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晶
(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041)
高校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運用與效應分析
黃晶晶
(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 528041)
近年來,一些新興的體育項目逐漸走入了學校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項目是最典型的例子.這不僅豐富了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內容,而且以獨特的體驗式教學顛覆了傳統(tǒng)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師生關系等.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案例分析法等,選取五個拓展項目為案例,并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效應分析,為更好地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去.
拓展訓練;體育教學;效應
高校體育教學通常采用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如田徑、球類、武術、體操、滑冰、游泳等項目,這些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健身價值早已在實踐中得以驗證.隨著我國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課程領域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革,從學校體育課程的目標、體育課程內容、體育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組織形式、師生關系、體育課程評價方法等方面都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項目之前,應該首先明確其價值所在,然后通過實踐、考察實際效果,體現(xiàn)出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項目確實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才能夠在教學中大規(guī)模地推廣和應用.
1.1 拓展訓練在學校的發(fā)展
據(jù)有關資料顯示,拓展訓練進入校園課堂教學是從北京的高校開始,北京大學最早開設了以“體育綜合素質訓練”為名的拓展訓練課,清華大學率先將體驗式培訓引入MBA和EMBA的教學中.到后來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相繼開設了拓展訓練課程.拓展訓練是現(xiàn)代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它以體能活動為引導,以人格完善為目的,以心理挑戰(zhàn)為重點,符合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的要求.
1.2 拓展訓練的性質
拓展訓練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方式,多在室外的自然環(huán)境中實施,也可以在人工模擬的場地中進行,這樣更加有利于拓展訓練在學校等場所里開展.通過拓展訓練,可以提高受訓者認識自身的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可以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zhàn)勝困難的毅力;啟發(fā)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會欣賞、關注和愛護大自然.
1.3 拓展訓練的功能
在拓展訓練的實施過程中,參與者通過克服自身心理障礙和戰(zhàn)勝實際困難,以實現(xiàn)提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磨練堅強意志、啟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增進集體凝聚力、改善人際關系、增強個體責任感和參與意識的目標.本研究認為拓展訓練通常指在自然地域模擬探險活動和人工場地進行的情景式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在參與者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zhàn)的過程中,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煉團隊”的培訓目標.
根據(jù)操作簡單,對場地和器材要求不高,危險性相對較低,符合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原則;選取了盲人方陣、信任百步走、信任背摔、賽跑、過電網(wǎng)五個代表性拓展項目,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2.1 盲人方陣
每個學生蒙上眼睛,原地轉3圈,然后反方向轉3圈,再向前走五步.然后老師將一捆纏繞在一起的繩子放在方圓五米以內的地方,要求團隊在30分鐘內找到這段繩子,將繩子組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所有學生相對平均地分布在四條邊上,項目沒有完成之前任何人不能摘下眼罩.
2.2 信任百步走
讓學生們兩人一組,給每對發(fā)一個眼罩,而后讓其中一位學生戴上眼罩,在另外一位學生的語言指導下從教室出門到外面行走一圈回來,而后對換角色進行體驗.
2.3 信任背摔
背摔學生雙手交叉十指交叉反握胸前,綁上手帶,呈立正姿勢,低頭、挺胸、大聲喊:“我是某某某,你們準備好了嗎?”并聽到“準備好了,請首長放心,一、二、三”的回答后,筆直向后倒.全體學生面對面站好在墊子兩邊,彼此右腳相抵,內膝相貼,雙手掌心朝上,交叉架在對方的肩窩,頭側向背摔學生并后仰,目光關注著背摔者的后背,雙臂用力.接到背摔學生后,應先放腳,身體扶正,解開綁手帶.
2.4 賽跑
每個隊都面朝同一方向,一路縱隊站好,所有學生都抬起右腳(第一個學生除外),每個學生都用右手抬起后面學生的大腿,這樣整個隊都連起來,所有學生一起向前跳躍行進,先通過終點的隊獲勝,中途脫手算作失敗.
2.5 過電網(wǎng)
要求全體學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能觸網(wǎng)的情況下,從網(wǎng)的一側分別通過網(wǎng)洞.每個網(wǎng)洞只能通過一次,通過時,任何學生的任何部位碰到電網(wǎng),這名碰網(wǎng)學生將被退回,這個網(wǎng)洞作廢.
在教學中,這五個項目的完成主要依靠學生良好的適應能力、堅強的意志品質和隊員之間的相互信任,從這個角度來說項目的選取符合教育性原則;在選取的五個項目中,信任背摔、信任百步走可以考察隊員間的信任感,信任背摔、賽跑可以考察隊員的意志品質,過電網(wǎng)、盲人方陣可以考察隊員的適應性;而過電網(wǎng)和賽跑都要求有較強的力量和耐力,實施過程中對這兩方面的能力有所鍛煉,因此,項目的選取符合健身性原則.
3.1 對學生社會適應性的影響
社會適應性是指人在生活中對各種社會狀態(tài)與秩序的適應態(tài)度、適應感受以及適應能力.社會適應性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培養(yǎng)社會適應性良好的社會公民為目的.現(xiàn)今社會,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各種領域中競爭的不斷升級,來自工作、生活上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導致了明顯的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也體現(xiàn)在高校校園中,很多學生在學習上感到困惑、壓抑,對未來的就業(yè)狀況感到希望渺茫;在生活上,自卑心理強,心理承受能力差;在人際關系方面,常常感到孤獨、寂寞,又不善與人溝通;在挫折和困難面前,表現(xiàn)出怯懦、退縮,甚至有學生因學習生活不適而感到苦惱,陷入痛苦的心境中不能自拔,更有甚者選擇了不歸路.鑒于上述情況的存在,學校應該對學生進行社會適應性方面的健康干預,這種健康干預不僅要依靠心理輔導,而且還要更多地依靠體育鍛煉來進行.
3.2 拓展訓練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影響
意志品質首先包括自覺性即人對行動的目的及其社會意義有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并能主動支配自己的行動以達到既定目的的品質.獨立自主,遵守紀律,執(zhí)行準則,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勝不驕,敗不餒,排除誘惑,抗拒干擾等,都是自覺性的具體表現(xiàn);其次,意志品質包括果斷性即人在選擇目的、采取決定和執(zhí)行決定過程中善于辨明是非真?zhèn)?,抓住機會,迅速而堅決地進行決斷,或及時調整決策以適應不斷變化著的外界環(huán)境的品質;再次,意志品質包括堅持性即一個人能長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戰(zhàn)勝各種困難,不屈不撓地向既定目標前進的品質.在壓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誘面前不動搖是意志堅持性的表現(xiàn).最后,意志品質包括自制力,即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緒并有意識地調節(jié)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的品質.它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善于驅使自己去執(zhí)行所采取的決定;二是善于抑制與自己的目的相違背的愿望.意志品質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保證和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意志品質,更需要在后天教育和實踐活動中有目的地加以培養(yǎng).
3.3 拓展訓練對學生信任感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可以參與的領域逐漸增多,例如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人有的時候寧可在虛擬的世界中傾吐心聲,也不愿意對周圍的人進行交流,交流的缺乏引發(fā)信任的缺失.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沒有起碼的信任,人與人之間相處與交往的一個前提,充滿了猜疑和不信任,社會將變得很可怕.校園里,應該是同窗情深,相互信任,但事實也不盡如此,有時同學間為了評優(yōu)、就業(yè)等問題也會相互猜疑,互相攻擊,使同學間的信任遭到嚴峻的考驗.經(jīng)常參與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集體性活動能夠增強學生間的信任感.
3.4 拓展訓練對獨生子女學生的影響
在獨生子女學生在家庭中由于學生沒有兄弟姐妹,缺乏與同齡人相互交流,盡管有些時候可以和父母進行溝通,但多數(shù)學生通常會選擇把秘密留在自己的心里.在與其他同學的相處過程中,多數(shù)獨生子女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都會表現(xiàn)出以自我為中心的處事原則,通常對他人缺少信任感.拓展訓練中經(jīng)常被各種困難刺激,使學生對困難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生活中遇到難題時,不至于感到突然和無助,不至于無法應對和作出過激的行為.團結協(xié)作使得學生之間有充分交流和接觸的機會,在交流和接觸中學生之間產(chǎn)生充分的信任,集體的力量使學生更加能夠適應各種環(huán)境,建立頑強的意志品質.從這一意義上講,拓展訓練對獨生子女學生的影響會更為深刻.
3.5 拓展訓練對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文科類學生性格更加趨向于外向,思維活躍并且善于交流,較容易轉變思路,適應能力較強;而理科類學生多善于思考,不善于言談,思維模式較為固定,不善于在短時間內自我改變.拓展訓練對學生的要求是遇到困難,必須快速進行分析,果斷作出反應,這對理科類的學生表現(xiàn)更為突出.
4.1 結論
4.1.1 傳統(tǒng)體育教學對提高學生社會適應性方面的影響效果不明顯,拓展訓練對提高學生社會適應性方面的影響顯著,收到良好的效果.
4.1.2 傳統(tǒng)體育教學對加強學生間信任感、個人意志品質的效果不明顯,拓展訓練對增強學生間信任感的影響顯著.
4.1.3 對增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拓展訓練促使當代大學生在社會適應性、意志品質以及同學、師生信任感方面.
4.2 建議
4.2.1 公共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的相關內容,比如體育專業(yè)院??梢蚤_設拓展訓練為選修課程,普通高校可在體育課程中增加一些拓展訓練的項目內容.
4.2.2 拓展訓練對場地要求不高,但需要有專門的場地設施,從長遠發(fā)展的角度考慮,建議有條件的高校可建設專門的拓展訓練場地.
4.2.3 加強大學生間的交流,可利用共同參加拓展訓練的機會進行互動,能夠做到取長補短,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為走出社會工作的適應性提供寶貴的經(jīng)驗.
〔1〕毛振明.學校心理拓展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4).
〔2〕李忠俊.我國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研究綜述[J].體育文化導刊,2008(7).
〔3〕王長權,高林,李筍南.論大學生參加拓展訓練的價值[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6).
〔4〕張劍峰,高緒秀.高校開設拓展訓練課程的必要性、可行性[J].體育科研,2010(3).
〔5〕吳強.拓展訓練對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積極作用[J].浙江體育科學,2009(1).
G807
A
1673-260X(2013)12-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