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靈
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供血減少或中斷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導致的心肌壞死。臨床主要表現(xiàn)胸骨后劇烈疼痛、發(fā)熱、白細胞計數(shù)和血清標志物增高及心電圖進行性改變等癥狀[1]。??刹l(fā)乳頭肌功能失調(diào)、心律失常、心衰、急性肺水腫、肺動脈栓塞、心室壁瘤等。我科對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43例AMI溶栓治療患者采取護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jié)報告如下。
43例患者中,男19例,女24例,男女之比1∶1.26,年齡40~68歲,平均53.7歲,ECG示ST段明顯抬高、弓背向上、急性廣泛前壁梗死19例,急性下壁梗死13例,后壁梗死11例,血壓在21.5~13.3kpa/14.1~9.5kpa,本組患者經(jīng)溶栓治療后病情均好轉(zhuǎn)出院。
患者發(fā)作后12 h內(nèi)、心電圖顯示ST段抬高均應進行溶栓治療;如果患者發(fā)病時間超過12 h,臨床癥狀仍有胸痛進行性加重而且心電圖顯示ST段抬高者,也應考慮溶栓治療;患者發(fā)病12 h內(nèi),有2個及以上相鄰導聯(lián)ST段抬高,有心肌梗死及左束支傳導阻滯病史,年齡<75歲者;如患者年齡>75歲,綜合評估溶栓治療價值[2],考慮利弊后仍應進行溶栓治療。
積極的治療措施是早期使用溶栓藥物使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3],給患者常規(guī)使用硝酸甘油、肝素的基礎上,應用第一代纖溶藥物尿激酶150~200萬U,溶于100 ml生理鹽水內(nèi),30 min內(nèi)快速滴完,溶栓治療前口服阿司匹林0.3 g,以后口服0.3 g/d,3 d后改為50 mg,長期服用,溶栓治療后每兩個小時測一次凝血時間,待恢復正常值的1~2倍時,靜脈注射肝素 1000U/h,使用 7 d。
4.1 一般護理 觀察患者心率、血壓、心電監(jiān)護、神志是否清醒、呼吸是否平穩(wěn)、準確記錄患者出入水量,患者有心律失常、休克、神志不清者可延長心電監(jiān)護時間。
4.2 絕對臥床休息,給予高流量吸氧。飲食以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高維生素、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飲食、宜少食多餐,飲食不宜過飽。保持大便通暢,以減少體內(nèi)能量的消耗。
4.3 減少不良刺激[4]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保持室內(nèi)環(huán)境溫度及濕度適宜,減少親友探視,避免對患者不利因素的刺激,使患者心情平靜。
4.4 詢問患者是否有腦血管病病史、活動性出血、外傷、重癥高血壓、近期大手術等溶栓禁忌證。檢查血常規(guī)、血型、出凝血時間、血清心肌酶譜等。
4.5 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正確應用溶栓藥物,觀察有無以下不良反應:寒戰(zhàn)、發(fā)熱、皮疹等;收縮壓<90 mmHg;皮膚出血、黏膜出血、血尿、便血、咯血、顱腦出血等?;颊叱霈F(xiàn)以上癥狀時立即告訴醫(yī)生并采取緊急措施。
4.6 注意監(jiān)測心電監(jiān)護情況,做好12導聯(lián)心電圖記錄,尤其重點觀察記錄ST段變化情況。
4.7 及時掌握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解釋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出血、低血壓、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不良反應,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同時應用緩解疼痛藥物。
4.8 溶栓治療效果觀察護理溶栓藥物治療后的效果觀察主要靠臨床表現(xiàn)、ECG變化、血清心肌酶等化驗指標結(jié)果來判斷是否有效,判斷溶栓成功指標如下。
4.8.1 胸痛在2 h內(nèi)迅速消失。
4.8.2 心電圖顯示抬高的ST段在溶栓后2 h內(nèi)下降>50%。
4.8.3 心肌酶譜高峰提前,出現(xiàn)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5.1 心肌大面積梗塞,心輸出量減少,使用血管擴張藥等可致低血壓,因此應密切觀察血壓的變化,治療結(jié)束后4 h內(nèi)每30 min測量一次血壓,穩(wěn)定后改為1 h一次,如血壓比溶栓前明顯降低,應給與補充液體,使用多巴胺等,注意如為內(nèi)出血引起的低血壓,應立即停用溶栓藥物及抗凝藥物。
5.2 密切觀察有無出血情況,如皮膚黏膜,嘔吐物、小便、大便、痰液等有無出血;如患者頭痛,呈噴射狀嘔吐,精神不佳,神志異常,指端發(fā)紺,煩躁、血壓下降等顱內(nèi)出血癥狀;注意保護好血管,減少穿刺次數(shù),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加強院前急救措施,縮短患者就診、檢查、轉(zhuǎn)運時間等,盡早采取溶栓治療,使心肌再灌注,是搶救是否成功的關鍵。靜脈溶栓治療使用方便,療效肯定,做好溶栓患者的護理,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
[1] 尤黎明.內(nèi)科護理學.第4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54.
[2] 陳建華.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復蘇術后靜脈溶栓的思考.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10(13):2556.
[3] 田鳳華,素秀英,高俊紅,等.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前護理的研究.實用護理雜志,2002,18(2):121.
[4] 方毅貞,蔡立慧,黃芳梅.心肌梗死并發(fā)室速8例的搶救及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11(16):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