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的是高級白領,有的是涂料公司老總、私營業(yè)主,也有雕塑家、設計師,雖然職業(yè)不同,卻因為兩種相同的個人愛好,走到了一起——自駕游和攝影。
一番辛勤,甚至結出了碩果。最近,《追夢——八人藏行攝影展》在上海莫干山路50號愛普生影藝坊舉行。這些原本由于開同一款車型而得以認識的伙伴——金德成、葉青、潘東華、陳小松、董暉、席源濱、顧石磊和胡頎,組成的八人攝影團隊,歷時31天,駕車穿越西藏?!拔覀內探涍^多個村莊,直到珠穆朗瑪峰腳下。我們領略無數風光,一路前行,用鏡頭詮釋心中對這片神圣凈土的感悟?!?金德成如此說道。
結識于車友會
“我們最初是由于開同一種汽車,而認識的。算是車友會上的朋友。”葉青告訴記者,“這樣的朋友關系,本不稀奇,可我們八個人,慢慢地走得更近了,因為我們都喜歡攝影。”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有的換了新款車,假設再參加原來那款車的車友會活動,就顯得非常尷尬。然而,通過車友會的活動,葉青和金德成、潘東華、陳小松們成了好朋友,因為大家都喜歡攝影。
董暉告訴記者:“漸漸地,我們不再以車型為組團活動的基礎,大家只要想聚眾出游,就在網上發(fā)帖,或者電話聯(lián)系?!比欢?,通過幾次出行,這幾位攝影愛好者發(fā)現,參團的大多數時候還是很不得勁,因為一路上,有喜歡攝影的,也有只顧旅游吃喝玩樂的,大家的興趣點不同,造成了攝影愛好者的無奈——等不到陽光正好符合的那一刻,車隊就要出發(fā)。于是,八位攝影愛好者開始動腦筋,想來一次真正的攝影游。
他們提出了這樣的口號:“我寧愿在孤獨的路上飄蕩,也不愿在喧鬧的人群里迷茫;我寧愿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跌跌撞撞,也不愿在四角的天空飛翔。請不要把我的夢想埋葬,也不要把我漂泊的步伐捆綁;我要掙脫拷住我心靈的枷鎖自由的流浪,死也要死在幸福的路上。”
懷著夢想進藏
八位車友組成了八人攝影團隊,這八位攝影人的心中有一個共同的夢想:西藏。西藏一直是眾多攝影愛好者和旅行者向往的勝地,有著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和嫵媚的南國風采。其特有的風俗文化和濃厚的宗教氛圍,又為之平添了幾分神秘。正是這種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融合,使八位攝影人感覺,值得一去。
懷揣著這樣的夢想,八位攝影人踏上了西藏的土地。他們用鏡頭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用心靈、用情感、用身體描繪著西藏的山山水水?!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旅行者就有一千個西藏。”董暉說。在董暉的鏡頭下,一灣湖泊好似一刻璀璨的藍寶石鑲嵌于西藏的土地之上。而席源濱拍攝的雪山完美的呈現了藏區(qū)高原的雪域風光,顧石磊所拍攝的藏羚羊自由的奔跑于西藏遼闊的土地上,金德成拍攝的藏民居再現了藏民的日常生活,葉青鏡頭下的佛教圣地圣潔而神秘。
陳小松告訴記者:“尋夢高原,踏上天路,打開艱辛多彩的藏地日記,沒有什么能阻擋對自由的向往?!?/p>
終于沒上得珠峰
葉青一直說:“傳說中,有一位靜樹大師曾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曾往藏地高原求法,據說在珠峰修行八十年,在世上他活了很久很久?!?/p>
本次攝影之旅,歷時三十余天,大家原本沒有準備上珠峰??勺詈?,有一些影友到了絨布寺,也有一些影友最終進駐珠峰大本營,于是有人大著膽子盤算,想上珠峰,卻由于氣候原因,沒有進一步向前向上突進。記者了解到,每年的4月初到5月底間,是珠峰登頂的最佳時機,而八人攝影團隊是在秋季從川藏線進藏的。
潘東華想上珠峰想了十余載,卻在西藏感冒,成了第一批回上海的影友。為此,他還做了一首打油詩:“追夢十載過程難,夢圓西藏流連還;連喘帶咳蹉跎路,夢中一笑霧花開?!?/p>
席源濱告訴記者,“為了一個鏡頭,我在羊卓雍錯等了好幾個小時,直等到太陽光照正好的時候,按下快門。說實話,如果是和普通旅游團同行,就沒辦法花時間等待好光影了?!?/p>
即便最終沒有登上珠峰,然而大家還是非常難以忘懷此次西藏之行。顧石磊說:“獵奇也好,膜拜也罷,西藏這片充滿神奇、深邃、廣袤的世界最后的凈土,對于我、對于我們永遠是浩瀚無際、深不可測的,用心去擁吻這片超卓大美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