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啟宙
波斯地毯:不褪色的伊朗名片
文/蒙啟宙
在伊朗,我看到最多的手工藝品商店當屬地毯商店。在亞茲德的老街上,我走進一間地毯商店,只見面積只有四五十平方米的店內(nèi)掛滿了五彩繽紛的地毯,大小從幾平方米到幾十平方米不等。商店最里面擺放著一架五六米寬的老式木制編織機,五顏六色的棉線從房頂垂下來,像一道道彩虹匯集到編織機上。一位老大爺坐在編織機前,一絲不茍地編織著地毯。
據(jù)說,這位老大爺已經(jīng)超過100歲了,在這臺編織機前坐了一輩子,編織了多少張地毯,恐怕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了。地毯商店的編織藝人一般不與進進出出的客人打招呼、介紹產(chǎn)品,只是埋頭工作,因為要把一條條棉線編織成絢麗多彩的地毯,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
伊朗是世界上最早編織地毯的國家之一。1949年,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凍土地帶發(fā)現(xiàn)了一張大約編織于公元前四五世紀的古波斯地毯,其上共編織了6層圖案,由外向里分別為馬、騎手、十字、麋鹿、駱駝和四瓣花。這張地毯是一個波斯公主的陪葬品,也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歷史最為悠久的波斯地毯。
波斯地毯以選料上乘、編織精細、花色繁多而著稱。手工編織是純正波斯地毯最具魅力之處,要真正掌握其中的奧秘,需從七八歲就開始從師,直到適婚年齡才能完全掌握。手工編織一張波斯地毯,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村鎮(zhèn)編織出來的地毯都不會相同,圖案也是唯一的。手織地毯大多有編制者的簽名,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兩張完全相同的波斯地毯。
單位面積打結數(shù)量越多,地毯的花紋就越精致細密,價格也就越高。據(jù)說一塊鼠標墊大小的110結手織絲毯的價格高達1.3萬美元,比黃金還貴。
波斯地毯貴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其顏色經(jīng)久不褪,因為它們都是使用當?shù)剞r(nóng)田或山區(qū)生長的農(nóng)作物來染色的。
色彩斑斕的地毯早已融入到伊朗人的生活之中,他們將地面視作房間的第五面墻。從王宮到豪宅,從圣陵到清真寺,從繁華的鬧市到偏遠的山村,到處都可以看到地毯的影子。
駐足欣賞波斯地毯,你定會想拂去蒙在這一張張錦繡畫面上的歷史塵埃,睜大眼睛去解讀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
(林一蓉摘自《環(huán)球》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