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網站2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在中東的權力博弈 目前,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凈進口國,但中國正迅速趕上。與此同時,國際能源市場的發(fā)展,特別是美國新技術的出現及大量頁巖油氣的探明,意味著美國正逐漸走向能源獨立,而中國對中東石油依賴日增。今后20年,中國在消費中東石油方面將超過美國。 分析人士稱,上述從西向東的轉變,促使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與世界新興超級大國在中東地區(qū)穩(wěn)定上形成共同利益。 施拉加·比蘭是特拉維夫的律師,也是智庫“結構改革研究所”的負責人。比蘭認為,全球能源市場版圖的轉變,創(chuàng)造了歷史性戰(zhàn)略機遇:“眼下兩個超級大國已在石油生產新技術方面進行協(xié)作,過去美國巨頭向本國供應石油,現在改向中國。從現在起,中東的命運和問題的解決,將系于美國在中東的全新利益及其在能源博弈中的新伙伴——中國。” 比蘭認為,美中在中東利益一致,主要源自兩國的互相依賴:一方面美國在該地區(qū)擁有軍事優(yōu)勢,保護對石油運輸至關重要的海上運輸線;另一方面,中國不僅是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而且還持有超過1.2萬億美債。 幾年前,中國若試圖獲取中亞、非洲和中東的能源,美國的本能反應往往是阻撓。不過,中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關系到美國利益。美國和中國都認識到,全球經濟的互相依賴和在確保能源供應方面彼此協(xié)作的重要性。 上海交通大學從事政治學研究的張俊華教授認為,中國最終將在中東發(fā)揮作用,但眼下不會介入過深。他預計,美中將在中東政策上展開協(xié)作。他說:“長期以來,中國在中東地區(qū)搭便車,即美國負責駐軍,維持地區(qū)穩(wěn)定,但今后美國可能減少駐軍。這對中國不是好事,中國將不得不做些什么?!比A盛頓一個中左智庫的分析家布拉德利·伯瑟曼稱:“今后幾十年中國對能源需求暴增,這肯定會促使中國更加積極地介入中東。沒有一個國家能對如此依賴的地區(qū)無動于衷?!钡嵝颜f,美中在諸如伊朗、敘利亞等問題上始終存在分歧。“巴以爭端若和平解決,將有助地區(qū)和平。但在中國擁有經濟利益的其他地方,它從未對投入外交能量表現出太多興趣?!薄ㄗ髡咭撂m·埃弗雅塔爾,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