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松
新課程正以昂揚的姿態(tài)步入我們的校園,走進我們的生活,它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fā),教育要面向學生的實際,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轉向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美術教學的合作內容之多、合作面之廣,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與競爭的意識,發(fā)展了學生的交往與審美能力,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啟迪、相互補充、相互給予、相互吸收,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和諧的合作態(tài)度,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和諧相處的氛圍,提供了密切合作的條件與環(huán)境。
一、科學編排小組,合理分工
在課改理念中,各個學科都應通過具體的教學策略與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其中合作精神與協(xié)作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筆者在美術學科教學過程中便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放在了首位。由于學生間的性別、興趣、性格、氣質、審美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根據(jù)不同的組合方式與原則將他們組合在一起,有助于他們全面、健康、兼容的美學特征形成,對于他們在新時代背景下團結協(xié)作意識與能力的提升也均有好處。
比如,筆者在教學《面具》這一章節(jié)的相關知識時,曾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分工,有的學生負責剪裁,有的負責繪畫,有的負責著色,有的負責編排故事情節(jié),有的負責表演,有的負責整合等等,呈現(xiàn)出一個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看著同學們在一起忙得不亦樂乎,老師似乎看到了一片春景般的燦爛心情。他們在一起合作,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給學生展示自己良好的才藝提供了一個平臺,還通過交流、交往認清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別人的長處,可謂一舉多得。
教師在給小組成員進行分工時,一定要結合小組成員的個性特質、興趣愛好來進行角色分配,譬如有領導者、執(zhí)行者、過渡者、記錄員、讀題者等不同的角色,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這種角色分工還要進行互換與轉換,以求得大家能夠互相理解與體諒。當然,在這里筆者還得重點強調的是:在注重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注意獨立思考時間與空間的把握??梢哉f,如果沒有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與空間,就無所謂合作學習。其次,我們還應當通過各種教學細節(jié)來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比如在學生回答問題進行表述的時候,我強調讓學生用“我們”這個詞語來替代“我”,以此來對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潛移默化地滲透。記得在一次小組作品評價時,學生們開始都是以“我認為……”后來有一小組以“我們小組認為……”打破了慣例,從此大家都以“我們”進行表達。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現(xiàn)在獨生子女家庭過多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在那樣的家庭環(huán)境里,他們缺乏一定的人際交流與交往的技巧訓練,形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特征,進而帶到了學校當中,我們自然得通過具體的教學策略與措施進行科學糾正。這一點,我們責無旁貸。
二、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教師的引導作用
前面筆者已經談到,合作學習自然十分重要,但并不等于我們就摒棄了獨立思考與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某種情況下,自主學習與思考是合作學習的一個基礎,沒有自主學習,就無所謂合作學習。試想,一個沒有自己觀點和思路的學生,怎么能夠在小組討論中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與獨特看法呢?與此同時,筆者發(fā)現(xiàn)在很多課堂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很多教師以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解放了教師,教師在課堂上盡可以優(yōu)哉游哉,課堂上的一切好像與己無關,只是在吵得翻天的時候偶爾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下紀律而已。這種做法我認為是非常不好的。首先,新課改背景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并不是解放了教師,而是解放了學生;而教師則應當承擔更加沉重的任務:且不說在研究教法與學情,還有進行備課設計的時候所付出的努力與精力,即使到了課堂上,我們也更應當結合課堂上動態(tài)的、現(xiàn)成的現(xiàn)成資源,及時根據(jù)課堂狀況進行調整,還應當時刻注意學生的思考傾向與討論方向,并給以恰當?shù)闹笇АA硗?,當學生討論一旦陷入僵局的時候,我們更應充當一個探究者的角色,給學生開辟、引導一條嶄新有效的思路,促進小組討論的深入進行。
三、多維度、多角度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教師在對小組及其成員進行評價時應考慮到綜合性。筆者在對小組及其成員進行評價時,常會參考以下幾點:小組的課前準備是否充分,課堂參與度、小組合作是否和諧,學習效果、教室保潔是否良好等等。教師心中應該有一把可以伸縮的尺子,只要某個小組或組內成員在某個考查方面表現(xiàn)出色或者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教師就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
比如,平時一貫學習不太認真的學生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參與繪畫制作,盡管畫得不是很好,但作為教師應該敏銳的發(fā)現(xiàn),并及時給予表揚:“今天的表現(xiàn)很棒,畫得也不錯,有進步,只是這里還可以再修改一下?!蓖瑫r,教師更應對整個小組予以表揚,個體的進步也是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某種程度上講,小組合作成功的作品要遠比單打獨斗的成功作品更有意義,因為它不但顯示了小組的作品成果,更體現(xiàn)了一個團隊的戰(zhàn)斗力與協(xié)作精神。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應形成合作學習的共同成果。再如,以前美術教室的衛(wèi)生情況也是一個大難題,許多學生常常不整理桌面、地面就離開教室,桌面上的顏料水跡、地面上的紙屑等等會直接妨礙到教師的下一堂課,但在小組合作學習綜合性評價考核下,這一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生開始意識到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要對全組成員負責。對于學生而言,隱性的進步也是了不起的,這種進步的發(fā)現(xiàn)很有可能成為轉變他們的契機。
總之,新課程要求在教學活動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美術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必須要依靠動手實踐操作才能進行體現(xiàn),否則一切創(chuàng)新的思維只是空談。因此,小組合作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更能促進學生基本技能的形成,并在此基礎上表現(xiàn)個性,進行創(chuàng)新,讓每位學生得到更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