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百花齊放,有一種昆蟲也要出來忙碌了,那就是蜜蜂。這種穿梭在花間的昆蟲辛苦地飛舞只為了釀出香甜的蜂蜜,它們是怎麼制造蜂蜜的呢?蜂蜜早已不是蜜蜂的專利,早在千百年前就走入了人們的生活,那麼人們又是怎麼從蜜蜂那里得到美味蜂蜜的呢?
大家都知道蜂蜜是由蜜蜂辛苦釀造而成,我們就來看看它們究竟有多辛苦。
春暖花開之時,蜜蜂們就會四處奔波,尋找蜜源。蜜蜂的“鼻子”就在兩根觸角上,能聞出各種花朵的香味,找到蜜源。某一只蜜蜂找到蜜源之后,就會用跳舞的方式來告訴同伴們方向和距離,工蜂們就會集中趕往蜜源處,準備干活兒。
負責采蜜的工蜂把花蜜吐在蜂巢的巢房中,就該負責釀蜜的工蜂工作了,它們把蜜汁吸進自己的胃里,和胃中的一種轉化酶混合,再吐出來,再吸再吐……進行100多次吞吐后,這些花蜜就可以稱為蜂蜜了!
蜂巢的溫度通常保持在35℃,一段時間后,蜂蜜中的大部分水分會被蒸發(fā)掉,形成水分含量低于20%的完美蜂蜜。這些蜂蜜被存儲在蜂巢的洞中,工蜂會分泌出一種叫做“蜂蠟”的黏稠物體,把洞堵起來,這樣蜂蜜就被密封起來了,作為蜂群的儲備糧食。
蜜蜂們當然不會像漫畫書上那樣提著小籃子采蜜,它們把花蜜吸入自己的蜜囊中,一次采集的花蜜大約是40-60毫克,和自己的體重差不多。然后飛回蜂巢,把花蜜吐出來之后,一刻不停地再次出勤。每釀造1000克蜂蜜需要蜜蜂進行幾萬次的采集飛行,采集幾百萬乃至上千萬朵鮮花,真是辛苦呢!
蜂蜜有非常高的營養(yǎng)價值,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而且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類,其中大部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不需要酶的分解。再加上蜂蜜易于保存,號稱“永不變質”,因為蜂蜜中的水分含量少,細菌和酵母菌很難在純度高的蜂蜜中存活。正是由于這些原因,蜂蜜才會受到人類的青睞,不惜“蜂口奪食”呢!
知道了蜜蜂是怎樣把蜂蜜做出來的,接著來看看人類又是怎麼得到蜂蜜的吧!
人類很早就開始食用蜂蜜。羅馬神話中,一位叫阿里斯泰俄斯的神教人類馴化蜜蜂,古埃及的文字和壁畫中也有養(yǎng)蜂的描述。宋代大詞人蘇轍寫過“井底屠酥浸舊方,床頭冬釀壓瓊漿”的詩,冬釀指的就是蜂蜜,說的是在屠蘇酒里面放上蜂蜜,那個滋味美得神仙的酒也沒法比!
在19世紀以前,蜜蜂都是在半野生的狀態(tài)下為人類制造蜂蜜。1853年,美國人朗斯羅什發(fā)表了一本《巢與蜜蜂》的著作,在其中詳細闡述了人工飼養(yǎng)蜜蜂以及取得蜂蜜的技術,而且還發(fā)明了有活動巢板的蜂箱,以及用于分離蜂蜜的離心機,確立了現(xiàn)代養(yǎng)蜂業(yè)。直到今天,養(yǎng)蜂的基本方法依然延續(xù)了朗斯羅什的方法。
蜂箱是養(yǎng)蜂的重要工具,為了紀念朗斯羅什這位有創(chuàng)意的養(yǎng)蜂人,現(xiàn)在用的標準蜂箱也被稱為“朗氏蜂箱”。蜂箱里面放入8~10枚叫巢框的厚板。上面鑲嵌著像天然蜂巢那樣六角形的巢脾,也就是蜜蜂們的房間,形成了一個人工打造的蜂巢。
在通常情況下,蜂蜜儲藏在巢板的上部,下部用來作為孵化峰卵、培育幼蟲的區(qū)域,也用來儲藏花粉。
如果養(yǎng)蜂人在固定的地方采蜜,他一年的工作表會大同小異:
3月-4月,蜂后開始產(chǎn)卵,3周后,成長起來的工蜂開始工作,每個蜂箱大約有2~3萬只工蜂。
4月-6月,把蜂箱放在戶外,蜜蜂們開始采蜜,蜂箱的巢板存滿蜂蜜后,取出巢板,利用離心力分離機取得蜂蜜。
6月-11月,蜜蜂們進入休整期,這個時期蜜蜂采回的蜂蜜由它們自己食用。
11月-次年3月,蜂箱放回室內,養(yǎng)蜂人會給蜜蜂提供適合過冬的溫度和光照。
用離心機搖出蜂蜜,經(jīng)過過濾加工,就形成了市面上大家看到的成品蜂蜜了!
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吧?我們吃到的美味蜂蜜都是經(jīng)過蜜蜂和養(yǎng)蜂人的辛勤勞動釀制而成,可不要浪費哦!最后再告訴大家一點蜂蜜的小秘密,祝愿大家的生活也像蜂蜜那樣甜蜜蜜。
高溫會破壞蜂蜜中的部分營養(yǎng),食用時最好溫水沖調。
燒烤時加入蜂蜜,甜味和色澤會更好。
醫(yī)藥上,蜂蜜可以治療口腔炎和咳嗽,外用還能促進傷口愈合,治療潰瘍。
吃蜂蜜的時候別吃豆腐,蜂蜜中的果糖和豆類食品融合后會發(fā)生鈣化,導致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