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注重培養(yǎng)、保持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地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應該仔細研究教材,科學備課,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注入趣味性;“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語言興趣;開展多種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等。須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關鍵詞] 興趣;以學生為本;艾賓浩斯記憶;學習環(huán)境
一名成功的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方法必須靈活多樣,多組織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外語的熱情,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變興趣為動力,從而達到學好英語的目標。
強化課堂良好氛圍,打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高職高專的學生,學習能力相對不高,但充滿“原始智慧”,即愛說愛動,自控力不強。如果忽視學生們的這一特點,只是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機械地講解,填鴨式地讓學生接受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的語法、詞匯,他們自然不感興趣,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了。目前,高職英語教學質量不佳,恐怕這是一個主要原因。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機。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這樣一門外語更需要興趣。如何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大專生大都英語底子差,不喜歡主動回答問題,甚至聽不懂,造成了課堂氣氛沉悶。解決這個“攔路虎”迫在眉睫。為了提高大家的聽力和口語等英語技能,我的做法是要求學生作“Speech”。這樣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鍛煉。第一學期開始,我通常全英文的方式授課,但課后學生反映接受有困難。通過和班長、學習委員的交流,我對學生們的英語弱點有了宏觀的了解。我隨即調整了講課方式:說一段英語,然后邊引導邊解釋,中英各半,逐步增加英語。時間一長,學生們逐漸習慣了英語語境。
在講解練習時,我利用肢體語言和笑話把習題中的錯誤問題表現(xiàn)出來,使學生們對錯在哪有所理解。我認為,學語言即是學文化,講與課文相關的西方國家的風俗習語,增加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同時增加幽默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并適當?shù)丶尤胍恍┐蠹叶炷茉數(shù)谋磉_方式,引來學生們共鳴的同時,也提高了興趣。
充分研究教材,科學備課,從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興趣空間。 作為高校英語教師,我們通常對教學材料的安排都是由易到難,逐漸推進,同時應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接受程度,使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趣味性和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是保持學生的興趣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盡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穎而又可信的情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此過渡到教材所展現(xiàn)的情景,同時,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手段,讓所呈現(xiàn)的情景直觀有趣。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多媒體在語言教學中絕對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授課時,使用多媒體上課,教師可用生動的情景、富有魅力的語言加上媒體效果的背景,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發(fā)揮,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強化學生對語言知識的記憶,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此外,根據(jù)艾賓浩斯記憶理論,人的記憶是有一定時間規(guī)律的,如果不及時鞏固,反復記憶學過的知識還是會很快遺忘。所以我們要根據(jù)記憶規(guī)律引導學生不僅在課上更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如第二課堂、英語社團),抓緊時間反復操練,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
注重“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以往教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事實上,學生是極具可塑性的的成長體。我們的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fā)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主動發(fā)展機制,使之逐漸成熟?!耙詫W生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認同的教學方法。母語之外的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是 “我們教些什么”,而應更強調“學生能干什么,同時我們能幫些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是最佳的動機。學生語言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與學習興趣有多少。很難想象一個對英語“深惡痛絕”的學生如何學好英語。所以,作為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并永葆這種興趣,使之成為學習的動力,這樣英語學習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英語教師們,應該不斷探索和實踐著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使英語教學不再是“選擇題教學”,重新回到語言技能教學的正道上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徐厚道.《心理學概論》.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2010.
作者簡介:于灝洋(1980—),男,黑龍江省大慶市人,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英語教師,中級英語導游,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工作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