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你是個“最聰明的女人”,也曾有人說你是個詩人,可身邊的朋友大都被你的干練與犀利、溫柔與婉約所吸引,所以,他們說你是一個根本無法歸類的人。其實,要準確且全面地了解你,還得從你的童年說起。
1958年,你出生于臺灣宜蘭,七個月大時就被寄養(yǎng)在外公家,當時的外公家在臺中還是富甲一方的大族。你在那里跟外公外婆一住就是整整十七年。
由于父母對你很少過問,教育你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外婆身上。然而,隔代親又讓她對你格外寵愛,有一次,舅舅和阿姨想教育一下本就淘氣的你,卻被外婆大聲呵斥一頓:“我還沒死呢,輪不到你們說話?!币蚨?,童年的你從沒被責罵過,非常自由,盡情地尋找著自己。那時,你夢想做一個卡車司機,你說車可以開得好快好自由,你喜歡那種感覺,天地為家,自由自在地活著。
3歲時,你開始在天主教里上托兒所。有一次,你遲到了三分鐘,修女竟然罰你在操場的臺階上站三十分鐘,她的意思很明確:讓你好好反省。結果,你第二天又遲到,修女忍無可忍地要增加你罰站的時間,你不干了,倔強地帶著表妹逃學,然后,興沖沖地跑到書攤看漫畫書去了。
事后,修女找到了外婆,本以為外婆會責罵你一頓,結果她依然對你疼愛有加。你原以為世上的任何悲傷都不會發(fā)生在你身上,可17歲那年,在病榻上躺了七年多的外婆離開了你。
外婆走后,你的生活徹底被改變,同時你也一下明白過來,你需要學會獨立。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你在18歲那年考上了臺灣大學法律系。時值臺灣民主化思想萌芽,你開始參加黨外政治運動,是臺灣民主化運動的第一批參與者。
大學畢業(yè)后,你白天在《中國時報》副刊當主編,下班后制做傳單,幫助民主人士競選。29歲那年,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狀態(tài)被解除,你認為自己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遂赴美留學攻讀歷史社會學博士學位。
37歲時,你重回臺北,先入報社做總主筆,后入政壇。多年的經(jīng)歷,讓你明白,政治方面的成功,是需要“狠”的,而你似乎更愿意做一個思想啟蒙者。于是,你在辭職信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本人年事已高,青春有限,皺紋無數(shù),雖無奉獻,亦無堅持,更無犧牲,但與各位男士們常相左右,卻有困難。”
多年來,不愿依靠男人的你就這樣守著一份浪漫的孤獨。你很懂得寵愛自己,每到一個地方你都要求住最好的旅館。當然,對吃你也非常講究,你戲稱自己是個吃貨,為了能吃最好吃的東西,不惜犧牲金錢和身材,這有點違背愛美女人的天性,可你甘愿如此。你說這一切緣于你幼年時一位算命瞎子給你算的命:他說你活不過49歲。所以,你格外珍惜50歲后每一個活著的日子,你把每天都當成是多得到的一天來過,只有這樣,才能知道珍惜人生以及活著的珍貴。
2012年5月下旬,已經(jīng)54歲的你一襲黑衣、長發(fā),頭上戴著精致羽毛飾品出現(xiàn)在北京。你這次是帶著在內(nèi)地發(fā)行的第一本書《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而來。在這本書里,你記載了一個又一個中外年輕人的故事,你這樣寫道:“只想告訴千千萬萬閱讀此書的青年,如果你活得很痛苦,很卑微,像阿常、像阿莉琦、像小莫……不要怪自己,更不要恨自己。錯的絕不是你們,錯的是這個時代。世界對不起你們,在這個動蕩危機的年代,青年人或許將成為‘失落的一代’,但如果你們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或許仍能守住屬于自己的‘一角繁華’?!?/p>
“人生浮沉,絢麗精彩,爭議一生”或許是外人貼給你的標簽,可你對自己的評價卻是:“不好意思,我確實是臺灣最聰明的女人,這理所當然。囂張如我,快活如我,這樣的女人在臺灣除去精神病人應該沒有第二個了?!币苍信笥颜J為你在百年之后的墓志銘應該是:這是一個在完全沒有自我的世界中活得最自我的人。而你則說,“她是陳文茜”這五個字就足夠了。你永遠與眾不同。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你說,年逾五十的女人最美麗。幾番沉浮,曾經(jīng)滄海卻依然如水般內(nèi)柔外剛,你活出了許多女人向往卻活不出的境界。
(編輯 李婉莉 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