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造句難倒了涵涵———現實型個案
一天,一年級女生涵涵寫作業(yè)時問媽媽:“‘微笑’怎么造句?”
“平時學習不錯,怎么這么簡單的造句卻不會?”困惑的媽媽想到用啟發(fā)式比較好,于是,刻意張嘴瞇眼對孩子微笑,希望引起孩子對“媽媽向我微笑”這類句子的聯想。然而,孩子沒反應。
靈機一動的媽媽想到平時跟女兒說的“右腦寶寶”———右腦是將收到的訊息以圖像處理,瞬間即可處理完畢,因此能夠把大量的資訊一并處理(心算、速讀等即為右腦處理資訊的表現方式):“你讓右腦寶寶幫幫忙吧!”
“哦,知道了?!焙皖^開始造句。
第二天,涵涵高興地告訴媽媽,她造的句子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涵涵的造句是:“柳樹的枝條,在春風里搖擺,好像在對我們點頭微笑。”這樣美妙的句子竟然出自一年級孩子之手,且在它誕生的前一分鐘,小作者還被濃濃的“不會”陰影籠罩,這很令人驚奇。媽媽與老師溝通后才知道,老師要求學生造句要長、要美、要清楚,給了很多規(guī)則。
有些一年級學生雖然上課時也聽到了老師的要求,但能不能做到就不管了,而是能做什么樣就做什么樣??珊莻€現實型性格很強的孩子,以遵守規(guī)則為安全,于是就舉棋不定。優(yōu)美的句子其實很難在現實型性格孩子的理性思維中涌現,涵涵聽到媽媽提醒“右腦寶寶”,才記起用平時媽媽教她的大腦出現畫面的學習方法,打破了理性思維模式,打動老師心扉的句子不求自來了。
建議:
現實型性格的孩子,在中國家庭和學校中很受歡迎,他們對成人制定的規(guī)則很關注,因為遵守規(guī)則就能讓他們得到安全感。但現實型性格的孩子缺少創(chuàng)造力,缺乏應變能力,如果規(guī)則不確定或者要求過高難以達成,他們就會左右為難,甚至不知所措,讓自己的能力難以發(fā)揮。
因此,家長平時要讓孩子學會放松,幼兒時期多看一些能刺激形象思維的繪本書籍。學習時,要引導孩子大腦出現畫面,不要讓現實型孩子過強的理性思維壓抑潛能無窮的形象思維,讓智慧之門輕松開啟。
濤濤的沙盤游戲———冒險型個案
撅屁股彎身子,雙手按住4輛車在沙盤中來回開,他說在賽車,間或還拿起大飛機到別人沙盤的上空飛來飛去,貌似挑釁。
顯然,他表露的是內心“硬”的一面。
這是6歲男孩濤濤在我們沙盤情商課上的一幕。他冒險型性格很強,能量大,喜歡新鮮刺激,喜歡群體游戲但不愿守規(guī)則,其他孩子很難和他玩到一起。
對過于強大的冒險型性格的孩子,應該采取趨于溫和的方法。于是,我端起一大盤花花綠綠的食物沙具走到他面前,給“賽車手”發(fā)獎品。
“賽車時,車手容易受傷,給你放個醫(yī)院好不好?”我問。
“好?!彼呴_車邊回答。
醫(yī)院沙具如我所愿放到了沙箱一側,關愛生命尊重生命,冒險型性格的孩子才不會走偏。我又建議他去找個“院長”。一直未拿過人物沙具的他,像模像樣地挑了一番,然后,一個嚴肅的中年男子站在了醫(yī)院門口。
又是不停地開車,我在一旁靜觀,等待介入的機會。
不一會兒,“翻車”了,我趕緊讓他將傷員送到醫(yī)院,猶如演戲,他和我都很投入。
只要尊重生命,就能讓孩子勇敢而不蠻橫。
我在沙盤里放了幾張床,鄭重其事地接過他從沙具架上認真挑選的“傷員”,讓他們躺在床上“療傷”。床更體現人性化,可以刺激孩子頭腦中出現呵護關心傷員的畫面,助長孩子內心向好向善的苗。
“給他們一些吃的吧!”我一邊說一邊拿起“食物”放到了每張床邊。
有意思的是,濤濤看我分食物,扭身到沙具架上拿了幾本“書”放到了每個傷員旁邊。病了躺床上還不忘看書!也許這個剛剛上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在他生病的時候,總有喜愛的書幫他排解寂寞吧。
我留心觀察他的動作是否會對“傷員”造成傷害,雖然是游戲,但同樣折射出其內心對生命的態(tài)度。
濤濤繼續(xù)拿著4輛車來回在沙箱中開,但每次都很小心地避開了“傷員”。孩子內心向善的種子被激發(fā),在這種激烈的游戲中兼顧尊重生命。
這次的沙盤干預,效果不錯。以他桀驁的冒險型個性,不喜歡就斷然拒絕,喜歡就真心接受,揉不得半點沙子。
建議:
冒險型性格的孩子從小好動,一般運動能力都比較強,興趣愛好廣泛但容易淺嘗輒止。人際交往中敢說敢做,但考慮他人感受不夠。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定要以柔克剛,切忌以暴制暴,否則這種性格的孩子也會對別人如法炮制。
可以經常跟孩子對話內心的感受,不要總以道理加以約束。因為他們掙脫鎖鏈的能量很強,即使兒童期讓父母壓住,青春期的逆反也會加倍爆發(fā),讓父母無法駕馭。培養(yǎng)閱讀興趣是讓這類孩子在學習中走向深入的一大手段,但別用強制的,或任務的方法做到這點。一定要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慢慢培養(yǎng)起他靜心閱讀的興趣,性格中過于毛躁的缺點也能因此而有很大改善。
(作者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十八余年,目前正受出版社之約根據自己多年實踐寫作情商方面的書。)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