正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健康及其家庭生活質(zhì)量的疾病之一[1],每一個家庭必須面對其防治問題[2]。筆者于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采用枸杞丸加味+常規(guī)西藥多奈哌齊等治療阿爾茨海默病10例,并與常規(guī)西藥多奈哌齊等治療的10例做對照觀察,比較2組在治療6月后MMSE及ADAS-cog量表的評分情況,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組共2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均為本院中風專科及寧鄉(xiāng)縣福利院住院患者,按照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每組10例。治療組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齡為(60.22±2.21)歲。對照組中,男4例,女6例;平均年齡為(61.15±2.51)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教育程度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西醫(yī)標準:2組均符合美國神經(jīng)病學、語言障礙和卒中—老年性癡呆和相關疾病學會(NINCDS-ADRDA)工作小組標準。中醫(yī)標準:參考中國中醫(yī)藥學會老年學會與內(nèi)科學會制定的《老年呆病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標準》[3],主癥:①健忘呆鈍;②沉默少言;③思維困乏;④智力障礙;⑤畏寒怯冷;⑥便溏溲清;⑦舌色瘀暗苔白滑;⑧脈弦細或沉弱無力。次癥:①抑郁淡漠;②多疑善慮;③語言錯亂;④步態(tài)遲緩;⑤腦暈耳鳴;⑥面色青黑。具備主癥①和其他四項主癥,或具備主癥①和其他三項主癥和次癥二項可確診。排除標準:①血管性癡呆或其他原因的癡呆;②腦外傷后認知障礙;③有癲癇、腦炎、帕金森病等可能引起癡呆的疾病病史者;④葉酸缺乏、維生素B12缺乏、物質(zhì)濫用和感染等原因所致癡呆;⑤嚴重心、肝、腎等疾??;⑥酒精或藥物濫用者;⑦已經(jīng)確診為癌癥的患者;⑧不能配合測評和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按照阿爾茨海默病常規(guī)治療,包括加強情感交流,鼓勵健康用腦,改善腦循環(huán)。銀杏葉片19.2mg每日3次、膽堿酯酶抑制劑鹽酸多奈哌齊5mg睡前口服治療。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枸杞丸加味治療,處方為:枸杞15g,黃精20g,淫羊藿15g,黃芪20g,石菖蒲10g,山楂10g,刺五加20g,人參6g,當歸10g,川芎10g,雞血藤20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至200ml,分2次溫服。
1.4 量表評分2組進行治療前后MMSE及ADAS-cog量表評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用(χ±S)表示,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治療前后使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使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量表評分結果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量表評分結果比較(n±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量表評分結果比較(n±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5
組別n MMSE治療前治療后ADAS-cog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10 15.25±2.32 21.42±3.35#△25.55±4.29 18.35±5.41?!鲗φ战M10 15.37±2.65 18.03±3.48*25.36±3.97 21.20±4.77*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病變,以記憶、認知等智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嚴重危脅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2007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顯示,2006年全國各類老年期癡呆患者近500萬人,預測如對其預防無突破性進展,10~15年后,癡呆人數(shù)將翻一番。張振馨[4-5]報道我國≥55歲,AD患病率為3.2%,≥65歲,患病率為5.1%,且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簡易智能狀態(tài)檢查量表(mim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是由美國Folstein于1975年制訂,是最具影響的認知障礙篩選及確診的工具之一,已被廣泛用于認知功能研究綜合檢查用具的組成部分。MMSE共19項,1~5時間定向;6~10空間定向力;11即刻記憶力;12注意力和計算力;13回憶;14物體命名;15語言復述;16閱讀理解;17語言理解;18語言表達;19圖形復制。MMSE信度好,敏感性及特異性均可,是一項很好的癡呆篩查工具,有報告顯示MMSE總分與腦萎縮程度呈正相關。同時檢查時間短,容易操作及接受。阿爾茨海默病評價量表(ADAS)于1984年由Rosen等人提出,1994年修訂,是AD常見癥狀全面評估工具之一,既可協(xié)助早期診斷,又可評價疾病進展情況。其中阿爾茨海默病評價量表—認知分量表(ADAS-cog)包括語言能力(命名、聽指令、口語理解與表達、找詞困難)、記憶力(指令的回憶、單詞回憶及單詞辨認)、結構練習(模仿畫圖)、意向性練習(準備和郵寄一封信)、注意力(測試中注意狀態(tài))和定向力(人物、時間和方向)。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抗癡呆藥物臨床試驗的療效評價工具,AD患者未治療,每年ADAS-cog總分下降7~10分,通常將改善4分作為治療癡呆藥物顯效的判斷標準。在本研究中,治療組經(jīng)治療后MMSE評分較治療前提高,ADAS-cog評分下降(P<0.05),對照組治療后MMSE評分較治療前有所提高,ADAS-cog評分有所下降,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治療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用于治療AD的藥物非常匱乏,常用的膽堿能抑制劑也只是對癥治療,并沒有解決膽堿能神經(jīng)元死亡的根本問題,且對于AD這樣一種病因不明、發(fā)病機制與多因素多環(huán)節(jié)相關的慢性復雜性疾病,中藥治療可能更具優(yōu)勢。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將癡呆定義為“反應遲鈍、表情呆傻”,見于“呆病”“愚癡”等病證文獻中?!鹅`樞·海論》論述:“髓海不足,則腦轉(zhuǎn)耳鳴,脛痠眩暈,目無所視,懈怠安臥”;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云:“老年人精氣虛衰,氣血不足,以至陽化風動,氣血上逆,挾痰挾瘀,直沖犯腦,蒙蔽清竅,元神失聰,而靈機記憶皆失”。故老年性癡呆的病機為本虛標實,其辨證多為腎虛為本、痰瘀互阻為標的虛實夾雜證[6-7]。治療應補腎填髓,益氣活血,豁痰開竅。方中枸杞、黃精、淫羊藿、黃芪、人參補腎填髓益氣,山楂、刺五加、當歸、川芎、雞血藤活血化瘀,石菖蒲豁痰開竅,甘草調(diào)和諸藥。本實驗研究表明,枸杞丸加味能有效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MMSE及ADAS-cog量表的評分情況,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延緩AD的進程,為AD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1]梁柳娟,林啟明,黃朝,等.社區(qū)老年人癡呆流行病學調(diào)查[J].現(xiàn)代醫(yī)學,2003,(4):515-516.
[2]李琴.老年期癡呆的社會性介護[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7,2(1):4.
[3]中國中醫(yī)藥學會老年學會與內(nèi)科學會.老年呆病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標準(修定)[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1995,2(1):19-20.
[4]張振馨,魏鏡,洪震,等.北京市城鄉(xiāng)癡呆及其主要亞型的患病率[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01,34(4):199-203.
[5]Zhang ZX,Zahner GE P,Román GC,et al.Dementia Subtypes in China:Prevalence in Beijing,Xian,Shanghai,and Chengdu[J].Arch Neurol,2005,62(3):447-453.
[6]陳楷.中藥治療老年性癡呆初步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5,15(2):120-122.
[7]傅仁杰,羅社文.中醫(yī)藥治療老年呆病的臨床研究述評[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4,17(3):2-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0.011
1672-2779(2013)-20-0020-02
吳義紅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