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地貌
皮林國家公園因為處于保加利亞的皮林山區(qū)而得名。公園面積2萬多公頃,包括了好幾個自然保護區(qū),海拔處于1000~3000米之間。公園內(nèi)有多座海拔超過2 500米的高山,這些高山山頂終年積雪,因此冰川期的產(chǎn)物——冰川湖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早在距今20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時期,由于地殼間相互摩擦造成地表高度變化,形成了皮林地區(qū)眾多的山峰,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皮林的山多由石灰石、大理石、花崗石組成,造型奇特險峻,整個山區(qū)峽谷幽深、奇石橫生。置身其間,好像隨時會有什么神秘事件發(fā)生。
地殼變化使得雪線也下
降到了2200米左右,在山谷間移動的冰川融化后,在這里留下了70多個冰川湖。皮林國家公園獨特的地貌造就了眾多的瀑布和湖泊。想想看,走在陡峭的群山中突然看到一個氣勢磅礴的瀑布或者清澈見底的湖泊,是多么愜意的事情。而在瀑布和溪流的沖擊下形成的溶洞,里面仿佛藏著神秘的寶藏。
動植物寶庫
皮林國家公園屬于“復雜地形區(qū)混合型山系”,復雜的地形為許多罕見的植物提供了庇護,加上良好的自然條件,使公園成為各種瀕危植物的避難所,保加利亞有20%的瀕危植物生長在這里,水松、冷杉、巴爾干白松等多種名貴樹種枝繁葉茂。松樹是公園內(nèi)的主要樹種,生長在花崗巖山上的松林形成了公園中亮麗的風景線。不少松樹是這里的“資深居民”,它們的平均樹齡在200年以上,它們就像忠誠的衛(wèi)士,數(shù)百年來一直守護著這片土地。說起長壽,就不得不提到公園里一棵非常有名的杉樹,它高達16米,直徑6米,樹齡約為1300年,得尊稱它一聲“樹爺”了。它最初被一個名叫貝克謝夫的人發(fā)現(xiàn),因此被命名為“貝克謝夫冷杉”。還有一些非常古老的植物也在此地得以幸存,它們的祖先源自500萬年前的上新紀,如漿果紫衫、黑色越橘等,能夠經(jīng)歷百萬年的風雨活到今天,皮林國家公園真是它們的福地?。?/p>
這種世外桃源怎么少得了動物居民呢?皮林國家公園里的動物種類豐富,包括一些地方性特有物種和瀕危的鳥類、哺乳動物。林間有棕熊、灰狼、松貂在穿梭,山間有巖羊、狍鹿、山貓在奔跑,天空有禿鷲、金雕、雷鳥在盤旋……公園為它們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它們也把公園變得生機勃勃。
保護措施
皮林國家公園成立以來,人們就在研究如何能更好地保護它。這個地方對游客來說是旅游勝地,對科學家來說是動植物研究的寶庫,怎樣讓人類的活動不影響到公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科學家們重點考慮的問題。目前,公園已經(jīng)被劃分為4個管理區(qū):1、禁止人類進入的自然保護區(qū);2、旅游觀光區(qū);3、海拔2000米的原始保護區(qū),這里禁止修建新的建筑,但是可以進行傳統(tǒng)畜牧業(yè)活動;4、海拔2000米以上自然環(huán)境稍有改變的地區(qū)。公園管理處也規(guī)劃出了公園的旅游路線,修建了步行便道,并且還修復了一些牧羊人住過的小屋,可供游人休息。雖然有些地方不能進入,但是公園內(nèi)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卻一點也不會打折,公園每年會免費接待30~50萬游客。正是良好的管理措施,讓人與自然可以親密接觸又和諧相處。
你知道嗎
“喀斯特”本來是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guī)r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巖石裸露的地方,那里有典型的巖溶地貌,之后“喀斯特”就成了巖溶地貌的代稱。巖溶是指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的地質(zhì)作用。石林、溶洞等景觀都是巖溶產(chǎn)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