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屈 靖,范進東,黃勇進,羅曉榮
(1.湖北航天醫(yī)院檢驗科,湖北 孝感432000,2.湖北航天醫(yī)院腎內科,湖北孝感432000;3.湖北航天醫(yī)院體檢中心,湖北孝感432000)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到來,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已經(jīng)成為各級政府及各單位職工健康保障部門所關注的重要內容。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特性及各種慢性疾病的影響,腎臟濾過功能也像機體的其他機能一樣在逐漸減退。目前,臨床通常以血清尿素(Urea)和肌酐(Cr)作為評價腎功能的實驗室指標,但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低[1]。近年來的研究[2-3]表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tatin C,Cys C)在評價腎功能方面較Urea和Cr更好,是反映腎小球濾過率(GFR)較好的指標。為了解中老年健康人腎功能的變化,我們測定了中老年表面健康人群的血清Cys C濃度。
1.對象 隨機選取來湖北航天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中老年人1 062名,男594名,女468名,年齡56±18歲。按年齡分成4組:40~49歲、50~59歲、60~69歲、70~79歲。表面健康人群定義為體格檢查和相關實驗室檢查均無明顯異常,體重指數(shù)在正常范圍,既往無原發(fā)性肝、腎病史。
2.儀器與試劑 儀器為BECKMAN UniCel?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ys C試劑購自寧波美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按說明書設置參數(shù),6點定標。Urea、Cr試劑購自英國朗道公司,按規(guī)定各項定標通過,質控符合要求。
3.方法 Cys C檢測采用膠乳顆粒增強透射免疫比濁法,Cr采用氧化酶法,Urea采用尿素酶速率法。所有對象均空腹采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以血清Cys C >1.25 mg/L、Cr>103 μmol/L、Urea>7.0 mmol/L判定為異常。判斷標準分別來自于美國Dade-Behring公司提供的數(shù)據(jù)和依據(jù)《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4]建立的本實驗室參考區(qū)間。
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處理。所有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對各項檢測指標與年齡進行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血清Cr及Urea除70~79歲組明顯升高外(P<0.05),其余各年齡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Cys C在各年齡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1 062名中老年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ys C、Cr、Urea結果(±s)
表1 1 062名中老年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ys C、Cr、Urea結果(±s)
注:與40~49歲組比較,*P<0.05;與50~59歲組比較,#P<0.05;與60~69歲組比較,△P<0.05
年齡(歲) 例數(shù) Cys C(mg/L) Cr(μmol/L) Urea(mmol/L)40~49 102 0.88±0.17 74.3±11.2 4.66±1.15 50~59 294 1.03±0.22* 86.5±14.6 5.53±1.24 60~69 548 1.14±0.28*# 91.2±18.8 6.02±1.62 70~79 109 1.32±0.25*#△ 98.3±10.7*#△ 6.28±1.33*#△
2.1 062名中老年表面健康人群中Cys C異常75例(7.2%)、Cr異常33例(3.1%)、Urea異常99例(9.4%)。Cys C的異常率高于Cr(P<0.05)。凡血清Cr異常者其Cys C、Urea也異常。在75例Cys C異常者中既往有或體檢結果有高血壓病22例、糖尿病2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13例,無明顯疾病15例。
3.血清 Cys C、Cr、Urea與年齡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r)分別為 0.482、0.319、0.288,P 值分別為 0.317、0.118、0.056]。Cys C 與年齡的相關程度略高于Cr和Urea。
本研究顯示1 062名中老年人體檢者中有75例血清 Cys C異常(7.2%)、33例 Cr異常(3.1%)、99例 Urea異常(9.4%),Cys C 的異常率高于Cr(P<0.05)。同時,各年齡組的Cys C濃度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且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其他研究結果有些不一致,考慮為生物學變異或人群篩選標準的差異所致,具體原因還有待更多的流行病學資料來加予證實。雖然本研究人群的Urea異常檢出率較高,但因其水平受飲食等外源性因素的影響較多,故Urea在評價腎臟濾過功能上的特異性欠佳。Cys C、Cr、Urea均與年齡呈正相關,但整體相關性并不強;Cys C濃度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相對明顯,r值也更高一些。原因可能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GFR呈逐步下降狀態(tài),而Cys C水平則進一步隨著年齡的增長呈逐漸增高趨勢。由于Cys C不受性別、身高、飲食、肌肉量等因素的影響,其在表面健康人群中的異常表達有助于臨床醫(yī)師更早發(fā)現(xiàn)和篩選出亞臨床或隱匿型的腎病患者。在腎臟疾病進展的早期,GFR可輕度減退,而此時血清Cr水平通常不升高,這就是臨床所講的血Cr在評價GFR時的“盲區(qū)”,直至腎臟發(fā)生實質性損害,血清Cr才升高。而Cys C如用于該類早期GFR小幅度降低人群的輔助檢測中,由于其敏感性相對較高,就可避免延誤患者病情而導致腎臟損害情況難以逆轉。
總之,Cys C作為一個理想、可靠、敏感的腎功能損害早期反映指標,應用于中老年健康人群的常規(guī)體檢篩查中,有助于發(fā)現(xiàn)Urea、Cr正常而Cys C已達異常界限的人群。對該類人員定期復查或進行其他指標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可以達到對腎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目的。
[1]Bonventre JV.Diagnosis of acute kidney injury:from classic parameters to new biomarkers[J].Contrib Nephrol,2007,156:213-219.
[2]劉嘉芳,崔 蒙,徐金英,等.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劑C診斷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害[J].高血壓雜志,2005,13(11):691-693.
[3]李清華.測定腎小球濾過率的靈敏指標——胱蛋白酶抑制劑 C[J].檢驗醫(yī)學,2004,19(1):77-79.
[4]葉應嫵,王毓三,甲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46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