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消化內科十二指腸潰瘍臨床護理體會
王麗娟
目的分析和討論消化內科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效果以及體會。方法隨機抽選2006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進行診療的75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對其進行藥物治療,并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統(tǒng)計、比較和分析患者的臨床護理情況和效果。結果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在經過臨床治療護理后,75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100.0%,并全部治愈出院。經過隨訪,患者的復發(fā)率為4.0%(3/7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治療,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從而更好的促進患者病情早日康復。
十二指腸潰瘍;護理治療;臨床療效
十二指腸潰瘍是臨床上一種最為常見、多發(fā)的消化內科疾病。主要指的是患者由于胃消化液對胃腸黏膜進行自身消化,從而導致出現(xiàn)超出黏膜肌層的一系列組織損傷。十二指腸潰瘍病癥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上腹疼痛、上腹脹、噯氣、惡心、反酸、嘔吐、納差及胸骨后有燒灼感等癥狀。本文選擇2006年8月~2012年8月間在我院進行入院治療的75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對其進行藥物治療和臨床護理干預,并對患者的臨床治療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統(tǒng)計和分析,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自2006年8月~2012年8月期間在我院消化內科進行入院治療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75例,女32例,男43例;年齡為27~ 68歲,平均年齡為(42.65±4.76)歲;全部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均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噯氣、惡心、嘔吐、納差、胸骨后燒灼感等。其中有50例為單純腹痛,有25例伴急性出血癥狀。全部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癥狀等方面的比較,具有對比性,但均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藥物治療75例患者均給予20mg洛賽克,每天口服2次,或200mg膠體果膠鉍,每天口服2~3次。對伴有活動性出血的患者要采取靜脈輸液的方法進行治療,即將40mg洛賽克粉針加入到100mL 0.9%的生理鹽水當中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1次,并在患者的出血癥狀消失后,再進行常規(guī)的口服治療方法。
1.2.2 護理干預對消化內科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具體措施如下。
1.2.2.1 心理干預由于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以疼痛刺激為主,因此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則需要醫(yī)護人員對其細致、體貼、耐心的護理,及時注意患者情緒變化,并給予充分的精神安慰、鼓勵和支持。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耐心講解疾病的相關治療和護理方法,配合家屬盡可能地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增強患者的信任度,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使患者保持一個積極、樂觀、輕松的良好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從而提高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1.2.2.2 飲食干預醫(yī)護人員要指導和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飲食習慣,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膳食。多食清淡、易消化且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及羊奶、白米粥等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的食物。對于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要以米湯、南瓜、馬鈴薯、香蕉及綠葉菜類等軟性食物為主,盡量避免食用粗糙的米、面、干果及生、硬、冷、粗纖維素多的水果蔬菜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同時,忌食咖啡、酒類、醋酸、濃肉湯、巧克力、碳酸飲料、酸辣食物、油炸食品等化學性刺激較強的食物。
1.2.2.3 生活護理醫(yī)護人員要耐心地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監(jiān)督和幫助患者戒煙限酒,并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生活習慣。同時,叮囑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安靜、平和的狀態(tài)情緒,注重勞逸結合,盡量避免出現(xiàn)精神過度緊張或過度勞累,并在病情發(fā)作時臥床休息。
1.2.2.4 并發(fā)癥護理在十二指腸潰瘍中,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為幽門梗阻,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及時為患者建立起靜脈通道,并加強相應的支持療法。每天晚餐后及入睡前,要采用3%的鹽水或2%的碳酸氫鈉溶液進行洗胃,并在保留1h后排出,從而起到有效抗炎及緩解癥狀的作用。對癥狀較輕的患者要采取少量進食流質(半流質)的食物,癥狀較重的患者要進行禁食,并對胃腸道進行72h的持續(xù)減壓。此外,還要對患者嘔吐物的氣味、數(shù)量、性質及電解質變化情況等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和準確的記錄。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SPSS 15.0軟件統(tǒng)計和分析102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當P<0.05時,結果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臨床護理治療后,75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總有效率達到了100.0%(75/75)。其中,潰瘍病癥完全消失(病愈出院)63例,占總例數(shù)的84.0%;潰瘍癥狀出現(xiàn)明顯好轉12例,占總例數(shù)的16.0%。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5例患者全部病愈出院后,經過隨訪,有3例出現(xiàn)病情復發(fā),復發(fā)率為4.0%。經過臨床二次治療,3例復發(fā)患者均已痊愈。
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多發(fā)疾病,其病理分類較多,但最多見的是消化性潰瘍,且多發(fā)于我國北方的春、冬兩季。目前,臨床上通常認為十二指腸潰瘍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大腦皮質在受到外界的一系列不良刺激后,造成十二指腸的肌肉和壁血管出現(xiàn)痙攣,導致其黏膜抵抗力下降以及腸壁細胞營養(yǎng)出現(xiàn)障礙,從而使黏膜在胃液的影響消化下,最終形成潰瘍。在日常生活中,精神過度緊張以及飲食習慣不規(guī)律等因素均有可能誘發(fā)十二指腸潰瘍。目前,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即為上腹部疼痛(其特點主要有疼痛部位為上腹偏右或正中,病情慢性發(fā)展以及周期性、節(jié)律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胸口悶燒、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疾病表現(xiàn),嚴重的甚至會產生出血、貧血或吐血癥狀。經過研究分析顯示,75例十二指消化內科腸潰瘍患者在經過臨床護理干預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100.0%。有63例(84.0%)患者痊愈或病情出現(xiàn)明顯的好轉;有12例(16.0%)患者病情出現(xiàn)較好的改善?;颊叱鲈汉?,只有 3例病情出現(xiàn)復發(fā),復發(fā)率為 4.0%。比較結果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護理干預治療法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臨床治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顯著療效,能夠極大地提高患者的病情治愈率,減少死亡率和愈后復發(fā)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應該在消化內科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廣泛應用和推廣臨床護理干預療法,從而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愈情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 陳長靜.消化內科十二指腸潰瘍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27(08):867-868.
[2] 張瑾.舒適護理在消化內科十二指腸潰瘍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6(05):156-157.
[3] 葉詩敏.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術后患者的飲食護理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1,14(26):115-116.
[4] 吳愛文.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圍術期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34(14):135-136.
[5] 楊學珍,白艷榮.胃十二指腸潰瘍的診斷與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2(06):735-736.
R574.51
A
1673-5846(2013)09-0445-02
琿春礦業(yè)集團公司總醫(yī)院,吉林琿春 1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