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陳國
摘 要:當今社會證券理財方式已逐步被人們運用,而工薪族的證券理財行為是證券市場較活躍的因素之一,直接影響到我國證券市場的資金流動和工薪族生活質量。分析我國工薪階層的經濟特點和理財現(xiàn)狀,以及組合理財策略,不同年齡與收入者理財策略,不同風險偏好理財策略,為工薪族的證券理財提供借鑒,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工薪族;組合理財;經濟來源;風險偏好;年齡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5-0075-03
一、工薪族理財現(xiàn)狀
工薪族是以領取較為固定的勞動報酬為主要收入的群體,收入隨經濟波動較小,且個體間收入相似度高。
(一)工薪族經濟特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工薪族的收入逐步增加。據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1],2011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達23 979元,實際增長速度超過14.1%。工薪族已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低收入者”,且具備了證券理財?shù)慕洕鷹l件,集中表現(xiàn)如下。
1.理財目的基本相同
對于工薪族,理財目標主要可分為:父母的贍養(yǎng)、培養(yǎng)子女與就業(yè)、醫(yī)療與衛(wèi)生保障等。這對資金流動強弱有了較復雜的要求。資金需求具有不確定性,往往會對工薪族資金的流動性產生較大約束,同時是影響理財風險高低的重要因素。
2.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
以下列舉了部分工薪族所處行業(yè)的收入狀況,如表所示?!?/p>
從表1-1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適合證券理財?shù)墓ば阶逍袠I(yè)相對集中,且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
(二)工薪族證券理財中存在的瓶頸
工薪族絕大多數(shù)以私人身份參加證券市場交易,屬于個人投資者。然而對于個人必然存在一些理財方面的瓶頸,主要體現(xiàn)為。
1.資金缺乏流動性
資金流動性不足是我國工薪族理財?shù)囊淮蠖贪濉?011年全國儲蓄率高達50.3%,而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20.3%[4]。醫(yī)療衛(wèi)生、房屋居住、子女教育等因素會對工薪族資金的流動性產生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證券市場的高流動性要求會反作用于資金需求,對工薪族資金流動性產生影響,從而產生“流動性風險”。
2.理財機會成本高
工薪族資金規(guī)模相對較小,在理財時資金機會成本較高。例如:工薪階層甲擁有50萬元可用于投資證券市場的流動資金。有兩項資產可供選擇,股票A、股票B。未來三個月期望收益率為8%、6%,假設股市行情看好,投資者甲決定滿倉操作,以獲得最大收益。甲以50萬元全部購買A股票,然而股票B在一個月后期望收益率上升為10%,這時由于資金規(guī)模限制,甲沒有更多的資金購買股票B,只能賣出收益率為8%的股票A獲得流動資金,再買入股票B,這時收益率從8%提高到10%,但是失去獲得8%收益率的機會即為理財機會成本。
3.信息獲取較被動
工薪族獲取理財信息的途徑較為單一,公司年報等是工薪族的主要信息來源。另外,個人理財者多數(shù)為獲取短線收益的理財者,他們對年報信息的需求變量有別于一般機構投資者。但是各種信息在時間上具有差異性,工薪族難以獲得適合的投資時機。
4.理財專業(yè)性較低
工薪族從事證券行業(yè)比例較小,或與證券行業(yè)無直接聯(lián)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薪族理財專業(yè)度。經問卷調查所示,如圖1-1:
■
被調查者中有55%的未經過專業(yè)理財培訓,20%的投資者借助證券分析師和理財顧問的推薦,依靠親戚朋友等關系提供專業(yè)幫助的理財者占7%。20%人員受過較為深入的培訓。調查顯示,工薪族整體專業(y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并且作為個人理財者的工薪族容易產生以下幾種不良投資心理:第一,盲目跟風,這種理財行為容易對股價的狂漲狂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第二,欲望膨脹,工薪族對證券市場的漲落缺乏準確的預期,受利益心的驅動,在證券市場利好或利空之時,難以果斷的“跳出”或“進入”,容易造成“扭贏為虧”的局面。第三,賭博投資,一本萬利是理財中的心理陷阱,對于理財獲利,工薪族常缺乏耐心和判斷。
二、工薪族的理財對策
(一)堅持組合理財?shù)脑瓌t
為防范風險,工薪族應進行差異化理財,努力實現(xiàn)資產的多元化。
根據馬柯維茨的投資組合理論(均值/方差法)[5]假定一個工薪階層理財者在其備選資產池中有兩類資產A1和A2,它們各自的期望收益和和方差分別為A1(6%,0.16%)、A2(15%,0.36%),而且在未來投資期內的收益相關系數(shù)在0.1左右。該投資者兩種風險資產投資方案如下表。
■
從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投資組合方案所對應的收益方案不同,在上述假設下,構建馬柯維茨投資組合模型[2]:
minσ2p■x2iσ2i+■■xixjσij
s.t.■xiEi=Ep=E0■xi=1xi≥0,i=1,2,…,N
方差為σ2i,σij表示證券產品i和j的協(xié)方差,N表示證券產品種數(shù)。xi為理財比例,E表示理財?shù)钠谕?。第一部分被稱為“目標函數(shù)”,目的是追求組合收益方差的最小化。第二部分為“約束條件”(設為1)。即:■xi=1
最優(yōu)理財組合的選擇是要找到一組理財比例(X1,X2),使其既能滿足約束條件又能使理財組合方差最小化,根據模型可得期望收益與最優(yōu)組合方差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即有效邊緣函數(shù):σ2i(E)=Ae2-2Be+C
其中,參數(shù)A、B、C根據收益方差、協(xié)方差以及資產的期望值計算得出。在表2-1的基礎上,以組合P5為起點,做了進一步的計算:投資資產A1(1/3)、資產A2(2/3),組合收益標準差為4.2%,本金虧損可能性小于0.5%。
■
投資組合的選擇或優(yōu)化,選擇出最符合投資者愿望的投資方案。根據數(shù)據可得出有效邊緣曲線,如圖2-1所示。
■
P為有效邊緣曲線,U曲線為理財者的風險偏好無差異曲線。最優(yōu)理財組合為無差異曲線與有效邊緣曲線的切點,根據無差異曲線與有效邊緣曲線的切點,及最佳組合點。
有效邊緣曲線為我們指明了構建和完善投資組合的方向,理財組合建立在有效邊緣線上,在理財時可以獲得理財產品組合的最優(yōu)化,平衡收益與風險。
(二)不同年齡與不同收入者理財策略
在理財組合最優(yōu)化的原則指引下,對不收入不同年齡工薪階層投資策略進行分析。
1.步入青年,收入較低
大多數(shù)工薪青年處于事業(yè)初期,負擔小但收入也較少,由于收入較低,所以理財方式相對保守,并且理財空間有限,主要體現(xiàn)為坐失良機和懼怕止損,這種情況在低收入理財者中表現(xiàn)較為明顯,建議實行適當?shù)淖C券理財方式。當然,對于一些有經濟實力的青年工薪階層,可以采取定期定額方式購買貨幣型基金,采取相對穩(wěn)定和保守的投資策略。另一方面,由于投資經驗不足,青年人往往具有激進的理財心里,兩者矛盾應加以平衡。青年工薪族在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時,應樹立止損和避險觀念,更多的積累理財經驗。青年工薪族可選取一些門檻低、風險小、收益穩(wěn)定的投資方式,這樣既可以節(jié)約資金,不影響日常生活,又可以養(yǎng)成理性健康的理財習慣。
2.步入中年,收入提高
工薪族步入中年,隨著年齡的增加和收入的增長,收入逐步大于消費,事業(yè)也趨于穩(wěn)定。其中,子女教育和贍養(yǎng)父母的開支成為現(xiàn)階段工薪族主要任務,與此同時,這一階段的工薪族也是最具有理財實力的群體。這時的保值和增值投資規(guī)劃成為優(yōu)先選擇。按照投資組合優(yōu)化,此階段的工薪者可以從考慮總體上分配理財比例,例如將收入的25%投資于風險較高,收益較高的股票產品,35%購買各項平衡基金或其他穩(wěn)定型基金,增加資金彈性,分攤風險。20%購買金融衍生產品,10%作為保險資金,同時留有10%的彈性資金,以應對不確定的需求。在這一階段,工薪族的理財能力不斷上升,抗風險能力最高,可側重于進取型投資策略,力求投資品種多樣化,嘗試多種投資方式。在承受能力范圍內也可投資高收益,高杠桿型理財產品,在進取型的理財方式中又分為“相對穩(wěn)健”和“積極進取”兩部分,對于期望收益穩(wěn)定的中年人,可以加大穩(wěn)健型產品的投資比例,如混合型基金、藍籌股等。而對于期望高收益的中年人,可在專業(yè)理財師、分析師的指導下選擇收益性較高的理財產品,如高成長股、具有高杠桿性和高收益的證券衍生品,但應注重杠桿資金的總額與自身資金總量相平衡。
3.步入老年,收入減少
當工薪族步入老年階段,理財目的將發(fā)生較大變化。一方面收入水平和消費需求在這一階段達到平衡,剩余資金不斷減少,風險承受能力不斷降低,但對于薪金較高和具有理財收入的工薪族,仍然有制定投資策略的實力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老年階段生活需求相對簡單,追求生活目標也發(fā)生變化,穩(wěn)定、舒適、安逸成為證券理財?shù)淖罱K目的。在證券理財產品的選擇上應該側重收益穩(wěn)定、有基本保障的證券產品,對于風險性高、收益高的證券投資產品應適當放棄,以此可避免老年階段生活資金的波動和損失,從而提升生活質量。運用上文提到的馬柯維茨投資組合理論分析:在具有盈余收入的情況下,可采取以下方式:10%進行儲蓄,30%投資平衡型基金,40%購買短期國債,20%購買貨幣型基金。投資組合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通貨膨脹或其他經濟因素可能對資金造成的影響,同時能降低風險。
總之,工薪族應衡量風險與收益的平衡,遵循風險與收益的反比性,平衡兩者關系,方能取勝于證券理財。
(三)不同風險偏好者的理財策略
工薪族的風險偏好具有差異性,而風險偏好與證券市場中的風險相互影響。例如,市場風險、形勢風險、行業(yè)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利率風險、通脹風險等。
1.風險規(guī)避者
當一個人為損失一定量的收入而產生的痛苦感大于他為得到同等數(shù)量的收入而產生的幸福感,則他就是一個風險規(guī)避者[7]。例如:收入偏低的人群、多數(shù)女性、資金薄弱者。這些工薪族理財者可選擇國庫券、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為主的低風險并且收益較穩(wěn)定的證券產品,也可以選擇信譽好,效益高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各種金融機構,實行集合理財?shù)姆绞健?/p>
2.風險中庸者
投資者的確定性與其投資收益期望值相匹配即為風險中庸者[7]。工薪族中絕大多數(shù)屬于風險中庸者,對風險的整體承受能力有限,只有對理財工具了解充分時才會選擇投資。這些投資者可以在高、中、低風險型的不同理財產品中,運用組合投資最優(yōu)法,設置合理投資比例,達到收益最優(yōu)化。如風險相對較低,收益較高的基金類產品。
3.風險厭惡者
回報期望較高于其面對之風險,即為風險厭惡者[8]。一般而言,風險厭惡者的工薪族可以增加高收益證券產品的投資比重,例如金融衍生品,但金融衍生工具高風險的背后也隱含著高收益,此類偏好者,應在謹慎與進取之間尋求平衡。
總之,工薪族由于其收入的局限性,抗風險能力有限,在證券投資過程中應保證正常的生活需要,針對不同的個體需求進行選擇,實現(xiàn)未來資產價值與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中國經濟數(shù)據統(tǒng)計專題[EB/OL].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網.http://
www.chinayearbook.com/yearbook/book_22698.htm.2011-
01-10.
[2]孫海粟.我國各類職業(yè)收入狀況[EB/OL].阿里巴巴商人網.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thread/view/.html.2011-
01-10.
[3]蒙麗珍.證券投資分析[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19-152.
[4]彭振武.青春理財[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56-74.
[5]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57-86.
[6]福建省公民收入統(tǒng)計[EB/OL].福建統(tǒng)計局網.http://www.stats-fj.gov.cn/tongjinianjian/dz10/index-cn.htm.2011-01-20.
[7]吳曉求,秋冬生.證券投資學[J].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59-81.
[8]何德旭,高偉凱.中國債券市場,創(chuàng)新路徑與發(fā)展策略[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