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王 慧新年期間,北京有醫(yī)護人員竟為了就餐打著警示燈駕救護車逆行,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再次引發(fā)是否應給救護車“讓路”的爭論。不久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赴新加坡采訪時也遇到因未給救護車讓路引起的爭議。當時,新加坡一名人士因突發(fā)心臟病被一家私人救護車公司的救護車送往醫(yī)院,路上雖然救護車一直鳴笛,但一些車輛不肯讓道,半個多小時后病人才被送達醫(yī)院,結果搶救無效死亡。新加坡《海峽時報》對此評論稱,這些沒有禮貌的司機無疑使新加坡良好的聲譽掉入低谷。不過,也有人認為在這起事件中,一些車輛沒有讓道可能是因為新加坡人認為私人救護車只用于非緊急情況。這一事件在新加坡很特殊。在新加坡,根據(jù)規(guī)定,新加坡民防部隊提供消防及救護車服務,費用全免,但是只負責緊急召喚,而一些非緊急救護服務,則由私營救護車公司負責,按次數(shù)收取費用。如有人在非緊急情況下召喚民防部隊的救護車,就會按照情況,向召喚者收取費用。實際上,不管是政府還是私營公司的救護車,新加坡對不給救護車讓道的車輛,都有懲罰措施。司機將面臨160新元的罰款以及記過四點,如果被告上法庭,初犯將被罰款最高達1000新元或監(jiān)禁3個月,屢犯者將被罰款最高達2000新元或監(jiān)禁6個月。他們還將同時被取消駕駛執(zhí)照。為了取證,新加坡政府的救護車全部裝有攝像頭,以抓住那些不讓路的司機,一些私營救護車也安裝了攝像頭,這些錄像將提交給警方調查。擁有“特權”并不表明這些車輛能夠濫用。新加坡民防部隊的人士稱,他們通常只會在緊急情況下打開閃爍的信號燈,只在道路被阻擋的情況下打開警報器,希望人們能夠禮讓。新加坡汽車協(xié)會官員呼吁所有車輛駕駛者要體貼、耐心,“始終給救護車和緊急車輛讓路,因為你不知道是否有緊急情況發(fā)生”。新加坡警方也提醒所有駕車者做“正確的事”,“節(jié)省時間意味著挽救生命”。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黃奕鵬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給救護車讓路在新加坡是理所應當?shù)氖虑椋蠹乙话愣己苁匾?guī)矩,碰到救護車會主動讓路。新加坡政府并沒有特別推行過要讓路的宣傳運動,很多人也不知道會不會罰款。他認為,重要的是通過公共教育讓民眾形成共識。黃奕鵬說,上下班高峰道路擁堵,這個時候給救護車讓路確實較困難,但是新加坡的道路都有公交車專用車道、緊急停車道等,這些車道可以供消防車使用,而亞洲很多城市的道路規(guī)劃沒有做好。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遜認為,新加坡民眾能夠感受到社會公正和廉潔的作風,正是因為基于這種信任,遵規(guī)守矩也成了新加坡民眾標志性的國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