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初中英語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觸:在課堂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游戲、表演、討論等一系列活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學生在熱熱鬧鬧嬉耍之后,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以及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根本的提升。筆者認為閱讀能力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現(xiàn)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忽略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學生在英語閱讀上只投入很少的時間或使用著一些枯燥乏味的方法,且有一些學生直接表明不喜歡閱讀英語。因此,筆者想通過選擇合適、有趣的英語故事來增加學生語言的輸入量,提高他們英語閱讀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并最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 英語故事的選擇原則
英語故事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促進作用,因此如何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故事就變得非常重要。很多時候需要教師對一些故事進行改編,也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的語言知識自編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
1.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選擇
故事教學的一個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一個好的故事是學生和老師共同學習的興奮點。在選擇故事時,教師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問題:(1)故事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與興趣特點?(2)故事中所使用的語言是否適合學生英語語言知識掌握的程度和理解能力?(3)文句節(jié)奏與韻律感能否吸引學生仿讀?只有在學生接受能力范圍內(nèi)的材料才能真正起到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認真選擇。否則,教學和教育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2.故事中的語法結(jié)構(gòu)和詞匯要適合學生的英語程度
美國應(yīng)用語言學家Krashen提出可理解性輸入假說(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認為決定外語學習的關(guān)鍵是讓學習者接觸大量可理解的、有意義且關(guān)聯(lián)的目的語。只有當孩子接觸到略高于自己現(xiàn)有語言水平的“可理解性的輸入材料”時,即“i+1”,學習才有可能產(chǎn)生。因此,教師在選擇英語故事時,應(yīng)注意所選故事語言應(yīng)難易適中,要符合并略高于學生現(xiàn)有的語言技能水平。
3.所選故事應(yīng)符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選擇故事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比如冀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以不同的功能項目劃分單元教學。在故事的選擇上一方面,要和該單元的功能項目一致,另一方面還要體現(xiàn)該單元中的重點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另外,應(yīng)該選擇線索清晰的故事,以便學生根據(jù)故事線索理解、復(fù)述或表演故事。
二 英語故事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有趣的英語故事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也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興趣和動機的激發(f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至關(guān)重要。生動有趣的英語故事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英語的信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故事能提供更豐富、更易于接受的語言輸入
貼近生活及學生年齡階段的閱讀能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豐富的語言輸入,有助于學生掌握語言。讀了一篇感興趣的文章,學生樂于在閱讀過程中朗讀、模仿和記憶。這種主動記憶會逐漸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3.故事能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綜合能力
故事強調(diào)人物、情節(jié)等“深層結(jié)構(gòu)”,而不僅僅是詞句的背誦這種“表層結(jié)構(gòu)”。初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已經(jīng)從單純的模仿性學習轉(zhuǎn)為創(chuàng)造性學習,從詞、句的學習轉(zhuǎn)為段、章、篇的學習,從簡單的跟讀轉(zhuǎn)為有較高難度的閱讀,他們渴望用英語做更多的事情。故事教學為滿足學生的這種學習需求提供了條件:學習材料更加豐富,更有邏輯,充滿智慧,故事教學中的閱讀訓(xùn)練,幫助學生充分發(fā)揮閱讀理解的能力;讀寫訓(xùn)練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運用語言,聽力訓(xùn)練更是充滿了挑戰(zhàn);學生還可以通過復(fù)述、表演故事充分展現(xiàn)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 英語故事的教學實踐
1.教學內(nèi)容
筆者在進行冀教版初中英語第四冊第二單元Plant a plant 教學時,將幾篇課文重點內(nèi)容進行重組,構(gòu)成了一段有趣的對話,內(nèi)容如下:
(A:a little seedB: a treeC:a girl)
A:I’m a little seed. I want to grow into a big plant with root, stems, leaves and beautiful flowers. What should I do?
B:First,you must jump into a pot with soil. Second,you should stand in the sun. Sunlight can make food for you. Third,you need some water to drink.
(The little seed does what the tree said.)
A:I’m so excited. You see, I have grown a bud and roots.
B:Yes,roots bring water from the ground to the plants. And the bud will soon become a stem.
(Few days later)
A:Big tree,you are right. Look at my stem. It’s so straight. And I have some new leaves. They make me a handsome boy.
B:Ha Ha,a handsome boy! Do you know what the steam and leaves do for you?
A:Sorry,I don’t know. I think they just help me be more handsome.
B:No,The stem carries the water from the roots to the leaves and flowers,and holds the leaves and flowers in the sunlight. Leaves can make food for the plant.
B:Flowers? Where are my flowers?
(few days later)
C:Look. There are some beautiful flowers. And they smell so sweet. How wonderful!
A:Oh,I have beautiful flowers.(He is dancing with a happy smile.)
B:But don’t you know plants have flowers because the flowers make seeds?
A:No,I don’t know. That is to say,the little seeds can grow into plants like me,and are they my sons and daughters?
B:Yes,of course. Now, you have grown into a plant.
2.教學思路
通過課前的溝通,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于學習“植物”這一個單元本來沒有什么興趣,因此筆者想通過一種擬人的手法將課文內(nèi)容重組成一個主要由一粒小種子和一棵大樹間的對話。在對話中,不僅體現(xiàn)了植物的生長過程,也可以清楚地了解植物各個部分所起的作用。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真正地站在這粒小種子的角度,期待著每個生長過程的特征出現(xiàn),并更好地體會各個部分所起的重要作用。這不僅比學習幾篇課文更加有趣,也讓學生們真正掌握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和難點。隨后又鼓勵學生根據(jù)關(guān)鍵詞句的提示,根據(jù)故事發(fā)展的順序?qū)π枰莆盏闹R點進行提問和操練,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掌握語言。接著,通過重點詞的提示,學生們進行復(fù)述。最后,請學生表演這個故事。通過表演,既能檢驗學生是否理解故事,同時也能鍛煉學生講述故事、運用語言的能力。
通過本人的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在初中階段運用故事進行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學習興趣,如提高閱讀的速度、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增強閱讀興趣、擴大詞匯量以及形成一定的閱讀習慣等。當然教師在故事的選擇上,要付出很多的精力,選擇適合學生的故事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能力。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