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作為中華慈善總會在全國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暨《慈善讀本》宣傳推廣活動首批試點省份,于2011年11月由省慈善協(xié)會和省教育廳共同在西安、寶雞、銅川、榆林、安康等五市的5所中學(西安42中學、岐山縣第三初級中學、耀州區(qū)柳公權中學、榆林實驗中學、石泉縣第三中學)和5所小學(西安后宰門小學、岐山縣城關小學、銅川市金謨小學、榆林實驗小學、石泉縣城關小學)進行試點學校。向10所試點學校共發(fā)放《慈善讀本》10000冊,其中“小學版5000冊,初中版5000冊”。經過一年多的實施,這項被省慈善協(xié)會譽為“種子項目”、“基因工程”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在全省107個縣(區(qū))656所中小學開展慈善文化教育活動,442336冊《慈善讀本》進了校園,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
領導重視
部門合作
齊抓共管
“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的實施,省慈善協(xié)會、省教育廳和省財政廳等部門領導極為重視,成立了由省慈善協(xié)會會長劉維隆為顧問,省教育廳副廳長張雄強為組長,省慈善協(xié)會副會長張曉菊為副組長的慈善教育項目領導小組。及時召開了項目聯(lián)席會議,明確了部門的分工和責任,制定了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省、市、縣(區(qū))分別舉行了項目啟動暨《慈善讀本》捐贈發(fā)放儀式,并聯(lián)合下發(fā)了文件。各市縣(區(qū))均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落實了具體措施。試點學校還組建了《慈善讀本》教研組,制定了教學計劃,校長親自抓,教研組長親自上課,班主任親自組織參與慈善活動。省市領導小組及時組織人員分赴各試點學校實地檢查指導,使該項目得到順利深入開展。通過部門合作 齊抓共管,媒體宣傳,既擴大了社會影響,又接受了社會監(jiān)督。
教學做到
“三結合”和“三做起”
全省10所試點學校,都結合本校實際,做到了三個結合和三個做起。一是把慈善教育教學與學生思想品德課相結合,讓學生掌握思品課本知識的同時,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糾正平時生活中不良的行為,樹立慈心善舉意識。一些同學平時不愛護學校公物,亂踢學?;ㄅ?,在課桌上亂刻亂畫。通過《慈善讀本》教育,很快得到改正。二是把教學與文明校園建設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關心學校、尊敬老師,愛護同學,禮貌待人的風氣,讓學生成為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的先鋒。榆林實驗中學、耀州區(qū)柳公權中學、石泉縣第三中學等通過慈善教育活動,學生早晨到校見到老師主動問候,密切了師生關系。三是把教學與學雷鋒活動相結合,教育學生以雷鋒為榜樣,爭做好事善事的現(xiàn)代雷鋒人。各試點學校開展到敬老院、孤兒院獻愛心,以及為父母洗一次腳,幫媽媽做一次飯等體驗活動。教育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師生充分認識到《慈善讀本》進校園的重要性,積極營造人人參與慈善的校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健康成長。
形式多樣
精彩紛呈
成效顯著
一是各試點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慈善教育為主題的活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0所試點學校共舉行班會課80余次、故事會52次、國旗下講話10次、知識競賽16次、有獎征文230余篇、演講比賽26場,共辦黑板報62塊、手抄報8600余張、墻報40余期、作文9800篇、繪畫120余張,表演慈善短劇、小品、相聲、快板、舞蹈、演唱等文藝節(jié)目60余場。并還通過音頻、視頻、網絡營造慈善文化氛圍。二是各試點學校組織學生參加了課外實踐活動。通過參加公益志愿服務,引導和教育學生關心他人,關愛社會,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品質。西安42中學還開展了“奉獻愛心擦亮西安”活動,每周對西關正街500余米路段進行擦洗,受到過往行人的贊賞。三是各試點學校實施了家庭教育,號召學生家長參加慈善公益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把慈善文化引向家庭和社區(qū)。銅川市金謨小學還開展了每天對父母說一句關愛話,每周幫父母做一件事,每月和父母談一次心活動。榆林實驗小學、石泉縣城關小學等學校開展了學生尊敬家長,上學前和放學后向父母打招呼的活動,增進了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四是各試點學校注重總結交流慈善活動經驗。岐山縣第三初級中學、岐山縣城關小學、西安后宰門小學等還表彰在慈善公益活動中做出成績的師生,運用常規(guī)性的道德評價體系促進學生慈善意識的形成。
總結經驗
典型引路
全面推廣
在“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中,省市及時檢查總結了《慈善讀本》個試點學校的成功做法,通過會議或《陜慈快訊》上推廣。如岐山縣城關小學開展的“五個一”教育,即:發(fā)一份倡議、組織一次征文大賽、舉辦一次主題班會、開展一次家校聯(lián)手愛心活動及一次愛心實踐活動,并針對留守兒童、單親兒童、孤兒,開展“一對一”關愛行動。岐山縣第三初級中學開展“六個一”活動,即,讓學生當一天家長、當一天小記者、辦一份愛心小報、寫一篇感恩作文、畫一幅愛心圖畫、參加一次慈善志愿活動。西安后宰門小學利用廣播站、校報、閱覽室、宣傳櫥窗,播放和刊登愛心歌曲、愛心征文、愛心故事、我身邊的小雷鋒等好人好事,營造了“文明從慈善開始,慈善從小事做起”的氛圍。該校還充分大學區(qū)的作用,帶領本學區(qū)的向榮小學、二馬路小學、聯(lián)志村小學、名欣小學等四所學校開展“資源共享惠師生·攜手共圓強校夢”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對全省慈善教育項目的實施起到了示范作用。
試點學校的“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已取得顯著成效,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歡迎和認可。并受到中華慈善總會會長范寶俊的高度評價。目前,這項 “善種善德善行”慈善教育活動,將持續(xù)性常態(tài)化,讓慈善之花在校園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