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峰
(宜興214221)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瓷工藝品,紫砂壺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名“宜興紫砂壺”。紫砂壺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到現在已經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從明代武宗正德年間以后,紫砂開始制成壺,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宜興紫砂壺款式各式各樣,有“仙桃提梁壺”,有象形的“瓜果壺”,還有造型古樸的“福壽壺”等等,這些造型各異的紫砂壺,靜靜地擺放在那里任人觀賞,仿佛穿越時空隧道的謙謙君子,無聲中向你訴說著一段動人的故事。紫砂壺之所以能歷經千年而不衰,如今又創(chuàng)新性地傳承,是因為紫砂壺包容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在這種文化中,人們體驗的是一種胸懷和境界。紫砂壺與文人雅士結緣,并吸引到許多畫家、詩人在壺身題詩、作畫,寓情寫意,此舉使得紫砂器的藝術性與人文性得到進一步提升,也促進了紫砂壺藝的發(fā)展。
紫砂壺藝的審美,可以總結為形、神、氣、態(tài)這四個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輪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韻,一種能令人意會體驗出精神美的韻味;氣,即氣質,壺藝所內涵的本質的美;態(tài),即形態(tài),作品的高、低、肥、瘦、剛、柔、方、圓的各種姿態(tài)。從這四個方面貫通一氣的紫砂壺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好作品,以清末民初紫砂名師范大生(1875-1942)制作的“福壽壺”為例(見圖1),此壺為范大生仿造自然寫生之壺器,屬于花貨塑器,色澤自然生動,造型生動逼真,布局精巧合理,意境、神韻妙法自然、情趣盎然,使人看了不由地心中為之一動,暗暗驚嘆制作者的妙手天工,從而感受到范大生肯定是位熱愛生活、生性自然、淡泊名利之輩?!案蹓亍绷鱾髦两瘢废嗤旰?,泡茶好似仍能感到淡淡茶香之味。欣賞此壺,形、神、氣、態(tài)俱佳,其完美的工藝制作和寓意都極具藝術魅力,堪稱經典之作。
圖1福壽壺
范大生為清末民初紫砂名師,所制茗壺工藝精絕,他所制作的“福壽壺”是一件構思新穎、寓意吉祥的壺器。此壺所用泥質細潤,壺形似桃果,一彎壺嘴胥出壺身,順勢連接,口蓋平嵌,壺器以桃枝為壺把,前飾兩個形態(tài)不同的壽桃,蝙蝠飛往桃枝,壺蓋上還雕彎曲的桃枝為壺鈕,且伸出新葉和兩個小壽桃,其狀栩栩如生。最為特別的是有一自然彎曲線條由壺把延伸至壺嘴,使整器看起來更加靈動自然。壺底微斂,蓋內鈐印“大生”楷書印款。因“蝠”與“?!敝C音,故此壺稱“福壽壺”,這是對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還喻含健康長壽的意思。桃花春發(fā),結實于夏,花果本不同枝,但紫砂藝術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范大生運用大膽的想象創(chuàng)作了“福壽壺”,展現了一個桃花夭夭、桃實累累的世外桃源。此壺掏膛徹底,宛若天成,似集天地之氣脈,現萬物之靈韻,觀之使人神清氣朗、淡若閑庭。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焙汀皦邸币恢倍际侵袊隋浂簧嶙非蟮木辰?。老子在《道德經》中反復告訴人們:要達到“壽”的目標,必須虛懷無欲、不爭不貪,吃飽肚腹就行了,而且行事要順其自然,處事要保持心態(tài)平和,還要摒棄雜念、清靜無為,這樣才能達到“?!薄ⅰ皦邸钡淖罡呔辰?。在“?!焙汀皦邸蔽幕挠绊懴拢瑲v代大力推崇“中和之道”這一為人處世的“達道”,它提示人們處理人世間紛紜復雜的關系要和諧,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要有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人與人之間要和諧相處。今天,我國正在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社會,“和為貴”的觀念也被人們作為衡量人的道德的一個標準。捧“福壽壺”在手,便得滿滿的祝福之意,“?!?、“壽”雙全一向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角,得此壺如得償所愿,何嘗不是一件快事。
“福壽壺”做工細致入微、工至極致,彰顯工藝價值,整體的美輪美奐給人以愛不釋手的藝術感染力。特別是壺體的造型可謂匠心獨具,它以自然界桃子和蝙蝠為題材設計,猶如神來之筆,又為壺器增添了一份美好的寓意。“福壽壺”寓意與天同壽、與地同福、福澤萬代之意,祝愿福壽雙全、瑞氣迎門??傊^賞紫砂壺亦理亦在趣,從這樣的審美態(tài)度出發(fā),才能產生情感的共鳴,怡養(yǎng)心靈,百玩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