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莉 張玉萍 孔令苓 汪 霞
(四川省腫瘤醫(yī)院中西醫(yī)病區(qū),四川 成都 610041)
循證護理在中心靜脈置管外露部分破損的運用
陳 莉 張玉萍 孔令苓 汪 霞
(四川省腫瘤醫(yī)院中西醫(yī)病區(qū),四川 成都 610041)
循證護理;中心靜脈置管;破損
循證護理又稱實證護理,是護理人員運用當前所獲得的最好的 研究依據(jù),同時結(jié)合護理人員本身的專業(yè)技能和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并考慮患者的價值和愿望,將三者完美結(jié)合,制定出患者個體需要的完整的護理方案[1]。中心靜脈置管,因其操作簡單、安全、導管留置時間長等特點而被廣泛運用于腫瘤患者??梢员苊饣熕幬飳ν庵莒o脈的損傷和局部組織的刺激,從而保護外周靜脈,減少局部不良反應,保證化療全過程的順利進行。減少中心靜脈置管后的并發(fā)癥是目前臨床護理關(guān)注的熱點。其中導管體外部分破損是較為少見而有嚴重的并發(fā)癥,它直接造成患者的經(jīng)濟損失和心理負擔,甚至耽誤患者的治療,引發(fā)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科對343例中心靜脈置管患者在預防導管體外部分破損方面實施循證護理,取得良好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住院患者行中心靜脈置管343例。置管原因:用于化療、輸注華蟾素等中藥刺激性藥物、腸外營養(yǎng)等用途。其中男262例,女81例,年齡20~82歲。貴要靜脈433例,肘正中靜脈179例,頭靜脈60例,頸內(nèi)靜脈178例,股靜脈32例,使用美國BD公司生產(chǎn)的PICC導管,巴德PICC導管,德國貝朗CVC導管進行穿刺,導管保留時間10d~240d。用美國3M公司生產(chǎn)的3M透明敷貼換藥,每周兩次。
1.2 方法
運用循證思維方法對343例中心靜脈置管患者對導管體外部分破損進行原因分析,提出問題,針對問題查閱相關(guān)資料制定護理措施。
2.1 提出問題
中心靜脈置管在臨床運用中出現(xiàn)體外部分破損,可能威脅患者生命,加重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會增加患者的痛苦,阻礙新技術(shù)的開展。
2.2 運用循證方法尋找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
2.2.1 固定方法不當
在粘貼無菌貼膜時,如果將貼膜繃于過緊進行粘貼,會導致導管與皮膚問張力過大,導管處于緊繃狀態(tài),患者在自然活動時導管會隨著肘部的彎曲而彎曲,久之易引起導管破損。固定時經(jīng)常使導管處于直角狀態(tài)或受擠壓,穿刺肢體過度活動,均是導致導管破裂的因素。吳紅娟[2]等對PICC置管的135例患者中的7例發(fā)生導管破損進行分析,認為導管固定方法不正確、暴力沖管所致。固定時經(jīng)常使導管處于直角狀態(tài)或受擠壓,穿刺肢體過度活動,均是導致導管破裂的因素。我科1例頸內(nèi)置管患者,帶管離院回病房換藥時發(fā)現(xiàn)別針刺破導管引起破裂。
2.2.2 換藥及沖封管、注射方法不當
在更換貼膜時,由于貼膜與導管之間不易分離,如果操之過急,使用暴力,強行揭開貼膜會使導管產(chǎn)生較大牽拉力,久之導致導管破損。導管欠通暢時強行注射、封管,都會對導管壁造成損壞。使用高壓注射器進行推注時,使施加在管壁的壓力過大易導致導管斷裂。我科1例患者行CT檢查時,經(jīng)PICC置管高壓快速推注照影劑而導致導管斷裂引起局部漏液。
2.2.3 導管的機械性損害
患者臥位座位不當,易引起導管受擠壓變形甚至斷裂。靜脈痙攣,迷走神經(jīng)反應可導致拔管不順,若暴力拔管,易導致導管斷裂。本組患者使用導管最長達240d,經(jīng)過多次沖封管及換藥,消毒液刺激及膠布的作用使導管老化,導管容易斷裂。巴德PICC是硅膠材質(zhì),而連接器是不銹鋼材質(zhì),硬與軟材料連接處在關(guān)節(jié)伸屈活動時,連接導管接頭較硬,容易摩擦導致破損。我科2例患者巴德導管均為接頭處導管破裂滲液。
2.3 用循證護理的原理評價證據(jù)
將收集到的相關(guān)資料和查閱到的資料進行評審,通過評審獲得最佳研究證實,并結(jié)合以往護理經(jīng)驗、患者的個體因素,制定出護理計劃。
2.4 運用最佳證據(jù),指導護理實踐
將最佳實證與臨床專業(yè)知識和護理經(jīng)驗相結(jié)合 將適合患者的護理計劃用于患者。
2.4.1 選擇適當?shù)墓潭ǚ椒?/p>
正確的固定應采取無張力性粘貼,即囑患者穿刺側(cè)肢體處于自然放松狀態(tài),將無菌貼膜與保護膜分離后,將貼膜自然平整放于穿刺處皮膚及導管上,再以穿刺點為中心向周圍逐漸將貼膜抹平即可。如遇皮膚松馳的患者,采取“高舉平抬”法固定,即當貼膜貼至導管與連接器處時,邊貼貼膜邊將接頭輕微上抬,當貼膜完全敷蓋后再在導管與連接器上方向上輕捏貼膜與連接器,使貼膜、導管與連接器及皮膚三層間處于完全無張力的自然狀態(tài),同時也便于患者活動。導管固定應有一個小的弧形,但不能過長,重復彎折,別針應由包裹肝素帽的紗布內(nèi)層穿像紗布外,,并要求病員不要隨意取下別針,以避免誤傷導管。
2.4.2 采取正確的換藥及沖封管方法
當貼膜難以分離時可用生理鹽水充分濕潤貼膜及皮膚,使兩者之間自然松馳后方可揭開貼膜,減少對導管的刺激。中心靜脈置管嚴格按照A—C—L導管維護最佳實踐標準進行維護。禁止通過中心靜脈置管注入CT顯影劑,或使用10 ml以下的注射器進行操作,如遇注射阻力時應積極查找原因,切忌強行注射,應采取正確的方法,三通管負壓溶栓治療,禁止取下肝素帽后反折導管推注藥物,防止導管破損。
2.4.3 預防導管的機械性損害
置管后向患者講解保護導管的重要性,如置管在右側(cè),應盡量避免過度右側(cè)臥位,股靜脈穿管坐位時應防角度過小,以免導管受壓,折損等。拔管時如遇靜脈痙攣,應安慰患者,使患者放松,熱敷上臂15~20min,癥狀緩解后,沿血管走向緩緩拔出[3]。行導管維護時可采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我科采用2%碘伏和0.1%氯以定消毒,并注意消毒液盡量不接觸導管。PICC置管盡量選擇肘上穿刺。體外導管擺放的部位應避開關(guān)節(jié)處及肌肉群,以PICC管活動范圍最小為適宜。另外,導管與連接器擺放形狀如果成角時,導管會隨著肢體的活動形成一種切割力,久之也會損傷導管。因此,應將導管擺放成半弧形。固定及擺放導管時,患者肢體應置于自然位置,貼無菌貼膜前可讓患者自然屈肘檢查連接處有無折曲,無折曲方可固定。
循證護理是將科學、經(jīng)驗、患者三者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既克服了書本的教條主義,又避免了臨床的經(jīng)驗主義,作為一種理想的實踐活動,將它運用于中心靜脈置管外露部分破損中,能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延長導管使用的時間,保障患者的安全,最大限度的地滿足患者及家屬的需求。同時護士通過尋找問題依據(jù),查閱大量專業(yè)相關(guān)資料也培養(yǎng)護士的評判性思維,提過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工作效率。
[1]李 小 寒 .循 證 護 理 資 源 的 獲 取 方 法 等 [J].中 華 護 理 雜 志 ,2003, 38(1):65-68.
[2]熊恒玉,徐永瓊.PICC導管外露部分破損的原因分析與預防[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2):68-69.
[3]吉承 玲,寧小 莉.血液 病患者使 用PICC導管護理 風險 的 識 別與防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7,11(12):11-12.
R472
:B
:1671-8194(2013)10-03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