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洋3號屬于長日照中早熟品種,單球質(zhì)量245~411 g,鱗莖圓形,皮紅色,亮度好,鱗片層數(shù)13~15層,橫徑≥7 cm 的合格率為87.9%~91.4%。
洋蔥是甘肅省河西灌區(qū)出口創(chuàng)匯蔬菜品種之一,近年來發(fā)展迅速,2011年種植面積達25 680 hm2(385 200畝)。酒泉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利用洋蔥雄性不育系選育出紅皮洋蔥新品種——紅洋3號。2012年12月通過甘肅省科技廳鑒定,成果達國內(nèi)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從國外引進的雜交種中發(fā)現(xiàn)雄性不育株,不育率為63.7%,通過與固定父本多代回交和測交,選育出不育系03017-22(定名為黃皮22號)及其保持系,不育系不育率達到98.7%。父本是從引進國外紅皮洋蔥品種進行4 a(年)的集團自交選育,選育出球型整齊一致,花粉量大、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紅皮19號。2008年配制雜交組合,2009年參加測交試驗和多點試驗,2010~2011年參加酒泉市肅州區(qū)洋蔥品種篩選試驗,同時參加多點生產(chǎn)試驗和多點示范。
2010~2011年參加酒泉市肅州區(qū)洋蔥品種篩選試驗,2010年紅洋3號兩點平均每667 m2折合產(chǎn)量6 880 kg,較對照頂紅1號(5 840 kg)增產(chǎn)17.8%;2011年兩點平均每667 m2折合產(chǎn)量8 680 kg,較對照紅福(7 680 kg)增產(chǎn)13.0%。2009~2011年在酒嘉地區(qū)多點試驗(14點),紅洋3號折合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是8 110.7 kg,較對照(黃皮02、紅寶石、紅福、紅福2號、紅寶911、頂紅1號)平均增產(chǎn) 22.6%。2010年酒嘉地區(qū)生產(chǎn)試驗,紅洋3號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6 990.9 kg,較對照(5 936.8 kg)增產(chǎn)17.8%。2012年生產(chǎn)試驗,紅洋3號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7 964.9 kg,較對照紅福(6 342.5 kg)增產(chǎn)25.6%。
2010年紅洋3號在酒嘉地區(qū)示范面積41.4 hm2(621畝),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6 990.9 kg,較對照(5 936.4 kg)增產(chǎn)17.8%。2012年示范種植面積200 hm2(3 000畝),定點測產(chǎn)面積24 hm2,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7 964.9 kg,較對照紅福(6 342.5 kg)增產(chǎn)25.6%。同時甘肅省品種審定委員會組成的專家組于2012年8月13日對該品種進行現(xiàn)場測試:紅洋3號示范田平均每667 m2產(chǎn)量7 670 kg,較對照紅福(4 810 kg)增產(chǎn)2 680 kg,增幅37.3%,增產(chǎn)顯著;紅洋3號3個點鱗莖橫徑≥7 cm 的商品合格率分別是90.1%、92.6%、98.1%,平均93.6%,較對照紅福(80.2%)分別提高9.9、12.4、17.9個百分點。
紅洋3號屬長日照一代雜種。移栽后生長期100~113d(天),中早熟品種;葉鞘淡紫色,葉直立,葉色深綠,有蠟質(zhì);株高85~90 cm,生長旺盛。鱗莖圓形,縱徑9.2~10.0 cm,橫徑8.8~9.6 cm,皮紅色,亮度好,鱗片層數(shù)13~15層,單球質(zhì)量245~411 g,硬度中,肉質(zhì)較細,肥厚多汁;鱗莖橫徑≥7 cm 的合格率為87.9%~91.4%。鱗莖整齊一致,不易掉皮,田間表現(xiàn)耐抽薹,耐貯運(圖1)。2012年經(jīng)酒泉市植保站現(xiàn)場測定,該品種田間抗紫斑病、霜霉病,輕感軟腐病。適宜酒嘉地區(qū)及生態(tài)條件相類似的地區(qū),中、高水肥條件種植。
3.1 育苗 選擇土質(zhì)肥沃疏松、2~3 a(年)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中性土壤,且地勢平坦,澆水方便,符合無公害標準的地塊為宜。紅洋3號屬大球型品種,適宜早育苗、早移栽。采用日光溫室育苗,最佳育苗時期為1月上旬;最佳移栽時間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行距15 cm,株距16 cm,每667 m2保苗2.6 萬株左右。
3.2 田間管理 每667 m2一次性施入施純磷22~28 kg,折合磷酸二銨35~45 kg 作底肥。紅洋3號全生長期需澆水6~8次。頭水至二水的間隔時間一般控制在20~30d(天)。二水至三水根據(jù)天氣間隔時間一般10~15d(天)。進入旺生長期和鱗莖膨大期,要求土壤保持濕潤,10d(天)左右澆1次,有利于高產(chǎn)。
每667 m2生產(chǎn)8~10 t蔥頭,中低水肥田塊全生長期需要追純氮28~35 kg,折合46%尿素需61~76 kg。結合澆水,分4~5次進行追肥。澆二水時每667 m2追硝酸磷15 kg 或尿素10 kg,三水、四水、五水時各追尿素15 kg,六水追硝酸磷鉀復合肥(含氮≥20%,有效磷≥10%,有效鉀≥10%)10~15 kg。鱗莖膨大期,可多次噴磷酸二氫鉀或葉面肥,有利于增產(chǎn)。及時除草,預防病蟲。
圖1 紅洋3號
3.3 收獲 及時收獲,收獲前10d(天)不要澆水。采收應在晴天進行,拔出整株原地晾曬1~2 d (天),待蔥頭表皮干燥,在假莖2 cm處剪掉上部莖葉,抖落泥土分級裝袋或碼垛待售或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