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尚曉云從吉林延邊來到南京生活。未曾想到,僅僅過了四年平靜的生活,她便遭遇婚變并失去了工作。當時兒子年齡尚小,自己無依無靠,“孩子的學費不能不交,還得趕緊掙錢交房租,我不能被生活的重擔壓垮……”她四處尋找工作,卻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社區(qū)和當?shù)貗D聯(lián)了解她的情況后,迅速行動起來,幫助她踏上了家政服務(wù)的生涯。
“當年,我接受了一份愛,我一定會付出一顆充滿愛的心,回報社會?!比缃?,尚曉云不僅為三位獨居老人上門服務(wù),還當上了三十多名家政服務(wù)員的指導員,監(jiān)督考核他們的工作。同時,她更是六十多名獨居老人的“好女兒”。
這位快人快語的東北女子曾受過不少誤解與委屈。獨居和空巢老人是尚曉云的主要服務(wù)對象,他們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經(jīng)濟困難,還有的患有老年癡呆和心理障礙。有位七十多歲的獨居老太太,平日里不僅自己生活考究,對別人要求也很高,此前有三位家政服務(wù)員因為達不到她的要求而被“炒魷魚”。尚曉云上門為她服務(wù)時,老人對她很不放心,尚曉云打掃衛(wèi)生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房間不多,卻要換五雙鞋,說話語氣也是頤指氣使;幫她洗衣服,嫌尚曉云用的水太多,洗好的衣服還要聞一聞有沒有肥皂味……老人有時候也忍不住問尚曉云,自己是不是挺麻煩。尚曉云卻笑著說,自己一周只來兩次,不麻煩。她堅信,只要自己有愛心、有耐心,就可以換來真心。
尚曉云通過社區(qū),了解到老人由于以前生活上經(jīng)受挫折,心理有障礙,易發(fā)脾氣。知道這一情況后,尚曉云干完活不急著走,而是留下來陪老人聊天,幫她做一些她不能做的事。老人生病要去掛號,尚曉云就早上5點鐘起床,到醫(yī)院給她排隊掛號,陪她看病。一段時間后,老人終于放下了戒心,與尚曉云成了好朋友。
尚曉云不僅熱情、爽朗,也很英勇。幾年前,尚曉云家門口有這樣一位孤寡老人,她已經(jīng)八十多歲,由于住在三樓,自己下不了樓,尚曉云知道后,一遇到好天氣,就攙扶著老人下樓來轉(zhuǎn)轉(zhuǎn),和左鄰右舍聊聊天。
一天深夜,老人起床上廁所,不慎跌倒,連喊 “救命”卻無人回應(yīng),就這樣老人趴在地上九個多小時。第二天早上,尚曉云聽到了老人的喊聲,情急之下,尚曉云想都沒想,沒來得及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就從自家窗戶爬到了老人家的陽臺,把老人扶到了床上,用熱水給老人擦洗……
之后,尚曉云每天早晚出門、回家時都會去看看老人,和老人聊聊天。她還為老人安裝了電鈴,只要老人按響電鈴,尚曉云就能第一時間趕到老人面前,直到四年后老人病重去世,尚曉云還幫著料理了后事?,F(xiàn)在每年清明節(jié),她都會陪著老人的親屬,一起去掃墓祭奠。
“有她在真好?。∥艺娴碾x不開她?!苯衲?6歲的凌奶奶滿臉欣慰地點頭,“我有心血管病,兒女住得遠,老伴過世后,擔心自己夜里就睡過去了,想找個人守夜,住家保姆又請不起。小尚知道了,就說她暫時先頂一頂?!?/p>
這一頂,就是五年,尚曉云的手機始終24小時開機,隨叫隨到。夜里也不敢睡沉,聽見老人起夜的動靜就爬起來攙扶。
看到生活困難的老人缺日常用品,尚曉云一定會在下次上門的時候帶去。她還經(jīng)常把自己或者從朋友那兒收集來的舊衣服,洗洗干凈,送給需要的老人。同事說她真傻,花自己的錢給這些老人,也沒什么回報,尚曉云卻說:“雖然我工資并不高,可這些都是小錢,影響不了我的生活。長期和老人們相處,每周都要來看望,他們就像我的家人了?!?/p>
尚曉云把老人們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老人們也把她視為家人,幾天沒見,就要打打電話跟尚曉云聊天。老人們?nèi)」べY、買藥、交個水電費,尚曉云總是一喊就到,“自己家人喊你去做這點事,你做不做?”
“誰都有老的時候,今天我?guī)土似渌先?,也就幫了明天的自己。這個看似平凡的崗位給了我好好活下去的信念,更給了我自立的機會?!?/p>
尚曉云說,很多次我想離開這個崗位,但是和老人們之間的感情我割舍不了,我就是他們的“手”和“腳”。所以,我堅持到了現(xiàn)在,從最初的困擾、不知所措,到現(xiàn)在愛上了這個職業(yè),愛上了“巾幗志愿者”這個稱號。我要用我的付出號召大家一起加入這個愛心銀行。
(編輯 李婉莉 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