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柳,方 明
(安徽農業(yè)大學 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淺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工作開展的實效路徑研究
——以安徽合肥部分高校為例
周紅柳,方 明
(安徽農業(yè)大學 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實際生活中具有可融性,可以將道德教育深入人心,比預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著實為大學生做好心理咨詢工作便成為必然.本文將通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工作相關理論及政策研究、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工作現狀、出現的問題,對其實效路徑提出可行性建議.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實效路徑;建議
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狀況影響的不僅是他們個人的發(fā)展,更關系到國家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藕腿褡逅刭|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具有核心作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決定著他們的政治方向和行為方式.但同時,心理的健康是推動大學生成長成長不可或缺的推動力.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實際生活中具有可融性,可以將道德教育深入人心,比預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著實為大學生做好心理咨詢工作便成為必然.
目前,學術界對心理咨詢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心理咨詢是指由專業(yè)人員即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1]心理咨詢是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運用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和技術進行心理咨詢、心理疏導,有效的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教育、教學活動.[2]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在新形勢下努力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深入、細致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心理咨詢方法的運用.其中,更進一步明確指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強和改進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為國家繁榮與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重要任務.[3]《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 (試行)》中強調:“重視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各高等學校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開展經常性的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要以發(fā)展性輔導或咨詢?yōu)橹鳎嫦蛉W生,通過個別面詢、團體輔導活動、心理行為訓練、書信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向大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輔導或咨詢機構要科學地把握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務和內容,嚴格區(qū)分心理輔導或咨詢中心與專業(yè)精神衛(wèi)生機構所承擔工作的性質、任務.在心理輔導或咨詢中發(fā)現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將他們及時轉介到專業(yè)衛(wèi)生機構治療.”[4]國家出臺的這一系列政策展示出我們國家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視,進一步說明了高校心理咨詢工作在現階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一個不可或缺部分,將大學生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研究具有其必然性和實效性.
自1999年國家提出“擴大招生,提高學費,擴大內需,提高消費”的政策以來,我們各高校便開始了大學生擴招的道路,大學生進入高校的門檻相對以前降低了很多,一時間大學生人數不斷激增,隨之也帶來了很多不可避免的問題,如學習、生活環(huán)境及人際交往關系的改變,高?,F有的教學資源、條件與激增大學生的學習需求之間的比例失衡,伴隨大學生人數的激增所不斷加劇的競爭及擇業(yè)、就業(yè)壓力.諸如此類問題的出現給大學生帶來的種種心理壓力及思想波動,造成他們心理負擔加重而可能出現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等現象.因此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便成為各高校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在1995年以前,安徽省各高校心理咨詢工作尚處于萌芽時期,我省很多高校還未認識到心理咨詢及心理教育對大學生教育的重要意義.隨著國家不斷頒布相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如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2003教育部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安徽省各高校也開始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心理咨詢機構和培養(yǎng)心理咨詢專業(yè)人才.[5]
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身心發(fā)展所具有的重要的意義,我省高校已認識到,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如開設相關選修課,開展教育知識講座等.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工作開展所出現的問題,致使對大學生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困難.
3.1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度較少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涉及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法律基礎、各種原理理論及形式與政策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多為哲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者,較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涉及心理咨詢方向.與此同時,就安徽合肥高校設置的心理咨詢機構情況來看,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yè)人才也較為匱乏,各高校承擔心理咨詢工作的人員多為經過短期培訓的心理學老師、教育研究人員、德育老師等.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發(fā)展的不平衡性,管理缺乏規(guī)范性
雖然近年來國家、政府部門不斷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也紛紛為大學生設置心理咨詢室及開設相關心理學選修課程.但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發(fā)展情況還不是盡如人意.部分學校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對每個大學生都是同等必需的,因此對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給予足夠的重視.并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心理咨詢工作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持,并在場地、師資力量、工作內容、相關職責和時間上都做了嚴格的規(guī)范.但有些學校雖設立了心理咨詢機構,但往往沒有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老師或者有配置相關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但未制定嚴格的制度規(guī)范,心理咨詢工作很難正常開展.更有甚者,某些高校不僅未設置相關心理咨詢機構,更連偶然開展的心理健康課程也只是走走過場而已.
3.3 高校思政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開展方式的單一化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在安徽高校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但令人感到痛心的是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總體上定位較模糊,開展方式較單一,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取得的成效不大.大體上來看,安徽省各高校心理咨詢工作開展的一般形式為面詢,且大多采取“守株待兔”,坐等問詢者自己前來的方式.采取這樣消極被動的咨詢方式,又缺乏廣泛的宣傳為心理咨詢機構設置的實際效用大打折扣,往往這些心理咨詢機構在實際運用上成為一件擺設,更使得眾多有咨詢意愿的大學生不知去向何處.
4.1 建立、健全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工作規(guī)范化的管理制度
雖然國家、政府以及高校自身已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健康成長、成長的重要性,但心理咨詢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實際的開展仍有很長的發(fā)展道路要走.首先,應加強我省高校領導、老師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咨詢工作的認知,可通過加強對我省高校領導、老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知識平臺建構的認識.再次,規(guī)范及管理我省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工作的運作,可建立領導責任制、管理部門應對制等.最后,我省應加快對一體化規(guī)范化的心理咨詢工作考核體系的建構.
4.2 完善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師資、咨詢模式的構建
心理咨詢工作者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心理咨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咨詢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需要預防和治療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和思想健康問題.這就對心理咨詢工作者的專業(yè)知識、技能的掌握,人格品德魅力、工作經驗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因此,我省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下開展心理咨詢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規(guī)格的心理咨詢專職隊伍.其次,在我省各高校中建構一個完善的心理咨詢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校設心理咨詢機構、院設心理健康組織、大學生心理委員.[6]再者,在理論和實際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制定出有效的心理咨詢工作者的培訓、考核、管理方案.
4.3 豐富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方式的開展
我省高?,F有的心理咨詢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多采取個別、面試咨詢方式,采用此方式雖可使心理咨詢受訪者比較容易接受咨詢,可以在比較放松的情況下將自己已經出現的思想、心理問題傾訴給心理咨詢工作者,心理咨詢工作者也可以針對大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面對面的商討和分析,為該同學提供有效的咨詢.但個體咨詢的方式應更加細致化、設備更加完善化,如可在高校心理咨詢室中隔出給學生提供緩解心理壓力的解壓室,音樂傾聽室等.對大學生思想、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僅要幫助他們解決已經出現的思想、心理問題,更應該防患于未然,重視對大學生思想、心理問題出現的預防,重視個體咨詢與團體咨詢相結合.在團體情景下將大學生常出現的思想、心理問題講解給所面向的咨詢團體,幫助大學生認識、辨別問題的能力.[7]
〔1〕張春云.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差異性分析.理論月刊,2006.
〔2〕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國高等教育,2004.
〔4〕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的通知.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2.
〔5〕潘雨群.淺論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
〔6〕劉鳳林.心理健康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6.
〔7〕盧海濤,才華.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
G641
A
1673-260 X(2013)10-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