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角色也在不斷地轉變。單純的教書匠如能成為“全能”運動員,更能讓課堂趣味性強、生動活潑,更能吸引學生,讓學生肯學、愿學、樂學、會學。
[關鍵詞]課改;教師;技能
課堂趣味性強、生動活潑,更能吸引學生,讓學生肯學、愿學、樂學、會學。
一、 能說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說得好不好是衡量一個人英語能力的重要標準。英語教師漂亮的口語能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語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音素質。
二、能寫
字如其人。優(yōu)美的英文書寫不僅直接關系到英語教學的效果,還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它是英語啟蒙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果教師加以正確引導和強化訓練,從字母到單詞、從句子到短文,循序漸進,學生一定能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并受益終生。
三、 能畫
“畫”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最直觀、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它有著特有的信息溝通作用。能提示語言與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且可以提高學生學英語的濃厚興趣。如今教師的教材編排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無論是課本素材還是延伸素材有很多可以通過“畫”來豐富課堂。記得有一位教師講的是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 “It’s raining ” ,這位教師在簡短的greeting之后,拿起粉筆就在黑板上簡筆畫了晴、雨、雪、風等幾種天氣,學生們一下就明白了課題。還有位教師講的是九年級下冊十五單元的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s”,只見他用粉筆幾筆就勾勒出了一只海牛的樣子,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眼球,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能唱
現在的學生愛好廣泛,唱歌就是學生們非常喜歡的,英語教師如果能在課堂上通過英文歌曲來滲透教學,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加深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感情。如筆者在執(zhí)教一篇關于John Denver 的課文時,在授課之前先演唱了一首學生們熟悉的“yesterday once more”,然后導入該課課文,并且下載了John Denver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在課間播放,整堂課學生都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五、能演
表演是一種讓學生熟練掌握句型和課文,增強運用學過詞匯及句子的能力,提高口語表達水平的有效活動。授課時,教師適當地進行一些表演,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特別是一些情景故事如果加上一定表演,使學習內容更具體,學生們更容易接受。無論是小學初中的“Let’s talk ”還是高中的一些經典劇目的節(jié)選,無不充滿了表演的素材。
六、能玩
英語教學游戲是一種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的有效途徑。它利用青少年好動、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潛在意識,同時它還能將英語教學交際化、游戲化、寓教于樂,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學生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教師可在備課時根據課文內容進行一些游戲設計,并在課堂中同學生一道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詞匯和句型的學習。教師既是導演有時演員,這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七、能做
“做”是指運用多媒體和制作教具。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輔助手段(如錄音機、掛圖等)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當今時代,熟練運用電腦進行備課、寫教案、打印講義和試卷并進行學生成績分析與管理,已成為英語教師必備的技能。隨著多媒體進教室,英語教師要充分做好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結合,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所需的軟件和多媒體技術,積極自覺地運用網絡獲取新信息,進行英語教學資源的整合,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研究水平、豐富自己的教學資源、提高英語的教學效率。
除了以上涉及的之外,英語教師還應該有豐富的學科知識,有常規(guī)的備課技能,課堂設計技能,傳授學生自學方法的技能和良好教態(tài)的培養(yǎng)等;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鍛煉教學技能、豐富教學手段、擴展教學視野、提升教學水平。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