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窗”,我們班師生共同擬定的名字,意思是說:我們搭乘著成長的“巴士”駛向前方,透過一扇扇“車窗”瞭望廣闊的世界。是不是擬得很形象?其實,“巴士窗”不僅能讓我們廣泛汲取課外知識,還有著更為特別的意義。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接著往下看——
神秘的邀請函
這天,陳藝舟放學回家后,神秘兮兮地塞給媽媽一封信。媽媽滿腹疑惑地打開信封,“邀請函”三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
邀請函
親愛的阿姨:
您好!我們是陳藝舟的同學。聽了陳藝舟的介紹,我們得知您是一位優(yōu)秀的大夫。我們誠懇地邀請您來五(8)班,參加我們富有班級特色的“巴士窗”活動,為我們舉辦一場生動的講座。
五(8)班的學生
向陳藝舟簡單地詢問了“巴士窗”的情況以后,媽媽在腦海里把講座的主題考慮了一番。望著陳藝舟期待的眼神,媽媽微笑著點了點頭。陳藝舟激動得差點跳了起來。
第二天,陳藝舟一到教室,就迫不及待地向同學們宣布:“‘巴士窗’第一次活動,正式啟動!”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接著,大家進入了分工準備階段:陳藝舟負責與媽媽溝通,定好講座的具體時間以及需要用到的器材;班長帶領(lǐng)幾個小組長,負責準備相應(yīng)的器材,并布置教室;副班長組織幾位同學,負責講座當天配合陳藝舟的媽媽;而拍照的工作,就交給全力支持“巴士窗”的班主任老師啦。
“巴士”開動啦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巴士窗”的第一次活動!
陳藝舟的媽媽為我們講述的內(nèi)容是“傷害自救”。燙傷、割傷、擦傷,這些意外傷害在生活中時有發(fā)生,你會正確地處理它們嗎?
“皮膚被燙傷,應(yīng)立即用干凈的水沖洗,并浸泡約15分鐘。沖洗和浸泡得越及時越好。水的溫度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對于不易沖洗的部位,可用毛巾冷敷?!?/p>
“遇到割傷和擦傷,可以用干凈的毛巾或消毒紙巾擦拭傷口,然后用肥皂及冷水清洗,祛除傷口邊緣的污漬,確保傷口干凈?!?/p>
陳藝舟媽媽的這番講解,讓大家意識到,掌握傷害自救方法是多么必要。當即就有同學感慨:這些常識,我怎么不了解呢?早知道的話,就可以科學自救!
后來,同學們還向陳藝舟媽媽請教了關(guān)于火災(zāi)、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特殊傷害的自救方法,她都一一作了講解。在講到溺水后的“心肺復蘇”措施時,陳藝舟媽媽還請了兩位同學來配合;她一邊講解,一邊請兩位同學作示范。
記得那天講座結(jié)束后,同學們都拷貝了課件。回家之后,大家和自己的父母作了交流。我們常說要珍愛生命,可是怎樣珍愛生命呢,同學們都一知半解。顯然,陳藝舟的媽媽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珍愛生命課。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大家都領(lǐng)悟到了。
我們的視野更廣闊
第一次活動的成功產(chǎn)生了巨大的能量波,吸引著同學們,也引來爸爸媽媽們的關(guān)注。同學們越來越期待“巴士窗”的到來,大家積極地討論下次活動的時間和主題。一學期快過去了,我們統(tǒng)計了一下,一共舉行了11次“巴士窗”活動。這一次次活動不僅讓我們增長了知識,也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的習慣。
子桐的媽媽給同學們作了“民以食為天——食品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的講座,這次講座讓大家了解了如何才能吃出健康,也引發(fā)了同學們對食品安全的大討論。出乎意料的是,在那次講座之后,帶零食的同學越來越少了,以前大家不太喜歡的學校午餐,如今也吃得有滋有味起來。因為大家都知道了,零食雖好吃卻對健康沒有好處,味道清淡的蔬菜才對我們的身體更有益。
澤辰的爸爸給大家作了“通信發(fā)展史”的講座。從中我們見識了古代通信的方式,知道了第一份電報的誕生時間。這次活動讓同學們大開眼界,那幾天的課間,大家聊的幾乎全是跟通信相關(guān)的知識。顯然,課后大家都查閱了很多資料。
“巴士窗”為同學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同學們的視野更廣闊了,自主學習、探究、討論的熱情也更高漲,班級成了一個課外知識的交流論壇。
“別樣”的爸爸媽媽
當初,班主任在講臺上倡議“巴士窗”這一活動時,同學們都張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我們的爸爸媽媽來給我們開講座,這——這可行嗎?
疑惑歸疑惑,同學們還是帶著熱情投入了這項活動。大家立刻在班級中將自己爸爸媽媽的工作、興趣、研究特長作了個大討論。令大家感動的是,爸爸媽媽十分支持“巴士窗”活動,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認真地準備講座的內(nèi)容。
讓同學們吃驚的是,爸爸媽媽站在了講臺上,儼然成了經(jīng)驗豐富的講師,不僅把自己的研究講得繪聲繪色,還不時地與大家現(xiàn)場交流,回答一個又一個提問。這種形式真是新奇而又有趣!
讀到這里,你一定對“巴士窗”的“特別”意義有所了解了吧?原來,隨著成長腳步的加快,很多同學都開始不愿意和爸爸媽媽交流想法了,認為他們就只會嘮叨學習的事,根本不會理解自己。透過“巴士窗”,我們看到了爸爸媽媽們與平時迥異的一面,他們其實很厲害喲,在自己愛好的領(lǐng)域里潛心鉆研,有著淵博的學識。對父母“刮目相看”的同時,我們與他們的距離不知不覺地又拉近了……
“巴士窗”,向外瞭望大千世界,探索知識百科;向內(nèi)了解“別樣”父母,架設(shè)溝通橋梁。搭乘著這輛充滿歡樂的“巴士”,我們還會透過“窗口”看到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