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越來越懷念往昔的美好,那時汽車就是汽車,沒有花哨的外形,沒有尖端的配備,有的只是那能讓我們愛它21載的牢靠本質(zhì)。它背負著“一代經(jīng)典”之名,它仍然是當今車壇的常青樹,然而今天,我們終于翻開了它的續(xù)集篇章。
請說出中國汽車市場的老三樣分別是什么?捷達、桑塔納、富康!可以說,這是一道不具備任何難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捷達和桑塔納這兩輛一奶同胞的“好車”如今終于迎來了變革。在此之前,隨著老款桑塔納的逐漸淡出,捷達一躍成為了獲得我們更多關注的焦點,它的“返場”為我們帶來的是一本與眾不同的回憶錄,以及延續(xù)21年來捷達所創(chuàng)下的經(jīng)典傳奇。
憶往昔
我想,以“車壇常青樹”之名稱贊捷達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每一位目睹了90年代初期中國汽車市場的人,都可以清晰地記得它的豐功偉績,至今為止累計銷量230萬輛的數(shù)字絕對是對此的最佳辯證。從某種層面上來看,“捷達”二字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代名詞,它不僅僅象征了大眾家用轎車,更是“皮實、耐用”的縮影,盡管汽車科技在不斷發(fā)展,盡管汽車設計在不斷創(chuàng)新,捷達依舊是國內(nèi)消費者心目中的佼佼者。
作為第一批走進老百姓生活的轎車,捷達所承載的除了那些烙印般的記憶,還有就是中國汽車的夢想,它傳遞了一種精神,傳遞了一種文化,更傳遞了一種品質(zhì)。21年前的捷達,在國內(nèi)汽車領域開辟了多項先例:率先在家用轎車上裝備ABS、率先裝備安全氣囊、率先裝備5閥發(fā)動機、率先裝備自動變速器……諸多的“率先”造就了捷達跨世紀的成功,也讓消費者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捷達A2,一輛與喬布斯帶來的Macintosh蘋果電腦,采用了相同方方正正設計元素的“時尚轎車”,至今還在延續(xù)著大眾MK2傳奇,是它,在一汽-大眾的精心呵護下,讓國人慢慢開始接受了捷達的質(zhì)樸本性。時過境遷,隨著時代的進步,以捷達A2為藍本的捷達王正式問世,也正是它的第一次白山黑水行,讓我們這一代“汽車人”有機會再走一次前輩的進化之路。
老路新走
疾馳在14年前“白山黑水捷達行”的車轍之上,我們有著太多的感觸,時光飛逝,當我們再一次與捷達為伍之時,它已不再是當初年少輕狂的白面書生,轉(zhuǎn)而變?yōu)榱顺墒旆€(wěn)重的成功人士。長春是捷達的故鄉(xiāng),它屬于捷達。每當車隊行進至路口時,便會有鐘情于捷達的“達絲”上前問東問西,顯然他們代表了絕大多數(shù)中國消費者的心態(tài),也許這就是對“皮實、耐用”的一種依賴。
在冰與雪和諧相處的世界里,換裝雪地胎的一輛輛全新捷達踏上了眾多前輩的老路,對著這條老路,我們也有著太多的疑問,畢竟捷達非同一般。全新捷達背負著的是前輩們奠基已久的口碑,只有全面超越才能做到榮譽的延續(xù),雖然迷信“好車”并不明智,但我仍舊相信捷達就是捷達,無論它是否被扣上了“全新”的帽子,我不需要它有多么精良的配備,我不需要它有多么先進的科技,我只要它能陪著我簡簡單單地走下去。
送別服役于捷達多年的EA113,全新一代捷達迎來了一款代號EA211的雙頂置凸輪軸全鋁發(fā)動機,暫且拋開動力提升不談,它還擁有更輕質(zhì)量的巨大優(yōu)勢。鋁質(zhì)缸體和鑄鐵缸套相結(jié)合,降低了質(zhì)量和油耗;盡管可變進氣技術已經(jīng)不再新潮,但在捷達看來,這樣的組合應用更能喚起消費者對它的信賴感。和新桑塔納相同,全新捷達也搭載了1.4L和1.6L兩種排量發(fā)動機,前者最大功率為66kW,最大扭矩132Nm;而后者的最大輸出功率為81kW,最大扭矩160Nm,扭矩部分相比新桑塔納有著5Nm的提升。
作為與新桑塔納一樣,都基于PQ25和PQ34平臺開發(fā)的入門級轎車,這樣的動力搭配并沒有給人太多的驚喜,其中也包括代號MQ200的5擋手動變速器和代號AQ250的6擋自動變速器。值得注意的是,全新捷達采用了來自愛信的6擋自動變速器,并非手自一體變速器,但在換擋速率和換擋舒適性方面也作出了相應的調(diào)整,并沒有因為成本控制而過多的影響它的實際效果。
除此之外,全新捷達車身51%以上都采用了高強度鋼板、超高強度鋼板和熱成型鋼板,以提升乘坐安全性。頂部和側(cè)圍部分則采用了激光焊接,更進一步提升整車剛度,碰撞安全性也進一步強化。包括車門防撞梁和車門固定部分,全新捷達也采用了高強度鋼板。毫無疑問,如此高強度的車身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責任感。
在被白雪籠罩的長自山腳下,略面復雜程度可以想像,雖然ABS在正常駕駛中可以帶來一定的寬慰,但在這種糟糕道路中,6擋自動變速器缺失了手動模式的確有些不盡如人意,但是我們也要更寬泛地思考它的存在意義,在換擋平順性方面,它的表現(xiàn)還算令人欣慰。稍顯遲緩的油門響應讓全新捷達變得有些老齡化,好在S擋的積極態(tài)度可以對其進行一些彌補,但當急加速轉(zhuǎn)速超過3500rpm時,隔音還有待提高的短板顯露無疑。
電子隨速助力轉(zhuǎn)向的指向性秉承了大眾一貫的精準作風,這一點倒是讓全新捷達相比老款車型有了質(zhì)的提升,就算高速巡航,我也能夠得到應有的反饋。和新桑塔納一樣出自PQ25平臺的全新捷達,同樣采用了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結(jié)構(gòu),在底盤保證了完整性的前提下,舒適性也最大限度地被展現(xiàn)出來,老實說我并不在乎它是否具有充分的側(cè)向支撐力,只要過濾顛簸的能力出色就足夠了。
大眾“套娃路”
客觀的講,我們曾經(jīng)不止一次把大眾如今的“套”路說了又說,因為包括寶來、邁騰在內(nèi)的幾乎全部大眾車型,都被冠以了“第七代家族式設計元素”,是好事還是壞事我似乎沒有發(fā)言權,但從目前產(chǎn)品銷量來看,這絕對是個明智的選擇。貫通式前臉、犀利的腰線、穩(wěn)重的車尾,甚至重黑式前大燈都是全新捷達的重要設計元素,毫無疑問,相比老款捷達,在造型設計方面的提升可以說是100%的成功。
至于內(nèi)飾布局,我們看到了明顯的大眾特色,全新捷達擁有黑色和米色兩種顏色風格,無論消費者具備什么樣的審美要求,都會找到屬于他的那份鐘情。精致的三輻多功能方向盤手感中規(guī)中矩,和低配車型一起都有著不錯的手感。中控面板上,一條條鍍鉻輻條的摻雜并不顯得凌亂,反而多了一份活潑的味道,立體感十足。在車內(nèi)惟一令我感覺不稱心的,就是駕駛席一側(cè)的車窗操作按鍵,因為駕駛員無法控制后門車窗升降,這著實有些遺憾。
我并不反對短坐墊換大空間的做法,因為這的確可以順應中國消費者對家用轎車的需求,盡管這里的使用率不會太高,但在這方面全新捷達做到了合理。依偎在后排,仰望長白山的林蔭大道,碾壓著當年白山黑水的車轍,我們終于迎來了捷達的續(x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