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輝
(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遼寧沈陽 110006)
湯河水庫土壩存在的問題及除險加固對策
潘 輝
(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遼寧沈陽 110006)
湯河水庫于1958年開始修建,經歷了興建期、續(xù)建期、保壩加固期及75年的地震破壞,至今已運行半個多世紀,水庫多處出現(xiàn)險情,存在安全隱患,被定為三類病險水庫。本文主要從湯河水庫主壩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確定了除險加固的處理對策。
除險加固;三類病險水庫;粘土斜墻砂殼壩
湯河水庫位于太子河一大支流湯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工業(yè)和城市生活供水為主,兼顧灌溉、發(fā)電、養(yǎng)魚等綜合利用的國家大(2)型水利樞紐工程。壩址位于遼寧省遼陽市弓長嶺區(qū)境內,距遼陽市39km。
原設計水庫為多年調節(jié),主要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設計洪水位 111.46m。可能最大洪水校核,校核水位117.86m。
湯河水庫現(xiàn)狀主要樞紐建筑物由土壩、溢洪道、泄洪洞、水電站、引水建筑物等五部分組成。
土壩壩型為粘土斜墻砂殼壩,上游邊坡自上而下為1:2.75、1:3、1:3.25、1:3.25、1:1.5,下游邊坡自上而下為1:2.0、1:2.25、1:2.25、1:2.5、1:2.5,壩頂高程118.66m,最大壩高48.5m,壩長455m,壩頂寬6m,防浪墻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頂高程119.66m。
水庫工程等別為Ⅱ等,主要建筑物級別均為 2級。其防洪標準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根據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關于湯河水庫等三座水庫三類壩安全鑒定成果核查意見》:湯河水庫大壩上游護坡局部塌陷,粒徑偏??;下游護坡薄厚不均、平整度差;壩頂路、防浪墻、路緣石破損;右岸壩端山體巖石松動;大壩安全監(jiān)測設施等管理設施不完善。
水庫大壩安全類別評定為Ⅲ類,屬病險水庫,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快水庫除險加固前期工作進度,盡早安排立項,消除病險。
同時為了配合遼陽市弓長嶺區(qū)湯河鎮(zhèn)為中心的湯河形成建設,改觀工程面貌,應對湯河水庫大壩進行除險加固設計。
為了便于水庫的供水、防汛及安全管理需要,如下問題也亟待解決。
大壩左岸西上壩路是泄洪洞進口出現(xiàn)險情時唯一的一條防汛搶險公路。大壩左端山體位于泄洪洞進口閘室東側,端頭部位向南側嚴重突出,致使西上壩路在此處有一急轉彎,轉彎角度約45°,不利于駕駛人瞭望,影響行車安全。另外,作為壩體迎水坡、泄洪洞進口出現(xiàn)險情時應急搶險的唯一一處搶險車輛回車場、搶險物料堆放地,面積狹小,不滿足應急搶險的需要。所以需要進行削坡防護處理。
遼陽地區(qū)多年平均氣溫為 8.6℃,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7℃(年),年極端最低氣溫為-35.6℃(年);多年平均年最大風速為 16.2m/s,吹程為 5000m,多年平均最大積雪深度為33cm,多年平均最大凍土深度為126cm。采用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設防。
根據水庫運用方式,壩頂在靜水位以上的超高按下式計算,分別按以下運用情況計算,取其最大值:
設計洪水位加正常運用情況的壩頂超高;
校核洪水位加非常運用情況的壩頂超高;
正常蓄水位加正常運用情況的壩頂超高;
地震加正常高水位的壩頂超高。
壩頂高程計算公式:y=R+e+A
式中:y——壩頂超高(m);
R——最大波浪在壩坡上的爬高(m);
e——最大風壅水面高度(m);
A——安全加高(m)。
表1 主壩壩頂高程計算成果表 單位:(m)
大壩現(xiàn)狀壩頂高程 118.66及防浪墻頂高程119.66均大于計算高程。規(guī)范要求,設有防浪墻時,斜墻頂高程不應低于正常運用的靜水位。本次復核設計洪水位 111.46m,土壩粘土斜墻頂高程為117.46m。壩頂高程和防浪墻頂高程滿足規(guī)范要求。
以下幾項復核計算過程省略,計算結果及結論如下。
表2 大壩壩體邊坡穩(wěn)定計算成果表
表3 土壩滲流穩(wěn)定計算成果表
表4 防浪墻穩(wěn)定及應力計算成果表
依據計算結果和《水工建筑物抗冰凍設計規(guī)范》SL221-2006,5.1.9條規(guī)定,同時考慮到湯河水庫為國家水利風景區(qū),正在申報 AAAA級國家風景區(qū),結合本次除險加固,進一步改善水庫的庫容庫貌,護坡石采用毛料石護坡。
拆除原上游干砌石護坡厚 400mm,新修碎石墊層厚150mm,上游護坡毛料石單塊長0.5m,寬0.25m,厚 0.25m。全壩長處理。根據水庫實測最低水位,結合土壩結構特點,上游護坡處理至98.5m高程馬道,并在端部設齒坎鎖定。下游護坡毛料石單塊長0.5m,寬0.25m,厚0.15m。
下游護坡改造采取用毛料石砌筑網格,網格為 3排毛料石,寬0.75m,橫向間距(結合下游排水溝及臺階踏步)為60m,縱向布置在各級馬道位置。在網格框處拆除原下游干砌石護坡,厚度300mm,新修碎石墊層厚150mm,上鋪毛料石護坡厚150mm。網格框間翻砌原下游壩坡石料,對凸凹部分進行填挖修補平整。
在下游護坡施工時進行排水溝、臺階改造,排水溝和臺階均采用石材。臺階板厚60mm,臺階寬度1200mm,每條臺階總長144m,共三條。重新砌筑三條橫向的排水溝,排水溝平均長110m;沿兩側壩體與山體接觸處設兩條壩端排水溝,兩條溝長300m。在 108.5、98.5、87.5m高程馬道布置三條縱向排水溝,排水溝平均長455m。排水溝斷面內口尺寸寬300mm,深 200mm,石板厚 60mm。排水溝與臺階采用漿砌方式。
加固后保持原壩體斷面尺寸不變。
對土壩上游防浪墻破損的部位進行局部修補,修補方法采用高強砂漿及界面劑處理。全壩長防浪墻上下游面做石材罩面。石材采用大理石板,板厚30mm。用石材壓頂,石材斷面 800×250×500,總長455m。
壩頂重新鋪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厚70mm,長455m。更換下游路緣石,斷面 300 mm3×500 mm3×500mm3,總長 455m。
左壩頭山體采用削坡方案,削坡從116.16m高程開始,平面平均縮進 5m,坡度 1:0.75,巖石開挖 1133m3。需要噴錨處理面積 300m2,混凝土采用C25,厚度100mm?;炷翐鯄ζ骄穸?00mm,高3.5m,寬28m。鋼筋混凝土42m3,混凝土采用C20。
大壩右端山體進行加固,對孤立松動巖石進行撬挖,處理方量約 300m3。對巖石比較破碎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部位進行局部開挖,處理水平位置在壩軸線上下游各約30m范圍,高程在地面以上10m~40m,開挖坡 1:0.75~1:0.85,巖石開挖 3900m3。需要錨噴處理面積約3900m2,混凝土采用C25,厚度100mm。進行塑石罩面。
湯河水庫經歷半個世紀的運行中,肩負著防洪、工業(yè)和城市生活供水的艱巨任務,為遼陽地區(qū)發(fā)揮了重要作用。50多年來受到地震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加之水庫多年運行遺留問題,除險加固已是重中之重,湯河水庫溢洪道、輸水洞等病險問題也同期得到解決,本次除險加固工程竣工后,湯河水庫必定以嶄新的姿態(tài)為遼陽地區(qū)作出更大的貢獻。
TV698.2
B
1008-1305(2013)02-0057-03
10.3969/j.issn.1008-1305.2013.02.017
潘 輝(1970年-),女,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