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慧
(華北制藥華勝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莊)
在全球化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伴隨網(wǎng)絡及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情況下,獲得競爭對手的產(chǎn)品和技術已經(jīng)不再是一種關鍵競爭因素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競爭,只有卓越的員工提供更優(yōu)質的工作,在產(chǎn)品差異不大的狀態(tài)下,才更有可能在競爭中超越對手,所以必須不斷提高人的效能。實踐證明,提高人員效能的有效手段是實施績效管理。所謂績效管理是指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在訂立目標與如何實現(xiàn)目標上所達成共識的過程,以及有效促進員工成功地達到目標、取得優(yōu)異績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過程??冃Ч芾淼哪康脑谟谔岣邌T工的能力和素質,改進與提高組織績效水平。
人們對績效管理體系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誤將績效評價視作績效管理,重視績效結果而忽視了過程控制。事實證明,只有嚴把過程控制關才可輕松取得應有的結果,而將注重過程控制的PDCA管理方式應用到績效管理體系的建立中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PDCA(全面質量管理)是分四個階段動態(tài)循環(huán),具備科學系統(tǒng)的思維方法和嚴謹?shù)墓芾沓绦?,P-plan(策劃);D-do(執(zhí)行、實施);C-check(檢查、評價);A-action(總結、補缺、提升)。這四個階段分別獨立,又相輔相成、一脈貫通,使組織目標閉環(huán)式循環(huán),漸進式提升。
(一)明確績效管理的目的和作用。如,戰(zhàn)略目的、管理目的、信息傳遞目的、員工輔導目的、檔案記錄目的等。
(二)績效管理策劃階段必須明確兩個前提
1、清楚了解組織的戰(zhàn)略目標。在此基礎上將目標層層分解,使基礎目標能夠支持組織總體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
2、對涉及職位有準確的分析。通過職位分析確定該職位應承擔的工作任務及應具備的條件。對職位進行分析并進行準確的崗位描述。
(三)采用KPI關鍵績效指標法提煉出適合組織的績效考核指標。目前,關鍵績效指標法是最常用的一種績效指標體系設計方法。關鍵績效指標法是目標管理法(Management Objective,MBO)與 Pareto定律(20/80定律)的有機結合。它首先對組織的戰(zhàn)略目標進行全面的分解,然后從中分析和歸納出組織戰(zhàn)略目標的關鍵成功因素,最后從中提煉出組織、部門和崗位的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其核心是,組織80%的績效可通過20%的關鍵指標來把握和引領,組織應抓住主要矛盾,重點關注和考評與其戰(zhàn)略目標實現(xiàn)關系最密切的那20%的關鍵績效指標。
完整的關鍵績效指標體系包含三個層次:
1、組織級關鍵績效指標的確立。組織關鍵成功因素實質上是對組織戰(zhàn)略目標進行具體化的過程,也就是將組織的戰(zhàn)略目標由虛做實的過程。組織的關鍵成功因素被全面確定下來之后,從每一個關鍵成功因素中提煉出一個或幾個KPI,匯總之后便可得到完整的組織級KPI體系。
2、部門級關鍵績效指標的確立。對每一個組織級KPI進行分析,將它們分成三類:組織內通用KPI、部門間通用KPI、部門專用KPI。例如,若M是組織級KPI中的一個KPI,若M屬于部門專用KPI,則可將其直接列入對應的部門KPI之中;若M屬于組織內通用KPI,則可將其直接列入每個部門的KPI中,只不過M在不同部門的KPI體系之間所占的權重是不盡相同的;若M屬于A、B、C三部門間共用KPI,則可將M分別列入A、B、C三部門的KPI體系之中,根據(jù)戰(zhàn)略導向確定M在不同部門間的權重。這樣,每一個組織級KPI都有一個或多個部門對其負責,充分保證了組織KPI真正落實。同時,每一個非部門專用的組織級KPI都列入到了對其完成有直接影響的、需要相互支持和配合的某兩個或多個部門的KPI體系之中,這便促使這幾個部門為了完成共同的KPI而真正做到相互支持和配合。
3、崗位級關鍵績效指標的確立。該設計方法與部門級KPI體系的設計方法相似。對某一部門的每一個部門級KPI進行分析,將它們分成三類:部門內通用KPI、崗位間共用KPI、崗位專用KPI。部門內通用KPI的特征是,該KPI的完成需要該部門內所有崗位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通過以上設計工作,將組織的戰(zhàn)略目標層層分解。做到有獨立有配合,相互支持促進,保證戰(zhàn)略目標的有效推進。
(四)策劃中注意的問題
1、績效指標設置的數(shù)量不宜過多。防止目標過多而使員工抓不住關鍵目標而矯枉過正甚至舍本逐末,甚至會放棄一些指標的完成,一般情況下,指標的設置以4~6個為宜。
2、考核指標不宜經(jīng)常變動,但指標權重在不同時期和環(huán)境都可做相應調整。這樣既可以保證考核指標的持續(xù)性,也可以發(fā)揮目標體系引導與約束的作用。
3、考核目標要與員工職業(yè)生涯聯(lián)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員工的歸屬感,給員工足夠的發(fā)展與施展空間,對有能力的員工,給予充分授權,以施展所長;對于能力差的員工給予輪換崗位的機會,安排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讓他們擺脫枯燥、單一的工作而對環(huán)境感到滿意,幫助員工找到興趣與能力所在。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挖掘員工,提高組織整體績效。
績效周期開始后,員工與管理者各自進入實施角色中:
(一)員工將努力采取措施,承諾預定目標。為此,績效考核周期內,員工應積極向上級反饋目標進展情況,不斷溝通,及時反饋,尋求有效的支持,努力達成績效目標。
(二)管理者作為輔導者不斷與員工溝通。每天觀察并記錄員工績效完成情況,不斷為員工提供完成績效目標所需要的資源。同時,根據(jù)組織目標進展變化,動態(tài)調整績效目標、關鍵指標,時刻保持與組織目標的一致性。此外,在輔導員工完成目標的同時,及時將員工存在的問題反饋給員工,以便完善目標實施薄弱環(huán)節(jié)。
(一)績效評價參與主體的確定??冃Ч芾碇芷诮Y束后,組織將多途徑收集到的績效信息整理分析,然后對員工進行評價。為避免單方面評價存在的弊端,最好由員工和上級主管共同參與績效評價。
將員工自我評價納入評價體系,一方面,減少了員工對評價的抵觸情緒,提高滿意度,容易接受不同觀點;另一方面可促使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工作看法與其他評價者對其看法之間的差異性,及時糾正。
(二)避免考評過程中的操作偏差
1、暈輪效應:對下屬某一績效要素的評價較高。
2、趨中傾向:如果主管是好好先生,或主管的部屬過多,因而不是很了解每個部屬的表現(xiàn)就可能采取趨中平等,不管實際表現(xiàn)的差異,讓每個人得到的結果都極為接近。
3、對比效果:如果績效評估的指標不是很清楚,或是采用相對比較平等法,當部屬們都表現(xiàn)得很差,表現(xiàn)普通者就容易被評為杰出,而當部屬們都表現(xiàn)得很突出時,表現(xiàn)普通者就容易被評為很差。
績效反饋應該以績效評價標準為尺度。就員工在績效周期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取得的信息向員工提供反饋。即,幫助員工總結過去行為中的優(yōu)缺點,著眼點在于改進未來績效。對于良好的績效予以肯定,對于糟糕的績效應明確指出,防范未來再次發(fā)生。在此基礎上,重新核定新的績效目標,循序漸進,使員工與組織共同成長。
績效管理更強調目標管理,“目標+溝通”的績效管理模式被廣泛提倡和使用。為使組織戰(zhàn)略目標有效實現(xiàn),就要明確績效目標,注重績效過程控制,管理者和員工的努力才會有方向,才會更加的團結一致,共同致力于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共同提高績效能力,更好地服務于組織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和遠景目標。運用PDCA特性構建績效管理體系,真正使績效管理在組織實踐中達到良性運行的長效管理機制。
[1]周杰,趙西萍.試析績效考評的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4.1.
[2]鄧高權.論科學績效考評體系的建立.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4.3.
[3]赫爾曼.阿吉斯.績效管理.ISBN 987-7-300-08911-9/F.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