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肖慶彤
【摘要】羽毛球步法是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它和手法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曾有人提出三分手法、七分步法的觀點。羽毛球比賽中運動員必須具備準確判斷和快速準確移動,才能保證手法上打出準確多變的球路,筆者發(fā)現(xiàn),在羽毛球教學中,步法往往不被學生重視,出現(xiàn)移動重心不穩(wěn),動作多余,節(jié)奏差等問題,成為羽毛球學習的軟肋。本文將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法、觀察法,對我校羽毛球步法教學和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應對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羽毛球;步法;教學;訓練
一、前言
羽毛球步法是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它和手法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曾有人提出三分手法、七分步法的觀點。羽毛球比賽中運動員必須具備準確判斷和快速準確移動,才能保證手法上打出準確多變的球路,筆者發(fā)現(xiàn),在羽毛球教學中,步法往往不被學生重視,出現(xiàn)移動重心不穩(wěn)動作多余節(jié)奏差等問題,成為羽毛球學習的軟肋。
二、問題的提出
沒有正確的步法,必然會影響各種擊球技術的完成。在比賽中如沒有快速、準確的到位步法,手法就會失去其攻擊性和威脅性,所以學習和掌握熟練地、快速而準確的步法是打好羽毛球,提高運動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校近幾年來,針對學生的需要和專業(yè)的發(fā)展,開設了羽毛球選修、普修課,舉辦了課外業(yè)余訓練班。在基礎步法的練習和競賽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步法移動質量普遍較差,步伐紊亂,缺乏節(jié)奏感,造成擊球手法不協(xié)調,戰(zhàn)術目的不能實現(xiàn),運動技能得不到提高。
三、我校羽毛球步法教學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計劃制定不合理
表1是“2010-2011”年度于都二中開設羽毛球班級的教學計劃,從表中可以看出,擊球技術訓練為18課時,占了總課時數(shù)的50%。而步法移動訓練僅有4課時,只占總課時的11.11%。要完成羽毛球步法技術訓練內容,并達到教學要求,4課時是遠遠不夠的。
2、思想上不夠重視
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重視手法而不重視步法,以為只要提高擊球技術,步法技術自然會提高。教師在實際訓練中,對手上技術和步法移動技術訓練兩個方面也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普遍較重視手上技術而對步法移動技術示范和講述相對簡單,沒有突出重點和難點,訓練不嚴格,上下節(jié)奏不協(xié)調。許多學生因缺少突發(fā)性與適應性步法訓練,在激烈的對抗中,表現(xiàn)出穩(wěn)定性和協(xié)調性較差,影響了技術的正常發(fā)揮,甚至導致比賽失誤。
3、教學和訓練形式單一
單純的步法移動技術訓練,單調、重復、枯燥無味,學生易產生疲勞而厭學厭練情緒,直接影響訓練的質量。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jù)不同的班級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段,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計劃。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點,組織不同的技術戰(zhàn)術打法,在搞好強化基礎訓練的同時,還要抓好各個技術戰(zhàn)術的綜合訓練。
四、對策和建議
1、修訂完善教學計劃,保證步法教學訓練時間
根據(jù)教學實踐經驗,建議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修訂,即將步法移動課時增加一倍,即8課時,如表2。同時規(guī)定每次課的準備和結束部分增加步法練習。比如,在課的準備部分,在一般準備活動之后,安排一些強度不大的反應靈敏性的腳步練習,如:原地碎步快跑;各種步法結合持拍擊球的模仿性練習;各種以同伴起動變向為信號的跟蹤、躲閃、過人、阻擋的反應練習等,這樣,既起到熱身目的,又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在短時間內使學生在生理、心里上做好準備,為基本部分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在課的結束部分,每次安排5-10分鐘的素質練習,如連續(xù)的蛙跳練習,各種發(fā)展爆發(fā)力的練習、20米短距離的移動等。這樣,既能彌補步法教學課時的不足,又能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步法動作技術。
2、步法訓練形式多樣化,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
單純的步法練習單調、枯燥、乏味,很容易讓學生形成厭倦的心理。為了提高學生練習步法的積極性,在步法訓練時應該采用多樣化的組織形式。一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集體練習與個別指導相結合
在新授步法時集體學習和練習,然后進行個體演練,分別對每個學生逐一指導。在練習過程中加強語言和信號的提示。比如,“正手上步法”,針對學生完成動作的方向、力量、速度、節(jié)奏,以及動作是否正確進一步指導和評點。
(2)比較法
練習中分別采用同步或不同步進行比較,如,練習上網步法和后退后場步法組合練習,針對完成動作時的起動、制動、轉身、步幅、速度、力量等進行指導和評點。
(3)競賽游戲法
通過競賽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加強基礎步法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比如,“叫號接球”游戲,在練習中要求學生必須采用墊步、小碎步、交叉步、蹬步、跨步、跳躍步等進行移動。
3、突出重點,加強羽毛球步法的綜合訓練
步法是羽毛球運動的生命。羽毛球步法,最主要的特點是以場地的中心位置為基點,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快速移動,擊球后迅速回到中心位置,準備下一次的移動。羽毛球的移動步法要快速、靈活,才能有效控制全場。我認為,加強羽毛球步法的綜合訓練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注意站位。站位姿勢的合理與良好的步法有很大的關系,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站位姿勢。如:(以右手握拍為例)接發(fā)球時以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為宜這有利于正手回擊。出接發(fā)球外,一般情況下站姿多用右腳稍前,左腳稍后的站位法,這樣便于上網與后退。當被動接殺時雙腳開立,以利于向兩側移動,同時重心要降低些,以利于向兩側起蹬移動。
(2)注意步法起動及回動的靈活與節(jié)奏性。步法有起動、回動、再動的節(jié)奏。當對方擊球瞬間,也是我方回動至中心位置停頓的瞬間。站位的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在場地中心,而應根據(jù)回擊球后的方位及主被動情況決定其中心位置,回動至中心。節(jié)奏的快慢根據(jù)擊出球的落點弧度、速度及對方可能回擊的速度來決定。那種打完球后急急忙忙、不分析情況就回動至中心位置,等待下次的起動,是費力又影響第二次起動的不明智做法。因為一旦對手改變擊球動作節(jié)奏,就容易受騙上當。另外,要想起動快,除了提高判斷能力之外,還應該注意起動前的動作姿勢,必須注意在任何時候雙膝都要保持微屈。身體重心移至前腳掌。軀干要稍微提起。實際上回動也是組成快速移動部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要想回動快,往往在擊球是就必須保持身體的平衡,雙腳間距離不能過大或重心過低就會影響回動的速度。因此,起動至蹬跨步后,上網前腳要制動,后腳要跟進一小步。后退擊球時,后腳要支撐住重心的后移,擊球后隨著重心的前移立即回動,不應在原地有停滯動作。后退起跳騰空擊球時,要充分利用收腹動作,身體前傾,以使后擺更大,落地支撐腳應落在重心之后,以便身體重心前移,使落地動作成回動的開始。
(3)注意步法的小調整技巧。羽毛球有五種基本步法:墊步、并步、蹬步、跳步。五種步法的有機組合可幫助學生在球場前后左右快速移動,隨機應變。但根據(jù)臨場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在被動情況下,步法要適當調整,而步法的小調整多是由墊步和并步來進行的,調整好才能達到步法的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