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凱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醫(yī)院手足顯微外科,吉林 吉林 132011)
食指背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療效觀察
劉 凱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醫(yī)院手足顯微外科,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 觀察食指背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 應用食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軟組織缺損 18 例。結果 18 例導狀皮瓣全部成活,術后隨訪 3 ~ 12 個月,皮瓣質地良好,拇指功能恢復好。結論 應用食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軟組織缺損,皮瓣成活質量好,拇指功能恢復好,療效滿意,手術安全,值得推廣。
食指背島狀皮瓣;拇指軟組織缺損;修復
拇指功能占手功能的40%[1]以上,拇指受傷軟組織缺損較常見,受傷后及時恢復保留拇指功能非常重要。我科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對18例拇指軟組織缺損患者應用食指背島狀皮瓣進行修復,取得良好的療效,現(xiàn)將治療結果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本組18例拇指軟組織缺損患者均系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就診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齡11~53歲,平均29.5歲。軟組織缺損面積在1.0cm×1.5cm~2.0cm×2.5cm大小之間。軟組織缺損原因為:切割傷9例,皮膚撕脫傷2例,擠壓傷4例,火藥傷3例。11例患者表現(xiàn)為拇指近節(jié)腹側軟組織缺損,拇長屈肌腱外露,7例患者表現(xiàn)為拇指遠節(jié)指腹缺損,末節(jié)指骨外露?;颊呤軅麜r間均在8h以內(nèi),急診行清創(chuàng)皮瓣修復術。
1.2 治療方法
首先控制感染并清除壞死組織,將已壞死的末節(jié)指骨部分截掉,使缺損處有新鮮的肉芽創(chuàng)面,沿創(chuàng)口邊緣切除皮膚(一般不超過0.2~0.6cm)及皮下組織,注意勿損傷重要血管及神經(jīng)。手部的皮膚除確已壞死者外,應盡量保留。凡已失去活力的組織,均應全部切除。清除傷道內(nèi)一切肉眼可見的異物,如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或肌健損傷,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考慮縫合或作定位縫合。徹底清創(chuàng)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創(chuàng)口,以清除一切微小異物、血塊、組織碎片,并仔細止血。給予臂叢神經(jīng)麻醉后,根據(jù)缺損面積大小,采用同側食指背側以第1掌背動脈為蒂的逆行島狀皮瓣,以第2掌骨背面的掌背靜脈為標志的“S”形切口,切取制備比之略大20%的食指背側島狀皮瓣。先定出皮瓣的“關鍵點”(拇長伸肌腱尺側緣與第2掌骨底橈側緣相交處)。由此點向遠端切開皮膚至皮瓣近端。皮瓣從近側第1掌背動脈起始處切取,遠側不超過第1指間關節(jié),兩側不能超過指背皮膚交界線,在掌背部尺側可達第3掌骨橈側,橈側達第1掌骨尺側至虎口的中外1/3交界處。在關鍵點與皮瓣近端的切口中,于深筋膜的深面解剖游離皮瓣的蒂部,形成以第1掌骨尺側為基底的扇形筋膜血管神經(jīng)蒂島狀皮瓣。皮瓣制備完成后檢查血運狀況,如血運良好,在第1背側骨間肌淺面解剖游離第 1掌背動、靜脈及橈神經(jīng)淺支,游離時注意帶一些血管周圍軟組織及第 1背側骨間肌肌膜,通過皮下遂道修復拇指腹側的創(chuàng)面。關鍵點至皮瓣近端的皮膚切口縫合,供皮區(qū)創(chuàng)面行全厚植皮并打皮加壓。皮瓣下可放置橡皮引流條引流48h。術后手休息位石膏固定1周并逐步拇指功能鍛煉。術中注意觀察皮瓣的血運情況,術后觀察有無傷口感染及血管危象,并給予及時處理。
1.3 療效觀察
觀察皮瓣外形、質地及拇指功能情況,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拇、手指再造功能評定試用標準[2]:包括功能活動度(再造拇或手指對捏功能、再造拇對掌功能)、再造指力量、指腹感覺測定、手使用情況評分綜合評價,分四級:優(yōu):13~15分;良:9~12分;可:5~8分;差:4分及4分以下。感覺功能評定依據(jù)臨床常用英國醫(yī)學研究會(BMRC)提出的標準[3],感覺功能分5級:S0~S4。S0:神經(jīng)支配區(qū)域感覺完全喪失;S1:有深部痛覺存在;S2:表淺痛覺和觸覺一定程度上存在,S2+除S2級感覺另存在有感覺過敏;S3:淺痛觸覺存在,S3+除S3級感覺另有兩點辨別覺;S4:感覺正常,兩點辨別覺、實體覺存在。
手術過程中皮瓣切取順利,皮瓣血運豐富。修復術后無血管危象,無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食指背側取皮瓣創(chuàng)面植入皮片全部1期愈合。18例患者經(jīng)過12~24個月隨訪,食指未遺留功能障礙;1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血運豐富、質地良好,隨訪期間,患者自身對拇指的功能恢復及外觀均感到滿意;皮瓣感覺均恢復到S3、S4。按照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拇指再造功能評定試用標準(包括再造拇指對捏、對掌功能、拇指力量、感覺測定、手的工作能力及綜合功能情況等,總分共為15分)評定:18例食指背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軟組織缺損患者修復術后拇指功能情況為:優(yōu):14例,良:4例。未有功能評價可或差的病例。
拇指軟組織缺損臨床多見且處理方式多樣,拇指末節(jié)軟組織缺損絕大多數(shù)需要皮瓣修復,采用帶蒂皮瓣修復手術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且修復術后患者自我評價患指功能及外觀均感到較滿意。
臨床應用示指近節(jié)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拇指末節(jié)腹或背側的軟組織缺損[4],面積在3.0cm×3.5cm以內(nèi)。該皮瓣以位置恒定、變異少的知名動脈為軸心,血運可靠,成活率高,因該皮瓣內(nèi)含有神經(jīng),故而術后皮瓣有感覺功能,更加適合手部精細功能的恢復。皮瓣來自相鄰的示指背側,在解剖上其色澤、質地與拇指相似,具有耐磨、美觀的優(yōu)點。該皮瓣切取操作簡單,不需吻合血管及神經(jīng),因手術一次完成,不需二次手術斷蒂,所以臨床上并發(fā)癥少,費用低,并且不損失主要動脈、神經(jīng),對供區(qū)損傷小,較容易被病人接受。
本組18例拇指軟組織缺損患者采用食指背島狀皮瓣修復,術后患者自身對拇指的功能恢復及外觀均感到滿意;皮瓣感覺均恢復到S3、S4;術后拇指功能情況為:優(yōu):14例,良:4例。由此可見,應用食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軟組織缺損,皮瓣成活質量好,拇指功能恢復好,療效滿意,手術安全、美觀,并發(fā)癥少,費用低,值得在有適應癥的患者中推廣應用。
[1]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3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6:509.
[2]潘達德,顧下東,侍德,等.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0,16(3):130-135.
[3]朱家愷,盧傳新,王書成,等.周圍神經(jīng)外科學[M].長沙:三環(huán)出版社,1991:35.
[4]李廣早,徐靜,胡鴻泰,等.指背血管蒂島狀皮瓣修復拇指組織缺損[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5,28(3):205-207.
R658.2
:B
:1671-8194(2013)04-02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