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中的文體意識

    2013-04-12 00:08:53
    華中學術(shù) 2013年2期

    韓 軍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中國古代文論研究

    論《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中的文體意識

    韓 軍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漢書·藝文志·詩賦略》就中國古代文體研究而言,是一篇極重要的文字。雖然限于文獻,有些問題只能依據(jù)有限資料予以推論,但從中亦可以明確:《詩賦略》中的詩、賦分體主要來自傳統(tǒng)詩學的說法,以合樂與否為標準;賦分四類則體現(xiàn)出辭賦創(chuàng)作新的特色,以賦家語言風格及學術(shù)淵源為區(qū)分依據(jù);相關(guān)論述,都直接影響到后世文體觀念的建立。

    詩賦略 校讎 文體 賦分四類

    在中國古代文體研究中,不少學者習慣以西方近代以來的文學觀念及文體劃分作為標準,在此之下固然有所發(fā)現(xiàn),但同時也容易障蔽中國古代文體自身的發(fā)展脈絡及構(gòu)成特色。即如中國古代所謂“文”,在《唐文粹》《宋文鑒》《金文雅》《元文類》《明文衡》等集子中,莫不廣泛包涵具有特定內(nèi)容和形式的各種“文章”“文辭”;以文章為名的著述如《文章流別論》《文章辨體》等也莫不如是。其分體標準,顯然與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近代“文學”分類有不小差異。即使說到古今“文”之分體最為接近的情況,如郭紹虞所論,則是到了唐代,“韓愈之所謂文,則專就非韻非駢的散體言之”,“待到韓、柳古文運動成功以后,只有詩文之分,而無文筆之分”[1],詩與文乃得成為對舉的兩大文體。面對這一局面,我們與其以現(xiàn)代觀念來方便地對中國古代文體資料加以剪裁組合,形成某種所謂的現(xiàn)代理解方式,還不如深入其中,來探尋、理解,進而建構(gòu)某種與現(xiàn)代學術(shù)相契合的研究框架或研究模式。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注意到,《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不僅對當時的詩賦作品做了第一次大規(guī)模整理,而且其中的詩賦分類及相關(guān)論述,在某種程度上也直接影響到后世文體區(qū)分觀念的建立,有必要對此予以深入分析。

    一、 西漢詩賦的搜集、校勘與編定

    《詩賦略》,據(jù)班固所說,當與劉向、劉歆父子的《別錄》《七略》有極密切的關(guān)系:

    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nóng)求遺書于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jīng)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shù)術(shù),侍醫(y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yè)。歆于是總?cè)簳嗥洹镀呗浴?,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shù)數(shù)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輯。[2]

    后世史籍亦承襲此說:“校書郎班固、傅毅等典掌焉(經(jīng)籍),并依《七略》而為書部,固又編之以為《漢書·藝文志》?!盵3]由此可以確定,《漢書·藝文志》所保存的正是向、歆父子總校群書的精華,其中之《詩賦略》主要體現(xiàn)的也是向、歆父子詩賦學之面目。

    漢賦整理為漢代文獻典籍整理的一個部分。在當時的條件下,這項工作必然有一個艱苦浩大、費時費力的過程。自秦火以來,文獻保存或口口相傳,或輾轉(zhuǎn)抄錄,或民間私藏,或官府遺存,途徑非一,來源多方,改竄字句、以訛傳訛的情況勢難避免;加之書籍主要書寫載體為竹簡,保存流通頗為不易,斷簡、錯簡乃至蝕壞的情況也容易發(fā)生。由此可以推知,陳農(nóng)、劉向等人搜集、整理文獻典籍,不僅要廣為搜羅,更需要在大量版本間從事細致的比對校勘。章學誠《校讎通義》就曾指出:

    劉向校讎中秘,有所謂中書,有所謂外書,有所謂太常書,有所謂太史書,有所謂臣向書,臣某書。夫中書與太常太史,則官守之書不一本也。外書與臣向臣某,則家藏之書不一本也。夫博求諸本,乃得讎正一書,則副本固將廣儲,以待質(zhì)也。夫太常領(lǐng)博士,今之國子監(jiān)也。太史掌圖籍,今之翰林院也。凡官書不特中秘之謂也。[4]

    根據(jù)這段描述,當時劉向面對的版本就有中書、外書、太常書、太史書、臣某書等,屬于官府藏書的有中書、太常書、太史書的不同,私人藏書更是臣某與臣某個個不同。面對如此繁多的版本系統(tǒng),“校讎”之義法由此得以建立?!段倪x·魏都賦》注引《風俗通》云:“劉向《別錄》:校讎: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為讎?!盵5]從中可知,校讎的內(nèi)容主要是訂正訛脫竄亂的文字,脫字補之,誤字改之,以求善本;同時也涉及篇章的增刪排定,如《管子書錄》云:“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向言,所校讎中《管子書》三百八十九篇,大中大夫卜圭書二十七篇,臣富參書四十一篇,射聲校尉立書十一篇,太史書九十六篇,凡中外書五百六十四篇,以校,除復重四百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殺青而書可繕寫也。”[6]意思是說《管子》各家抄本互有重復,劉向刪其重復,存其互異,并重新編定次序,最終得到一本篇目最全、文字最精的《管子》。

    詩賦整理,雖然不似其他經(jīng)籍需要面對抄本眾多、流派紛呈等復雜問題,但自漢初到劉向之時,詩賦也經(jīng)過了二百余年的寫作、傳抄、進獻過程,所產(chǎn)生的作品數(shù)量亦甚為可觀。據(jù)班固《兩都賦序》所言,僅進獻給皇帝的賦作,就有千余篇:“孝成之世,論而錄之,蓋奏御者千有余篇?!盵7]面對如此眾多的作品,整理工作亦不輕松,中間是否也要像對先秦古書那樣要對不同抄本進行搜集和校讎,因《詩賦書錄》散佚,已無從了解。

    向、歆父子校書除了勘定文字版本,另一重要工作就是撰寫“書錄”、“書略”?!稘h書·藝文志》有云:“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绷喝钚⒕w《七錄序》說得更具體:“昔劉向校書,輒為一錄,論其指歸,辨其訛謬,隨竟奏上,皆載在本書。時又別集眾錄,謂之《別錄》,即今之《別錄》是也?!盵8]由此可知,劉向曾經(jīng)為每本書都撰寫了書錄(或敘錄),附在各書之后。將各書書錄抽出結(jié)為一集,是為《別錄》。就上引文字及今存《戰(zhàn)國策書錄》《晏子敘錄》《孫卿書錄》《韓非子書錄》《列子書錄》《鄧析書錄》《關(guān)尹子書錄》《子華子書錄》《說苑敘錄》[9]等篇目而言,劉向《別錄》大致包括如下內(nèi)容:篇目編次、??闭f明、作者介紹、評論思想內(nèi)容、探究學術(shù)源流、考辨真?zhèn)?、?quán)衡價值等。這種做法頗類于今天所說的提要或簡介,只是所涉及的內(nèi)容更為廣泛全面,在當時大約是為方便進獻閱覽所作,但對后世圖書整理而言,則是重要創(chuàng)舉。

    以上所列書錄,俱可見于嚴可均《全漢文》。從中可以推想,作為劉向校書的特定體例,他在校定詩賦一類圖書時,若《屈原賦》、《荀卿賦》、《陸賈賦》、《司馬相如賦》、《揚雄賦》等,也必然撰寫有書錄加以介紹,這個推斷可以從《漢書·藝文志》“七略”的編寫結(jié)構(gòu)中獲得說明。七略編寫體例統(tǒng)一,每一部分俱以略、種(類)、家(作者)卷(篇目)三個層次來加以安排,如:

    六藝略——《易》——《易經(jīng)》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諸子略——儒家——《晏子》八篇。

    詩賦略——屈原賦之屬——唐勒賦四篇。

    兵書略——兵權(quán)謀——《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

    術(shù)數(shù)略——天文——《泰壹雜子星》二十八卷。

    方技略——醫(yī)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十八卷。

    最后《藝文志》總結(jié)到:“大凡書,六略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入三家,五十篇,省兵十家。”在這種結(jié)構(gòu)中,《唐勒賦》四篇與《晏子》八篇都屬于第三層次,即家與卷(具體作品)范疇。那么,既然有《晏子敘錄》,也應該會有《唐勒賦書錄》,問題則在于目前所能看到的書錄相當有限,除如上零星收錄者,絕大部分俱已散佚,不能令人一睹其具體面目。即便如此,目前所遺存的某些材料中,還是能夠找到一些書錄的蛛絲馬跡。《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注引中,南朝宋裴駟《集解》就列出了劉向評賈誼《吊屈原賦》的一條佚文:“骃案,劉向《別錄》曰:因以自諭自恨也。”[10]此處既然明確標明劉向《別錄》,這句話應該來自《賈誼賦書錄》無疑。再如另一條《漢書》注引顏師古的材料:“劉向《別錄》云:隱書者,疑其言以相問,對者以慮思之,可以無不諭?!盵11]《隱書》是《藝文志》“雜賦”中的最后一類,劉向的《隱書》敘錄,顯然意在扼要說明這一類賦在文體上的特點。這類簡明扼要的寫法,都足以說明書錄(敘錄)的提要或簡介性質(zhì)。

    嚴可均《全漢文》還輯錄了幾條與漢賦有關(guān)的《別錄》佚文,摘錄如下:

    (賈誼《吊屈原賦》)因以自諭自恨也。(《史記·賈誼列傳·集解》)

    淮南王有《薰籠賦》。(《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五、《太平御覽》七百十)

    向有《芳松枕賦》。(《白帖》十四、《太平御覽》七百七)

    向有合賦。(《太平御覽》七百一十七)

    有《騏麟角杖賦》。(《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三、《太平御覽》七百十、《事類賦》注一十四)

    有《行過江上弋雁賦》、《行戈賦》、《弋雌得雄賦》。(《太平御覽》八百三十二)

    待詔馮商作《燈賦》。(《藝文類聚》八十)

    商字子高。(《漢書·藝文志》注)

    臣向謹與長社尉杜參校中秘書。(《漢書·藝文志》注)

    驃騎將軍史朱宇。(《漢書·藝文志》注)

    隱書者,疑其言以相問,對者以慮思之,可以無不諭。(《漢書·藝文志》注)

    有麗人歌賦,漢興以來,善雅歌者魯人虞公,發(fā)聲清哀,遠動梁塵,受學者莫能及也。(《藝文類聚》四十三、《文選·嘯賦》注、《事類賦注》十一。案《初學記》十五:魯人虞公,見劉向《別錄》。)[12]

    這些零散輯文,是否全部來自劉向《別錄》,已無法考證。但它們分別輯自《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太平御覽》、《初學記》、《事類賦注》、《文選注》、《史記集解》、《漢書注》等諸多典籍,應該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而且,以上各書大都為唐人所撰,有的還出自六朝,大約當時《別錄》尚有流傳,時人撰注,尚可加以援引,不似后世只以抄錄前人為務。根據(jù)這些輯文,大略可知劉向《別錄》中定有不少論述詩賦的內(nèi)容,或者進一步說,凡經(jīng)過整理的詩賦作家作品在劉向這里大約都有書錄以述其梗概,而且內(nèi)容必然涉及方方面面(僅以上輯錄,就涉及賦題、賦家生平、??苯?jīng)過、賦作構(gòu)思、創(chuàng)作主旨等)。

    綜上所述,劉向、劉歆父子對于詩賦的整理,在今天固然難以了解其全貌,但依據(jù)《漢書·藝文志》及其他史料加以推斷,大體上可以歸納為這樣幾方面的工作:一者,對于西漢詩賦作品加以遴選、校讎,并從中形成較為完善的定本;二者,依據(jù)略、種、作之特定體例對詩賦作家作品加以編排,使詩賦作家作品形成較為清晰條理的系統(tǒng);三者,對于詩賦作家作品方方面面予以梗概精要的梳理,撰成書錄以備參考,以達到提綱挈領(lǐng)予以了解之效用。經(jīng)過這番工作,詩賦便與其他六略一道,構(gòu)成了西漢時期學術(shù)著述的全面而清晰的面貌。根據(jù)《藝文志》還可以推斷,劉向之整理群書撰成別錄,雖然只是陳其梗概,但因為涉及每位著者的每種著述,所形成的篇幅仍然頗有規(guī)模。歆承父業(yè),兩年而能撰成《七略》,大體上應該屬于對《別錄》的進一步提煉和縮寫,并借此實現(xiàn)了對當時學術(shù)著述總體扼要的了解。最終,《七略》借《藝文志》而能基本保持舊觀,更為詳細的《別錄》則紛紛散佚(王莽時曾遭火焚),這不能不說是文獻史上極大的憾事。無論如何,就西漢詩賦而言,這畢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整理工作,基本上展現(xiàn)了當時詩賦創(chuàng)作的全貌,即使各類詩賦的書錄幾乎全部失傳,但是在這個整理基礎(chǔ)上所形成的有關(guān)詩賦的認識,必定會對當時及后世的文體創(chuàng)作及評論產(chǎn)生深遠影響。

    二、 賦分四類及文體初分

    在遍研西漢詩賦作品、撰寫各家書錄的基礎(chǔ)上,劉向、劉歆父子還對西漢詩賦進行了一次系統(tǒng)的歸納與分類工作。由“刪其要”而成的《漢書·藝文志》可知,劉氏父子將周秦西漢的詩賦分為五個小類。

    (一) 屈原賦類,凡二十家,三百六十一篇。除去楚屈原、唐勒、宋玉賦四十五篇,實際上收錄漢代辭賦凡十七家,三百一十六篇。

    (二) 陸賈賦類,凡二十一家,二百七十五篇(《漢書》原作二百七十四篇,蓋有誤),全屬漢代辭賦。班固自注“入揚雄八篇”,除去這八篇賦,在《七略》原本中此類賦應為二百六十七篇(或二百六十六篇)。

    (三) 孫卿(荀子)賦類,凡二十五家,一百三十六篇。除去荀卿及秦雜賦,共著錄漢賦二十三家,一百一十七篇。

    (四) 雜賦類,凡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難辨其產(chǎn)生年代,但多出西漢,當無可疑。

    (五) 歌詩類,凡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

    詩、賦分體應屬于一個承繼傳統(tǒng)的老話題(詳后),賦分為四類則是當時伴隨辭賦創(chuàng)作而來的新話題,對此,歷代學者也多有論述。如章學誠曾推斷說:“名類相同而區(qū)種有別,當日必有其義例。今諸家之賦,十逸八九,而敘論之說,闕焉無聞,非著錄之遺憾與?”他一方面認為這種區(qū)分定然有相應的義例,一方面又表示出因文獻缺失而不能確切了解的遺憾[13]。劉師培、章太炎則力圖對前三種的區(qū)分作出相對明確的解釋。劉氏謂,“蓋屈平以下二十家,均緣情托物之作也;體兼比興,情為里而物為表。陸賈以下二十一家,均騁辭之作也;聚事征材,旨詭而詞肆。荀卿以下二十五家,均指物類情之作也;侔色揣聲,品物畢圖,舍文而從質(zhì)”(《左盦集》卷八《〈漢書·藝文志〉書后》)[14],其《論文雜記》云:“寫懷之賦,屈原以下二十家是也。騁辭之賦,陸賈以下二十一家是也。闡理之賦,荀卿以下二十五家是也。寫懷之賦,其源出于《詩經(jīng)》。騁辭之賦,其源出于縱橫家。闡理之賦,其源出于儒、道兩家?!盵15]章太炎在《國故論衡·辨詩》中指出:“《七略》次賦為四家:一曰屈原賦,二曰陸賈賦,三曰孫卿賦,四曰雜賦。屈原言情,孫卿效物,陸賈賦不可見。其屬有朱建、嚴助、朱買臣諸家,蓋縱橫之變也。楊雄賦本擬相如,《七略》相如賦與屈原同次,班生以楊雄賦隸屬陸賈下,蓋誤也?!盵16]以上章、劉二氏對屈原賦、陸賈賦兩類的說法,幾乎完全相同,只是對于荀子賦類的理解有些出入:章氏言“效物”,劉氏一則曰“指物類情”,再則曰“闡理之賦”。至于劉、章二氏的解釋是否符合向、歆父子著錄的原意,限于文獻已不得而知,不過這種區(qū)分還是可以結(jié)合具體賦作以及劉、章等人的評論來進行了解。

    屈原賦類,根據(jù)劉、章兩人的解釋,特色為專主抒情,“即所謂言深思遠,以達一己之中情者也”。其中,若屈原之《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莫不抒發(fā)憂憤,感動天地;其他如唐勒、宋玉、賈誼、劉安、漢武帝等人辭賦,多能吟詠性情,各從義類;司馬相如,雖其《天子游獵賦》開創(chuàng)了漢代大賦體制,聲情少而麗辭多,以至有“長于敘事,而或昧于情”[17]之評,但相如賦凡二十九篇(今僅存七篇),其中《哀二世賦》、《長門賦》、《美人賦》等皆長于抒情,亡佚二十二篇賦作或多類乎此。此外,向、歆父子將屈原賦置于《詩賦略》之首,明顯有把屈原尊為辭賦之祖的意思。這種認識始于司馬遷,但尚未明言,至東漢班固《離騷序》,才明確提出了“其文弘博麗雅,為辭賦宗”[18]的觀點。

    陸賈賦類,主“騁辭之作”,也“即所謂縱筆所如,以才藻擅長者也”。此類賦以陸賈為首,但陸賦今已失傳?!段男牡颀垺げ怕浴吩疲骸皾h室陸賈,首發(fā)奇采,賦《孟春》而選典誥,其辯之富矣?!盵19]可見陸賈《孟春》等賦富于才辯,辭藻華麗,頗有縱橫家馳騁翰藻、汪洋辟闔之風。其他各家賦作多佚,而《漢書》將朱建與陸賈同傳,亦辯士之流;枚皋、嚴助、朱買臣等,皆工于言語,嚴助亦被《漢書》列為縱橫家;司馬遷、馮商皆良史之才,作賦必近于縱橫;揚雄存賦較多,但揚雄賦有八篇是班固后來加入的,不能代表向、歆父子意見,況且其《長楊》《羽獵》諸賦,多富麗之辭,亦近乎騁詞之賦。大概此類賦作多取法于《孟子》《莊子》及戰(zhàn)國縱橫家說辭,鋪張揚厲,氣勢不凡,頗具感染力乃至震撼力。

    荀卿賦類,劉師培稱之為“闡理之賦”。此類賦多亡佚,就今日所存荀子《賦篇》及《成相篇》[20](或以為《賦篇》有《禮》《知》《云》《蠶》《箴》《飽詩》凡六篇,《成相篇》亦五篇,共得荀卿賦十一篇)。《成相》頗具民歌風味,但已近于賦體,其考列往跡,闡明事理,已開后世連珠的手法;《賦篇》實取法民間隱語(謎語),然即小驗大,析理至精,闡理至明,故可稱之為闡理之賦。此外,劉師培還對三種賦的來源加以斷定:“寫懷之賦,其源出于《詩經(jīng)》;騁詞之賦,其源出于縱橫家;闡理之賦,其源出于儒、道兩家?!盵21]

    至于雜賦類,劉、章兩家都沒有很具體的論述。承明代胡應麟《詩藪·雜編》卷一以“雜賦”為“后世總集所自始也”的說法[22],清人章學誠《校讎通義》乃云:“(前)三種之賦,人自為篇,后世別集之體也;雜賦一種,不列專名,而雜敘為篇,后世總集之體也?!盵23]劉師培《論文雜記》則發(fā)揚章說,以為:“客主賦以下十二家,皆漢代之總集類也(此為總集之始);余則皆為分集。而分集之賦,復分三類:有寫懷之賦,有騁辭之賦,有闡理之賦。”[24]意思是說,前三類賦作相當于作家別集,雜賦類則相當于其余作品的總集。雜賦的具體面目,誠如顧實所論:“此雜賦盡亡,不可徵。蓋多雜詼諧,如《莊子》寓言者歟?”[25]也只是根據(jù)篇目名稱加以推測而已。推其本意,當是有一批作者失考或者不宜歸入前三類的賦作,不能棄擲不論,故另列為第四類,名之曰“雜賦”,又因屈原、唐勒、宋玉、荀卿賦及秦雜賦已見錄于前,故判斷此類雜賦,大都是漢人作品。蕭統(tǒng)編《文選》時,將無法歸入前幾類的歌謠與詩作名之為“雜歌”與“雜詩”,放置在詩類之最后,蓋與此相類。

    對于向、歆父子的這種分類方式,后世因文體區(qū)分標準的變化而有不同看法,如劉師培所論:“可以知詩歌之體,與賦不同,(不歌而誦為之賦,則詩歌皆可誦者矣。)而騷體則同于賦體。至《文選》析騷賦為二,則與班《志》之義迥殊矣(惟戴東原則稱楚辭為屈原賦,仍用班《志》之稱,作有《屈原賦注》一書。),故特正之?!盵26]但無論如何,把賦體分為四類本身已經(jīng)表明,向、歆父子試圖約同別異,來對賦作的不同風格與特色作出把握。

    在這個意義上則可以說,上述分類法又體現(xiàn)了漢人對于文體的初步區(qū)分意識。

    目前學界的文體研究,大體上呈現(xiàn)出西方文體學研究和中國傳統(tǒng)文體學研究各自為政、各勝擅場的格局。而治中國傳統(tǒng)文體學的學者,有時因受近代那種純形式文體觀念的影響,而不能對傳統(tǒng)文體的某些層面客觀看待。如古代文體論者,往往有“文出《五經(jīng)》”的說法,意思就是各種文體都源自《五經(jīng)》。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就說:“夫文章者,原出《五經(jīng)》,詔、命、策、檄,生于《書》者也;序、述、論、議,生于《易》者也;歌、詠、賦、頌,生于《詩》者也;祭祀、哀誄,生于《禮》者也;書、奏、箴、銘,生于《春秋》者也?!盵27]此外,如劉勰的《文心雕龍·宗經(jīng)》、清代章學誠的《文史通義·詩教上》中都有類似說法。這個說法表面看來似乎有牽強的成分,但從文體研究來看卻自有它的道理,而且,它還有力地說明了中國古代文類生成的特色所在?!段褰?jīng)》系統(tǒng),基本上涵蓋了古代社會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應地,從《五經(jīng)》中衍生出來的上述各種文類,規(guī)約了與特定社會空間和社會功用相關(guān)的文體形式(不限于語言),如“詔”,是指“昭也,人暗不見事宜,則有所犯,以此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又如“檄”,是指“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文書也”[28],等等。為了某種社會功用而采取特定的文體形式,這種文體形式又因為約定俗成的力量而被指認、命名,于是,中國古代文體的產(chǎn)生就和特定的社會功用之間達成了某種共生關(guān)系,“體用不二”,“義例合一”,也就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分類學的要義所在。

    同樣,漢代文體觀念的演進亦有自身的邏輯。兩漢時期,隨著賦作的大量創(chuàng)作,“文”之觀念則如郭紹虞所論,出現(xiàn)了某種分化,作為泛指文化學術(shù)的大“文學”觀念依然存在,與此同時,則出現(xiàn)了接近于現(xiàn)代“文學”意義上的“文章”和“文辭”的表述。在這個范圍內(nèi),也才會有文類內(nèi)在形態(tài)的進一步分析與討論。向、歆父子整理學術(shù),將《詩賦略》與《六藝略》《諸子略》《兵書略》《術(shù)數(shù)略》《方技略》相并列,收錄的乃是今天看來最純粹的文學作品類型——詩與賦,其中,《詩賦略》又分五類,即:屈原賦類、陸賈賦類、荀卿賦類、雜賦類、歌詩類。這里,既有賦和詩兩種文類的區(qū)別,又有賦體四種類型作品的區(qū)分,在某種意義上自可以說充分體現(xiàn)了文學文體的發(fā)展與分化。不過,結(jié)合章、劉等人的論述來看,這種文體的分化自有其依循于文化傳統(tǒng)的內(nèi)在邏輯。

    其一,向、歆父子把詩賦單獨歸為“詩賦略”,大約與幾方面相互作用的因素有密切關(guān)系,一方面劉氏家族自楚元王劉交開始,傳魯詩世學,就這種學術(shù)傳承而言,《詩》及由之衍生的詩賦寫作受到了格外的關(guān)注;另一方面,賦被視為詩之支流,在實際政治社會生活中,既體現(xiàn)了抒寫情志以興感寄托的傳統(tǒng),同時也被賦予諷諫以體現(xiàn)《詩》義的特定功能,雖說這兩者之間并不一致,但都是對于《詩》學精神的不同層面的發(fā)揮。

    其二,根據(jù)劉師培的分析,前三類賦作既與特定作者相關(guān)聯(lián),其寫作風格又與該類作者之學術(shù)背景密切相關(guān),大體可以說明,賦作劃分所依據(jù)的標準并非單純的語言形式,而是注重作者與語言風格及學術(shù)淵源之間的綜合考察,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xiàn)了對于“體用不二”、“義例合一”文體傳統(tǒng)的繼承。

    其三,由此所奠立的賦類觀念,包羅甚廣。楚辭體、賦體、頌體、七體,以至《成相雜辭》《隱書》,皆可稱之為“賦”,這與司馬遷、揚雄、班固等人的看法基本一致,也反映了漢人的一般認識。辭、頌、七體入賦,至今仍有不少學者認同;《成相雜辭》十一篇及《隱書》十八篇被劃入,則歷來頗有非議。其中的區(qū)別,大約就在于重“義”與重“辭”的不同側(cè)重。

    其四,向、歆父子為每位賦家的作品進行整理校讎,編定目次,撰寫書(敘)錄,其面目當是非常規(guī)范的賦家別集;雜賦諸種,區(qū)分細密,以類相從,又應是總集之始。這些無疑開啟了后世文獻整理區(qū)分總集和別集的做法,意義深遠。

    三、 詩賦略論

    《詩賦略》最后,還有一段綜論性質(zhì)的文字,人們稱之為《詩賦略論》,曰:

    《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毖愿形镌炻Z,材知深美,可與圖事,故可以為列大夫也。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以微言相感,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諭其志,蓋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寢壞,聘問歌詠,不行于列國,學《詩》之士,逸在布衣,而賢人失志之賦作矣。大儒孫卿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咸有惻隱古詩之義。其后宋玉、唐勒,漢興枚乘、司馬相如,下及揚子云,競為侈麗閎衍之詞,沒其風諭之義。是以揚子悔之,曰:“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如孔氏之門人用賦也,則賈誼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29]

    根據(jù)《藝文志》的描述,這段文字當是班固刪節(jié)劉歆《七略》而成,所保存的基本上是向、歆父子的漢賦觀。其所以這樣說,主要在于班氏在賦家傳記及《兩都賦序》中的有關(guān)論述(如司馬相如論、揚雄論,漢賦諷喻說等),與此頗有齟齬之處。此外,漢人治學最重師法家法,向、歆父子承家傳世學,父傳子受,學術(shù)觀點應該具備其延續(xù)性。如劉向治學就具備“通”的特征,劉歆欲為古文經(jīng)學爭立學官,也有保存典籍張大學術(shù)的用心,二人學術(shù)都體現(xiàn)出不固守的色彩。是故可以推論,劉歆《七略》為劉向《別錄》的精要提煉,其中的《詩賦略論》必然與《別錄》中詩賦書錄的基本精神保持一致。只不過在面貌上,《別錄》書錄為賦家別集的提要,具體而豐贍詳實;《詩賦略論》則為詩賦一大類的總綱,綜括而簡明精到。同時,正因為這段文字所具有的這一特點,其中的看法也多為后世論者予以繼承發(fā)揮,并構(gòu)成了漢賦研究中的幾個基本論域。

    其一,“不歌而誦”與“登高能賦”?!对娰x略論》開頭所說的“《傳》曰”,據(jù)考,很有可能就是指劉向的《別錄》,《文心雕龍·詮賦》也曾指出:“劉向明不歌而誦。”[30]由此可見,“不歌而誦”、“登高能賦”的說法當為劉向所說。劉歆上來就引用這段話,自然是為辨明詩賦的淵源流變,其主要含義也就是把詩作為賦的源頭。雖然兩句話的意思并不艱深,但其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仍需要獲得必要的辨析。在筆者看來,兩句話置于一處,卻分指“賦”源自“詩”的兩方面屬性,“不歌而誦”指的是“賦”與“詩”相比的手法而言,“登高能賦”則指的是“賦”源自“詩”的某種文化功能。在先秦時期,兩個方面在《詩》中本來是統(tǒng)一的一體兩面,即“詩”體之分既體現(xiàn)著“詩”在政治社會領(lǐng)域的具體應用,同時也緊密關(guān)聯(lián)著應用中的音樂配合。簡單來說,就是在詩教仍然得以推行的時期,詩體區(qū)分所依照的并非文字標準,而是應用標準和音樂標準,而這兩者又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隨著禮崩樂壞以及大一統(tǒng)帝國的建立,詩教日益衰微,三家今文詩學也主要借義理闡發(fā)來行使“美刺”的政治功能。賦被視為是詩的別枝,其“不歌而誦”及“登高能賦”首先都是就詩學政教意義的承繼而言的。如曹明綱就指出,賦之成為文體,很大程度上與其政治功能有關(guān),如《詩·大雅·烝民》中所謂“明命使賦”、“賦政于外”,“登高能賦”原本是代君主為四方宣政的方式。[31]這種取向與西漢《詩》學精神相配合,賦作“諷諫”的意義被突出強調(diào)。在實際政治生活中,賦能否起到諷諫作用全有賴于帝王趣好,但這方面的意義則獲認可:

    (宣帝)令褒與張子僑等并待詔,數(shù)從褒等放獵,所幸宮館,輒為歌頌,第其高下,以差賜帛。議者多以為淫靡不急,上曰:“‘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辭賦大者與古詩同義,小者辯麗可喜。辟如女工有綺縠,音樂有鄭、衛(wèi),今世俗猶皆以此虞說耳目,辭武比之,尚有仁義風諭,鳥獸草木多聞之觀,賢于倡優(yōu)博弈遠矣。”[32]

    也正是沿著這樣的思路,后世對于漢賦的價值始有所肯定,如以下說法:

    按詩有六義,其二曰賦。所謂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揖讓之時,必稱詩以喻意,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呵镏?,聘問詠歌不行于列國,學詩之士逸在布衣,賢士大夫失志之賦作矣,屈子楚辭是也。趙人荀況游宦于楚,考其時在屈原之前,所作五賦,工巧深刻,純用隱語,君子蓋無取焉。兩漢而下,獨賈生以命世之才,俯就騷律,非一時諸人所及。它如相如,長于敘事而或昧于情;揚雄長于說理而或略于辭;至于班固辭理俱失,若是者何?凡以不發(fā)乎情耳。然上林甘泉,極其鋪張,終歸于諷諫,而風之義未泯。兩都等賦,極其炫曜,終折以法度,而雅頌之義未泯。長門自悼等賦,縁情發(fā)義,托物興詞,咸有和平從容之意,而比興之義未泯。故君子猶取焉,以其為古賦之流也。[33]

    這基本上就是對《詩賦略論》的進一步發(fā)揮。

    再看“不歌而誦”,亦是詩體標準下的產(chǎn)物,其區(qū)分的關(guān)鍵只在于合樂與否,而沒有文字上的具體限定,這也形成了賦之文字來源廣泛的特點,如章學誠就指出:

    古者賦家者流,原本詩騷,出入戰(zhàn)國諸子,假設(shè)問對,莊列寓言之遺也;恢廓聲勢,蘇張縱橫之體也;排比諧隱,韓非儲說之屬也;征材聚事,呂覽類輯之義也。[34]

    賦的語言來源顯然具有多元的性質(zhì),屈、荀之賦不消說,春秋行人辭命、戰(zhàn)國縱橫之辭,還有民間的諧詞、隱語,都曾予漢賦以哺育、滋養(yǎng)。甚至在武、宣朝及其后,與宮廷、與社會上所存在的追逐世俗娛樂的強大潮流相應,漢代還存在著一種詼諧性的小賦,源自民間,而為宮廷日常娛樂所用,其情節(jié)生動,文辭通俗,體制靈活,與司馬相如等文人精心寫作的弘深雅麗的賦作大異其趣,從而也為正統(tǒng)文人系統(tǒng)所難以兼融。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不歌而誦”的講法,雖在形式上對賦體與詩體作出了區(qū)分,但仍然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標準。

    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詩賦略論》最后一段文字:“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睆闹幸部梢钥闯鱿?、歆父子相對寬容的學術(shù)態(tài)度,他們并沒有像某些嚴格的經(jīng)學家那樣,片面講求典籍而將采自民間的作品斥之為“鄭衛(wèi)之音”,而是就這些作品在西漢政治生活中實際起到的禮樂作用,而給予充分肯定。根據(jù)《漢書·禮樂志》的記載,漢代禮樂制度的建立,原本也是承襲秦制,到了漢武帝時設(shè)立樂府,采集民樂,又加制作,所謂:

    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xié)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shù)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diào),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壇,天子自竹宮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數(shù)百人皆肅然動心焉。[35]

    就這些作品的合樂性質(zhì)而言,正是“歌詩”一類得以建立的依據(jù)。

    其二,“賢人失志之賦作”。對于賦作何以產(chǎn)生,《詩賦略論》把“周道寢壞”視為最直接原因,也基本符合歷史真實。至春秋后期,諸侯紛爭,禮樂崩壞,乃產(chǎn)生了中國文化史上的重大變遷,即政治系統(tǒng)與文化系統(tǒng)相分離,“士階層”由于對文化系統(tǒng)的秉持而得以獨立,這方面的論述已經(jīng)甚為詳備。在這種形勢下,一方面是傳統(tǒng)詩教日益淪替,另一方面則是志士賢者抱持文化理念力圖對之有所恢復,由此也導致了詩教取向的重大變化:

    后王稍更陵遲,懿王始受譖贊亨齊哀公。夷身失禮之后,邶不尊賢。自是而下,厲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壞,《十月之交》,《民勞》、《板》、《蕩》,勃爾俱作,眾國紛然,刺怨相尋。五霸之末,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善者誰賞?惡者誰罰,紀綱絕矣!故孔子錄懿王、夷王時詩,訖施于陳靈公淫亂之事,謂之變風變雅。[36]

    就此而言,“變風變雅”詩作的出現(xiàn)主要就是針對混亂的政治形勢,而突出政治批評的意義。這能否作為漢儒“美刺”觀念的先聲,尚不好確定。但面對當時縱橫辯說之士肆行、勢利權(quán)謀之術(shù)馳逐的局面,抱持文化政治理想的士人借文字以抒發(fā)失志之慨,所謂“賢人失志之賦作”,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三,“詩人之賦”與“辭人之賦”。向、歆父子襲用揚雄的觀點,認為辭賦產(chǎn)生之初,荀卿、屈原“皆作賦以風,咸有惻隱古詩之義”,是“詩人之賦”;而后來的宋玉、唐勒、枚乘、司馬相如、揚雄等“競為侈麗閎衍之詞,沒其風諭之義”,是“辭人之賦”。對于這個區(qū)分,歷來也有各種各樣的講法,大體來看,傳統(tǒng)論者基本上承接揚雄,認為賦作有一個日益背離“詩義”的過程,現(xiàn)代論者則就文體意義認為賦作完成了抒情向體物的轉(zhuǎn)變,云云。要對這個說法作出合理解釋,關(guān)鍵就在于明確“詩人”與“辭人”的不同。

    漢人論詩,主要側(cè)重于《詩》的政治功能,不過涉及“詩”何以具備這樣的功能,還需要進一步地分析??鬃訃L有“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說法,筆者認為基本上說明了詩教作用的綜合特性,即“詩”主要在于興起情志,“禮”主要在于理性規(guī)則的約束,而最終借由“樂”達到中和平正的境界。在這個意義上,作為“詩”的特色關(guān)鍵就在于能否興起情志,能否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構(gòu)成“交感”的效果。關(guān)于這一點,臺灣學者柯慶明曾極力予以稱贊:

    這個世界或好或壞,但透過情感的融匯和浸潤,它或許不免于是非得失禍福苦樂的種種劃分,但卻絕不是一個疏離冷漠的世界。因而冷酷的思量計算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以至花鳥共憂樂的同情共感。賦、比、興:直接的贊怨或草木蟲魚鳥獸的交相引發(fā)回環(huán)譬喻就成為它的基本思考方式,并且在重疊復沓的韻律形式中達到它的一唱三嘆的效果。[37]

    這也可以解釋,何以《詩經(jīng)》這部大體以日常生活各方面為主的歌謠集成了中國文學的根源,何以以少數(shù)英雄之殺伐戰(zhàn)斗作為主題的史詩成了西方文學的源頭,其關(guān)鍵就在于某種最深沉廣大的生命共感在其中的作用。在古人觀念中,所謂宇宙之間,冥冥中常似有一“大生命”之存在。此“大生命”之起結(jié)終始,及其價值與意義之所在,雖然不可盡知,但是它的存在,它的運行不息與生生不已的力量,卻是每個人都可以體認得到的事實?!拔摇敝杏写松嬖?,“他”之中有此生命的存在,“物”之中亦有此生命之存在。故而體現(xiàn)為《詩》境,??梢詮募娂嬈绠惖娜f象中,獲致一種生命的共感。這不僅是一種偶發(fā)的感情,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而中國詩詞恰能予此以充分的呈現(xiàn)[38]。就像人們通常所說,中國文化看待人與物、人與人之關(guān)系與西方那種二元對立的方式有別,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相互依存的,呈現(xiàn)在文學的發(fā)生之中,也就不是那種個體意志、力量的一味實現(xiàn),而是出以更具普遍和廣大的生命境界,古人“詩教”諸說作為個體生命的塑造方式之一,所接通的也正在于此。那么,“詩人之賦”之義旨,也就在于能否對“興起情志”以“交相感發(fā)”的傳統(tǒng)有所發(fā)揮。

    至于“辭人之賦”,則體現(xiàn)著應和帝王趣味以極力鋪張刻意藻飾的寫作方式。作法本身,既說明在專制政體下,賦家為實現(xiàn)有限的“諷諫”效果,是如何的困難和曲折,同時也說明經(jīng)學語境下,賦家必須以學問思力才能博取足夠重視的尷尬處境。在以通經(jīng)致用為時尚的當時,具備政治才干者往往易受皇帝器重,具有經(jīng)術(shù)學養(yǎng)者易為皇帝尊重。是以,漢廷“辯知閎達,溢于文辭”之士,“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39]。在武帝左右的內(nèi)朝才士中,“其尤親幸者,東方朔、枚皋、嚴助、吾丘壽王、司馬相如。相如常稱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論,上頗俳優(yōu)畜之。唯助與壽王見任用”[40]。而“不通經(jīng)術(shù),詼笑類俳倡”的枚皋,只好“比東方朔、郭舍人等,而不得比嚴助等得尊官”[41]。政治待遇如此懸殊,天下風尚往往又好顯達而避卑賤,辭賦寫作中極力鋪張刻意鋪排的做法,也就多少體現(xiàn)了某種經(jīng)學化的味道[42]。故而,簡宗梧才會對賦家與儒家之關(guān)系有如下判斷:“漢代賦家與儒家,源遠流長,是有親密的血緣關(guān)系的,尤其是有漢一代,賦家依附儒家而求發(fā)展,儒家藉辭賦以達目的,同車共轍,相形益彰?!盵43]

    不過,這種做法本身并沒有實現(xiàn)賦家的政治期待?!皠癜僦S一”能令帝王興凌云之志,但不能使之接受諷諫大義;“為賦乃俳,見視如倡”則使賦家淪于調(diào)笑潤色的角色,而為世人所輕賤。這與作賦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恰成鮮明對比?!段骶╇s記》卷二載:“司馬相如為《上林》、《子虛》賦,意思蕭散,不復與外事相關(guān),控引天地,錯綜古今,忽然如睡,煥然而興,幾百日而后成?!盵44]如果說《西京雜記》不免于夸張、荒誕的話,桓譚《新論·祛蔽》所記揚雄自道,當是確實的:“成帝時,趙昭儀方大幸,每上甘泉,詔使作賦。為之卒暴,思精苦。始成,遂困倦小臥,夢其五臟出在地,以手收而內(nèi)之。及覺,病喘悸,大少氣。病一歲?!彼曰缸T總結(jié)說:“由此言之,盡思慮,傷精神也?!盵45]這種落差之下,揚雄悔少作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與此同時,則如徐復觀所論,揚雄所悔者乃是依附流行時風的大賦,而非自抒懷抱之作。

    綜上所述,“詩人之賦”與“辭人之賦”的分別就甚為明顯,后世論賦者也往往承接此說,予以發(fā)揮。如劉勰《文心雕龍·詮賦》指出:

    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如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文雖新而有質(zhì),色雖糅而有本,此立賦之大體也。[46]

    這就涉及作賦的登高之旨、物情并舉、麗詞雅義幾個互為關(guān)聯(lián)辨證的問題。摯虞《文章流別論》對賦也有較全面的討論:

    賦者,敷陳之稱,古詩之流也。古之作詩者,發(fā)乎情,止乎禮義。情之發(fā),因辭以形之,禮義之指,須事以明之,故有賦焉,所以假象盡辭,敷陳其志。……古詩之賦,以情義為主,以事類為佐;今之賦,以事形為本,以義正為助。情義為主,則言省而文有例矣;事形為本,則言當而辭無常矣。文之煩省,辭之險易,蓋由于此。夫假象過大,則與類相遠;逸辭過壯,則與事相違;辯言過理,則與義相失;麗靡過美,則與情相悖。此四過者,所以背大體而害政教。是以司馬遷割相如之浮說,揚雄疾辭人之賦麗以淫也。[47]

    這也明確說明,比起“古詩之賦”“以情義為主”的特色,后世賦作“以事形為本”則導致了與類相遠、與事相違、與義相失、與情相悖幾方面的問題。

    總結(jié):劉向、劉歆父子的漢賦研究于后世可謂具有奠基之功。他們最早對當時所有漢賦進行搜集、校讎、編錄,而建立總集、別集之分,開啟文體分辨之效;他們在與《詩》學相關(guān)聯(lián)的意義上對辭賦加以評論,而確立淵源流變、意當諷諫、士人言志、抒情為體等基本論域。無論就哪個方面而言,都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究。

    注釋:

    [1]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211頁。

    [2]《漢書》卷三十《藝文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701頁。

    [3]《隋書》卷三十二“經(jīng)籍志”,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06頁。

    [4](清)章學誠:《校讎通義》卷一《校讎條理》條,見《文史通義》附,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第64頁。

    [5](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注:《文選》第一冊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7頁。

    [6](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卷三十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381頁。

    [7](清)嚴可均輯:《全后漢文》卷二十四,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235頁。

    [8](梁)阮孝緒:《七錄序》,見《廣弘明集》卷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卷三十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379—386頁。

    [10]《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2494頁。

    [11]《漢書》卷三十《藝文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753頁。

    [12](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卷三十八,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396頁。

    [13](清)章學誠:《校讎通義》卷三《漢志詩賦》條,《文史通義》附,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第98頁。

    [14]轉(zhuǎn)引自周勛初:《魏晉南北朝文學論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0頁。

    [15]劉師培:《論文雜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第115—116頁。

    [16]章太炎:《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0—91 頁。

    [17](明)吳訥:《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第101頁。

    [18](清)嚴可均輯:《全后漢文》卷二十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第250頁。

    [19](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502頁。

    [20]對于《成相篇》是否為賦體,歷來爭議頗多??隙ㄕ呷魲顐?,否定者若吳訥,態(tài)度搖曳者若祝堯。朱熹有謂:“雜陳古今治亂興亡之效,托聲詩以風時君,若將以為工師之誦,旅貪之規(guī)者,其尊主愛民之意亦深切矣。相者,助也。舉重勸力之歌,史所謂‘五投大夫死,而春者不相柞’是也?!?《楚辭后語·成相第一》),對于后來學者有莫大啟發(fā)。就其與辭、誦的聯(lián)系而言,應該可以歸于賦。

    [21]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 論文雜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第116頁。

    [22](明)胡應麟:《詩藪·雜編》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255頁。

    [23](清)章學誠:《校讎通義》卷三《漢志詩賦》條,《文史通義》附,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第99頁。

    [24]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 論文雜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第115頁。

    [25]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第190頁。

    [26]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 論文雜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第116頁。

    [27](北齊)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卷四《文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1頁。

    [28](漢)劉熙:《釋名》卷六《釋書契》,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9]《漢書》卷三十《藝文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753頁。

    [30](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80頁。

    [31]參見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8頁。

    [32]《漢書》卷六十四《王褒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829頁。

    [33](梁)任昉著,(明)陳懋仁注:《文章緣起》,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4](清)章學誠:《校讎通義》卷三《漢志詩賦》條,《文史通義》附,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第98頁。

    [35]《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045頁。

    [36](漢)鄭玄:《詩譜序》,《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63頁。

    [37]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頁。

    [38]參見葉嘉瑩:《古典詩歌興發(fā)感動之作用(代序)》,《迦陵論詞叢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9]《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863頁。

    [40]《漢書》卷六十四《嚴助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775頁。

    [41]《漢書》卷五十一《枚皋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366頁。

    [42]參見馮良方:《漢賦與經(jīng)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62—73頁。

    [43]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第102頁。

    [44]《西京雜記》卷二,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5](清)嚴可均輯:《全后漢文》卷十四,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128頁。

    [46]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81頁。

    [47]《西晉文紀》卷十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主持人語本欄目收錄文章三篇。韓軍《論〈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中的文體意識》一文,主要從相關(guān)文獻資料以及傳統(tǒng)文體發(fā)展的固有邏輯出發(fā),來爬梳、分析《詩賦略》中文體意識的兩個維度,即詩賦相分與賦分四類,這兩個維度一為承繼,一為開新,其區(qū)分標準都直接影響到了后世文體觀念的建立。李云鳳《海外“中國抒情傳統(tǒng)”研究述論》一文,屬于現(xiàn)代語境中應用中西比較的方法,來對海外中國詩學研究中一個帶有譜系性問題的整理和討論,該文初步厘清了“中國抒情傳統(tǒng)”的學術(shù)定位,梳理了其研究脈絡,闡發(fā)了其理論價值,其中的觀點、方法等,都有可資借鑒和反思之處。胡清波《中國古代女性文學的世界意義——論美籍華裔學者孫康宜的性別研究》一文,屬于海外漢學研究中的專人研究,孫康宜作為極有代表性的美籍華裔學者,其研究領(lǐng)域極為廣泛,研究思路也體現(xiàn)出融通中西的特色,該文即是對孫康宜中國古代女性文學研究的系統(tǒng)梳理,分別介紹了她關(guān)于性別問題的基本觀點、對中國古代女性文學作品的整理和研究、對婦女文學經(jīng)典問題的討論,以及在視角和方法上為漢學研究帶來的啟示。(韓軍)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av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国产综合精华液|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国产 精品1| 三级国产精品片|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日日啪夜夜爽|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人妻一区二区av|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亚洲精品第二区|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嫩草影院精品99|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最大成人av|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二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少妇 在线观看| 赤兔流量卡办理|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成年av动漫网址|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观看美女的网站| 免费看日本二区| 搞女人的毛片|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kizo精华| 日韩中字成人|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在久久综合|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18+在线观看网站|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一区综合|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丝袜脚勾引网站|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嫩草影院精品99|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国产av不卡久久|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色综合色国产|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熟女av电影| 日本午夜av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夫妻午夜视频|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在线免费十八禁| 免费看不卡的av|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av在线老鸭窝| 中文欧美无线码|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av在线老鸭窝|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午夜免费鲁丝| videos熟女内射|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中国国产av一级| 中文字幕制服av|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亚洲成色77777| 黑人高潮一二区|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男女边摸边吃奶|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av黄色大香蕉|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色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一本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777米奇影视久久|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欧美性感艳星| 香蕉精品网在线|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av在线app专区|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久久热精品热| 亚州av有码| 一本久久精品|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日本黄大片高清|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色哟哟·www|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91精品国产九色|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熟女av电影|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a级毛色黄片|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嫩草影院入口|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国产 精品1|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黑人高潮一二区|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一级毛片我不卡|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欧美xxⅹ黑人|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色哟哟·www|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人妻系列 视频| av.在线天堂|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videossex国产|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有码 亚洲区|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六月丁香七月|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国产 一区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色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欧美3d第一页|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中国国产av一级|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色国产|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999|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亚洲av福利一区| tube8黄色片|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av专区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伦理黄片|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日韩电影二区|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午夜福利片| 黄色日韩在线|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熟女电影av网|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性色av一级|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本熟妇午夜|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热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7| av在线蜜桃|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亚洲自拍偷在线|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人妻 亚洲 视频| 久久影院123|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亚洲四区av|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激情 狠狠 欧美|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在线免费十八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国产视频内射|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深夜a级毛片| 丝袜脚勾引网站|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久久久色成人| tube8黄色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搞女人的毛片| xxx大片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日韩伦理黄色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国产乱人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韩国av在线不卡|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老妇女一区| av卡一久久|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日本黄大片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搞女人的毛片|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欧美xxⅹ黑人|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色5月婷婷丁香| 国产亚洲最大av|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免费大片18禁|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3d第一页|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善性xxx| 成人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免费看光身美女| 婷婷色综合www|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亚洲内射少妇av|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久久影院123|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免费看不卡的av| 成人无遮挡网站| 免费看a级黄色片|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色综合色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3d第一页|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一级黄片播放器|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 精品1| www.色视频.com| av在线亚洲专区|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天堂网av新在线|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男女边摸边吃奶|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亚洲精品一二三| 亚洲四区av|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天堂av无毛| 人妻 亚洲 视频| 一本久久精品| 日韩中字成人| 免费看不卡的av|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亚洲自拍偷在线|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舔av片在线|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 精品1|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亚洲图色成人| 97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av在线播放精品| 国产老妇女一区| 亚洲国产色片| 国产 一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