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潔1,韓伏彬2,楊立紅1,安 博1
?
高校社團與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的教育融合路徑研究
田 潔,韓伏彬,楊立紅,安 博
(1.河北化工醫(yī)藥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6;2.衡水學院 教務處,河北 衡水 053000)
高校社團是非?;钴S的教育力量,是鍛煉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陣地。針對城中村小學生源結構多元、生源質量偏弱、專業(yè)教師缺乏等不足,高校社團應發(fā)揮自身積極優(yōu)勢,從提供師資、活動資源等方面參與并服務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活動。
高校社團;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教育融合
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是培養(yǎng)科技后備人才的具體行動。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開辟了一個愉快學習、主動學習的新天地,增加了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和學習的空間。第二課堂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城中村小學的第二課堂凸顯出的問題較多,嚴重影響到城中村小學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一)城中村小學生源結構多元
城中村是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的密集地。隨著教育公平進程的推進,各地出臺了農民工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的規(guī)定,極大地保障了農民工子女的就近入學受教育權利。目前城中村小學的生源,主要是本村部分定居村民的子女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以及鄰村學生,生源結構多元。
(二)城中村小學生生源質量偏弱
在以上3類生源結構中,本村或鄰村孩子的家庭要么是經濟條件差,無力擇校;要么是留守或單親學生,以隔代教育為主。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大多來自教育質量不高的農村,再加上父母務工,時間緊,知識水平不高,對子女家庭教育薄弱。
(三)城中村小學教師水平有限
過去城中村小學的教師主要是民辦代課教師,學歷不高,教育教學觀念落后。隨著教育質量的提高,城中村小學教師經過轉、辭、退等多種途徑,部分教師獲得了國辦教師的身份。但是身份的轉變并沒有使原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所提高,再加上小學的撤銷與合并,小學教師編制出現(xiàn)了富余,真正師范類大學生進不來。造成教師年齡老化,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老化等3個“老化”問題。
(四)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活動成效甚微
城中村小學的孩子課余生活第二課堂開設嚴重不足,與城市中心小學相比,城中村小學由于經濟落后、學校設施場地不足、學校缺乏專業(yè)老師、交通不便、家庭教育觀念等因素,使得第二課堂的開展取得的成效甚微,一些不健康或不利于孩子成長的生活方式由此滋生。如部分孩子在業(yè)余時間,幫助大人經商或浪跡街頭,部分沉迷網絡……嚴重影響孩子們的健康生活和學習。
以上幾種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著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開展的效果和質量,迫切需要引起學校自身、社會和教育部門的廣泛與高度重視,并切實解決。
(一)時間優(yōu)勢
小學和高校相對于初中和高中而言,沒有升學率的巨大壓力,小學生和大學生的課余時間相對寬裕,具備實施素質教育的時間優(yōu)勢。因此,高校社團可以同城中村小學建立第二課堂手拉手關系,擬定活動實施方案,進行長期合作。
(二)交通優(yōu)勢
高校和城中村小學本身就在城市中,交通方便,路途往返費用低,有的高校本身就遷建在城中村附近,甚至部分租用城中村的集體用地,這就為開展第二課堂教育融合提供了便利的地緣優(yōu)勢。
(三)內容優(yōu)勢
目前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活動主要有3大類。一是科技類如閱讀組、科技制作組、勞技組等;二是文體類如舞蹈、合唱隊、器樂隊、田徑隊、球類組、腰鼓隊、鼓號隊;三是書畫創(chuàng)作類如書法組、繪畫組和寫作組等。而在高校,社團種類更是多種多樣。有調查結果顯示, 大學生參加的社團主要包括文體藝術類社團(31.2 %)、學術科技類社團(7.2 %) 、發(fā)明創(chuàng)造類社團(0.2 %)、游戲娛樂類社團(5.3 %)、公益服務類社團(20.3 %) 、社會實踐類社團(11.1 %)、思想政治類社團(1.9 %)等, 其中文體藝術類社團是大學生關注的焦點。這說明高校社團與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具有一致性,為雙方開展教育融合奠定了基礎。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指出,要大力加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高校社團與小學第二課堂的融合,能充分發(fā)揮高校學生的專業(yè)特長,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一)為城中村小學開展第二課堂提供樣板示范作用
盡管第二課堂已經不再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而是同第一課堂同等重要的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但現(xiàn)實中,由于學校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只重知識教學的影響,大部分城中村學校都沒有將第二課堂列入教學計劃,或者盡管有第二課堂的教學計劃,也只是走形式,并沒有實際開展工作,只是應付上級的檢查。這導致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及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嚴重脫節(jié)。而高校社團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通過大量的社團活動,社團成員學到了許多第一課堂學不到的東西,如興趣更加廣泛,社交能力增強,自信心倍增等,這些效果可以介紹給城中村小學,對小學重視并開展第二課堂無疑會起到樣板示范作用。
(二)為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活動提供專業(yè)指導教師
高校社團是一個活躍而有組織的非正式群體,大學生社團一般有志趣相同的大學生自愿結社,在學校團委的注冊管理下進行獨立運作,開展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的日?;顒?。社團活動的開展是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第二課堂活動,在長期的活動中,積累了大量的活動經驗和資料。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活動因缺乏專業(yè)的指導教師而使得活動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校社團可以與城中村小學建立互動互助合作關系,高校一方面可以從社團中選擇成員到小學進行第二課堂活動指導,彌補小學第二課堂指導教師的缺乏,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小學作為社團活動的基地,實現(xiàn)長期合作共贏。
(三)開放高校資源與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進行資源共享
過去由于歷史原因,城中村小學硬件條件差,很多城中村小學建校之初,都使用著村委會的房產,有些已有50多年的歷史,這些學校不僅房屋質量難以保證,操場、活動室等配套設施也都可有可無。如今,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推進,在硬件設施方面,雖然許多學校都修建了漂亮的操場、寬敞的學生活動室,但這些設施的配備都不完善,平時也很少對學生開放,它們的唯一功能就是應付上級的檢查。相對于城中村小學而言,高校擁有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的場所設施及配套齊全的活動材料,如大學生活動中心、科技館、體育館等。因此,在滿足高校自身活動之外,如果能向城中村小學開放,組織小學生到高校第二課堂活動場所開展活動,將會有效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為城中村小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送愛心教育
城中村小學由于生源結構多元,生源質量偏低,家庭經濟困難,再加上學校管理不善等原因,許多孩子的學業(yè)成績上不去,給學生和家長都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煩惱。學生社團種類繁多,涉及理論學習、學術科技、文化娛樂、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體育競技等諸多領域。各社團可以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如心理咨詢社、愛心社、舞蹈社等,可以到學校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可以進行義演活動,也可以開展獻愛心活動,給城中村小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溫暖和學習用品的物質幫助。這些活動一定程度上不僅解決了城中村小學的困境,也對參與的社員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精神上得到了洗禮、思想上得到了凈化。
當今,大學生社團已經成為活躍在校園里最有影響的學生組織之一,小學第二課堂活動在全國各地正開展得如火如荼,方興未艾?!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早就指出,實施素質教育應當貫穿于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yè)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相互配合,全面推進。因此,開展高校社團與城中村小學第二課堂的教育融合,對于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無疑是一種新的視角和途徑。
[1] 張愛清.城中村學?,F(xiàn)狀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山西教育,2013(1):37-38.
[2] 侯淑珍.淺析小學第二課堂面臨的困境及解決路徑[J].讀與寫雜志,2013(4):216-217.
[3] 方壘.大學生社團的功能分析[J].學會,2013(4):19-25,55.
[4] 翟思成.高校社團活動開展狀況的調查[J].中國青年研究,2008(4):54-57.
(責任編校:衛(wèi)立冬 英文校對:吳秀蘭)
Education Integ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Social Groups and the Second Classroom in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in Cities
TIAN Jie, HAN Fu-bin, YANG Li-hong, AN Bo
(1. Hebei Chemical and Medical Polytechnic,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6, China;2. Office of Educational Affairs,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University social groups are not only very active educational power but also educational platform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social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at villag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cities come from different schools, the students’ qualities are poor, and there are not enough professional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group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offer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activity resources to serve the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in cities.
university social groups;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in cities; the second classroom; education integration
10.3969/j.issn.1673-2065.2013.06.033
G646
A
1673-2065(2013)06-0122-03
2013-10-12
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SQ122013)
田 潔(1981-),女,河北井陘人,河北化工醫(yī)藥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韓伏彬(1975-),男,河北磁縣人,衡水學院教務處副教授,教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