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敖一行到了歧舌國,聽見這里的人滿嘴嘰嘰呱呱的,也不知說的是什么。
2.一位看起來很文雅的老人家走過來,多九公急忙向他行禮,然后學(xué)著本地話說了幾句。那個老人家拱手回禮,回答了幾句,又搖搖頭,顯得很為難的樣子。
3.多九公向老人家連連鞠躬,那老人家又說了幾句,把袖子一甩,不再理多九公,頭也不回地走了。
4.原來,多九公向他請教此地的音韻知識,可是國王有旨不得外傳,違者重罰,所以沒有人敢教他們,一連請教了很多人都一樣。
5.一天,吃過午飯,唐敖跟多九公來到鬧市,只見很多人圍著一張黃榜看,原來是國王的兒子摔傷了,生命危在旦夕。多九公走到黃榜前,輕輕地把榜揭了下來。
6.通使帶二人來到王府,只見國王的兒子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多九公請通使取了半碗童便、半碗黃酒摻到一塊兒,把國王的兒子牙關(guān)撬開,灌了進去。又從懷里取出藥瓶,一面把藥末敷在國王的兒子頭部傷口上,一面拿著扇子用力扇。
7.過了一會兒,那些傷口都已經(jīng)結(jié)了疤。國王的兒子也逐漸醒了過來,嘴里一個勁兒地哼哼。在場的人都露出了笑容。
8.過了幾天,國王的兒子病好了,多九公請通使轉(zhuǎn)奏國王,表達了學(xué)習(xí)音韻學(xué)的意愿,哪知國王寧愿再多給一些銀子,也不愿傳授音韻知識。
9.多九公又聽說,國王因為兩位王妃重病纏身而愁眉不展,表示愿意幫忙治病,只是要學(xué)習(xí)本地的音韻學(xué)。國王只好勉強答應(yīng)。
10.國王跟大臣們商量了三天,這才寫了幾個字母,一層一層地包嚴(yán)實,讓通使轉(zhuǎn)交給多九公,再三囑咐他:千萬不能傳給別人,等回天朝以后,再拆開看;字雖然不多,但音韻學(xué)的精華都包含在其中。
11.任務(wù)完成后,通使又向多九公三人躬身施禮,求他們治病。原來他十四歲的女兒蘭音從小得了肚子膨脹的病,吃了無數(shù)的藥,也不見好。
12.唐敖自告奮勇,介紹家里有個祖?zhèn)髅胤?,只要用雷丸、使君子兩味藥,吃五六次,蟲子打下來,病自然就好了。說完,就提筆開藥方。
13.通使裝好藥方,十分高興,一再向唐敖道謝以后,就告別眾人回去了。
14.唐敖他們回到船上,正要開船,只見通使帶著女兒來到船上。他滿臉淚水,朝唐敖跪下求道:“雷丸、使君子我們這里從來沒有,就是千兩黃金,也難買到,請救救我的女兒。”
15.幾人商量之后,決定讓蘭音拜唐敖為義父,留在身邊治病,有機會再把她送回來。通使和女兒流淚告別后,大家也就開船離開了。
歧舌國的音韻學(xué)遠近聞名,國王卻下令不得向外人傳授,令很多慕名而來的人都空手而回。你認(rèn)同國王的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