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生命中,氧確實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雙重角色,一方面,氧是人類生命的“天使”,人體時時刻刻離不開氧氣,哪怕一分鐘;另一方面,氧又扮演了一個悄悄讓人走向衰老乃至死亡的“殺手”。
進入21世紀后,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糖,也同時扮演著“天使”和“殺手”的雙重身份。
人們已經(jīng)比較熟悉抗氧化在延緩衰老斗爭中的重要性。氧化,這種人體緩緩“燃燒”的過程,使人體最終走向了衰老。
大家對劃火柴燒紙的一瞬間非常熟悉。是的,火柴燃燒并點燃紙張,是木材和紙張這些碳水化合物纖維在氧氣非常充分的情況下,以最快的迅速被氧化的過程。但是,人體的氧化不可能以這種速度進行,即使是人死后進行徹底的火化,也要在高溫下至少一個小時以上。而人體的老化過程就像一些文學家經(jīng)常用美妙的文字表達的那樣:“他就像一支蠟燭一樣,緩緩地燃燒了自已,放出了光芒,照亮了世界”。盡管人體不可能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但這恰恰形象地描寫了人體緩緩燃燒(被氧化)的過程。如今,從著名的抗衰老維生素(維生素E、維生素C),到番茄紅素、前花青素
(OPC)、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蝦青素,各種抗氧化產(chǎn)品層出不窮,不斷問世,已經(jīng)成了醫(yī)藥產(chǎn)品和保健品市場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在人的生命中。氧確實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雙重角色,一方面,氧是人類生命的“天使”,人體時時刻刻離不開氧氣,哪怕一分鐘;另一方面,氧又扮演了一個悄悄讓人走向衰老乃至死亡的“殺手”。深入的研究發(fā)現(xiàn),扮演“殺手”的氧是帶自由基的氧,在氧氣中占的12%。當它扮演“好人”的角色時,氧自由基能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促進前列腺素合成,參與脂肪加氧酶及膠原蛋白、凝血酶原的合成,參與肝臟的解毒作用。當它扮演“壞人”的角色時,氧自由基能損傷機體組織細胞。通過它很大和很強的氧化能力攻擊任何分子,使人體大分子物質氧化變性、交聯(lián)或斷裂,導致細胞發(fā)生結構和功能破壞。已經(jīng)證明,氧自由基與人體衰老、癌癥、白內障、肺氣腫、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的發(fā)生密切相關。
進入21世紀后,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一一糖,也同時扮演著“天使”和“殺手”的雙重身份。
人類自古就知道沒有吃的要餓死人,長期沒東西屹的低血糖者喂以一杯糖水就能救活,醫(yī)院里打的吊針中最多用的就是葡萄糖水。糖無疑是饑餓人群的“天使”。但二次大戰(zhàn)結束后,饑餓的難題解決了,糖尿病的危害漸露端倪。醫(yī)學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近50年來糖尿病已經(jīng)是全球危害最大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因為,在原始社會刀耕火種,食物奇缺;古代社會小農(nóng)經(jīng)濟,勉強溫飽;近代社會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營養(yǎng)不良非常普遍。只有現(xiàn)代社會飲食無憂,才會發(fā)生那么高的糖尿病危險。人類已經(jīng)遠遠地擺脫了饑餓(除少數(shù)國家和地區(qū)),當今的問題是吃的太多,糖分太多。每年死于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的人何止千千萬萬。中國糖尿病數(shù)量全世界第一,糖尿病人有近一億,加上高危人群有1.5億。即至少十個中國人就有一個是(或將是)糖尿病人。
糖化血紅蛋白的發(fā)現(xiàn)證實了糖的“殺手”身份。
糖化血紅蛋白于1958年首次被使用色譜法從其它類型的血紅蛋白中分離出來,并于1968年被分類為一種糖蛋白;1969年,醫(yī)生發(fā)現(xiàn)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數(shù)量增加。以后發(fā)現(xiàn),過去習慣測定的血糖有很大的局限性,血糖只是從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來的血液中的單糖,通常僅指葡萄糖。血糖測試結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于是,糖化血紅蛋白被稱為糖尿病診斷的新標準和治療監(jiān)測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的發(fā)現(xiàn)更為糖尿病對人類的危害有了新的科學依據(jù)。既然血糖只是代表針刺入血管一瞬間血液中流動著的糖,受外界因素影響,變化很大。既然糖化血紅蛋白是糖與血紅蛋白結合而成,一旦結合就“牢不可破”的不可逆,又由于血紅蛋白的壽命一般是120天,所以可至少反映近2~3個月血糖是否高的指標。因此,至今幾乎所有人都開始了解瞬時血糖是“點”,糖化血紅蛋白是“面”。為此,我國提出將規(guī)定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為“金指標”。
糖尿病帶給人類的危害絕不單是血糖值高那么簡單,25%致盲原因是糖尿病、糖尿病人下肢截肢是正常人的15~40倍、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是正常人的2~4倍。糖尿病可導致:神經(jīng)炎、心臟、腎損害、腦、白內障、四肢痛、排尿、陽痿、月經(jīng)失調、便秘、酸中毒、皮膚瘙癢、不育、心腦血管病變、感染、尿感、結核、疥瘡、營養(yǎng)不良、傷口不愈。一句話,糖尿病是一種危險的悄悄發(fā)生的全身性疾病。
下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血紅蛋白是這起“案子”的主角(或載體)呢?這就要從血紅蛋白的特殊功能講起,或從煤氣(一氧化碳)中、中毒講起。
在急診室工作過的人員都知道有一種中毒窒息死亡的病人臉色最好看,這就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死亡者的皮膚和嘴唇可能是粉紅色或櫻桃紅色的,與其全身嚴重癥狀極不相符,因此有人說這是“最美麗的死亡”,這是一氧化碳血紅蛋白的顏色(一般缺氧者是口唇發(fā)紫的)。
血紅蛋白就像是流淌在血管中血液內的一艘艘裝載氧氣的“小船”?!靶〈蹦苎b上氧氣送到全身卸下后為身體各處所用,氧氣是可裝可卸的,“小船”可循環(huán)使用。但是一旦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相遇,就會變成無法拆卸分開而固定的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即使吸入氧氣也無法替代一氧化碳而登上血紅蛋白這艘“小船”,于是,“小船”不再具備運送其他氧氣的能力,全身就會沒有氧氣的供應而發(fā)生嚴重缺氧。人體吸入大量煤氣后就會形成不可逆分解的一氧化碳血紅蛋白窒息而亡,而一氧化碳血紅蛋白的顏色就是粉紅色的,造成人死了皮膚外表還是美麗櫻桃紅色的假象。
血紅蛋白與糖結合形成糖化血紅蛋白后,又會產(chǎn)生一種不可分解的產(chǎn)物,其危害不言而喻。當然這種危害不像一氧化碳中毒那么急速,而是緩慢發(fā)展的。如果說關心糖尿病是以醫(yī)生和患者為主的一部分人群的話,那么下一個受害人群將是全體人類,尤其是開始走向衰老的中老年人。
人體中被糖化的蛋白被稱為“蛋白質高度糖化終產(chǎn)物”(英文縮寫是AGEs)。這種糖化反應在我們一生中會反復進行,由糖化產(chǎn)生的AGEs劣化蛋白在體內持續(xù)蓄積。AGEs一旦形成就不會分解,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使皮膚、身體、血管等老化,造成身體各種癥狀、疾病。50歲時AGEs是20歲時的1.5倍。于是,醫(yī)生已有更充分的理論來解釋糖尿病的一系列并發(fā)癥了。糖尿病所有并發(fā)癥都與高血糖引起的蛋白質糖化以及與AGEs有關。血管壁膠原組織糖化引起動脈硬化、占真皮70%的蛋白質一旦被糖化引起皮膚松弛,黃色黯沉等老化現(xiàn)象、血液中纖維蛋白糖化引起腦血栓、末梢磷脂糖化引起神經(jīng)病變、眼晶體蛋白糖化引起白內障。AGEs的發(fā)現(xiàn)解釋了一系列的衰老問題的根源。更細的分析是:
皮膚老化——AGEs不斷蓄積,使肌膚彈性下降,發(fā)黃暗沉,呈現(xiàn)老態(tài)。不僅是真皮層,連角質層也會產(chǎn)生AG Es。皮膚充滿彈性的膠原纖維固化,失去彈性。
骨頭變脆弱——骨的成分有90%是骨膠原蛋白,骨膠原也會糖化。如果骨頭上蓄積AGEs,導致骨頭脆弱化、骨密度降低、骨強度降低、骨生成降低。隨著骨頭糖化程度變大,會變成骨質疏松癥。
早老性癡呆——構成大腦的神經(jīng)細胞比正常人快速減少,無法正常行動,變成癡呆?;颊叽竽X額葉的蛋白質里,AGEs的量是健康老人的3倍。
眼睛異?!狝GEs大量積蓄,引發(fā)眼睛異常。眼睛的基底膜、角膜等因為糖化引發(fā)角膜變性。即使是年輕人也可能患上白內障、視網(wǎng)膜病變等疾病。即使不是糖尿病,隨著AGEs的蓄積對眼睛造成的不良影響也不少。造成眼睛疲勞、干眼癥、視力下降。
動脈硬化——由糖化產(chǎn)生的AGEs在血管壁聚積,使自由基的作用增加,動脈變得狹窄,增厚和硬化。隨著動脈硬化的程度加深,引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
目前,糖化對于疾病和衰老研究最主要集中在血紅蛋白和膠原蛋白這兩大類蛋白。因為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受糖化的蛋白不僅是血紅蛋白(造成糖尿病及并發(fā)癥),還有膠原蛋白,即糖化膠原蛋白,于是與膠原蛋白有關的八個方面的器官和組織(眼、牙、胃黏膜、心臟、血管、骨骼、肌腱和皮膚)就會受損,這就使糖化的危害遠遠超出了糖尿病的危害范圍了。如果說糖化血紅蛋白只是涉及到醫(yī)學上的糖尿病問題,那么糖化膠原蛋白將涉及到膠原蛋白的這八方面組織器官,而最容易觀察到,一照鏡子就會看到的,最受女性關注的就是皮膚的美容。
目前來看,抗糖化已經(jīng)是刻不容緩的重要時刻了。專家指出:抗糖化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有意識的降低血糖(不管你是否有糖尿?。?。為了防止血糖突然上升,吃飯的時候要多補充植物纖維,因為這類食品不易被吸收,血糖上升緩慢:飯后不要劇烈運動,而是進行散步等運動,這樣可使血液不在胃里集中,消化吸收變慢,血糖不容易上升;血糖在飯后一個小時后達到最高,那時如果運動的話會消化糖分,使血糖難以上升。
專家還提出,為降低AG Es,選擇食品最好選擇血糖生成指數(shù)(Glycemic indeX,G1)值低的食品,下面是一些食品的Gl值。
全面抗糖化飲食有講究
你是否關心自己糖化度過高嗎?下述選擇如有多項“是”,說明你的糖化度較高,要注意改變生活習慣了。
1.平時喜歡吃甜食;2.做菜時喜歡放糖;3.平時蔬菜吃的較少:4.運動不足,總是以車代步:5.口干了,不喝清水茶水,喜喝飲料:6.餐后喜歡吃甜點,如蛋糕和水果之類。
醫(yī)學專家提出了全面抗糖化的四個層面:
第一層面:控制碳水化合物總量的攝入,包括限制糖和淀粉;
第二層面: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shù)(G1)的碳水化合物種類,如綠葉蔬菜、低糖水果(如柚子、草莓和櫻桃)和高纖維食物:
第三層面:使用降低G1的食物加工和攝入方法,例如生吃、粗加工、高低G1食物混吃(例如豬肉燉粉條)、先吃低Gl的食物。
第四層面:攝入或增補“抗糖化劑”,例如鉻和鋅。
一個抗糖化的時代將要來臨,一個抗糖化的時代已經(jīng)來臨!在這個領域中,國外一些美容護膚產(chǎn)品似乎已經(jīng)走在前面了,許多國際大品牌的產(chǎn)品都已經(jīng)打出了抗糖化的旗號了!為了健康,為了延緩衰老,全民動員抗糖化!
健康小測試:你被糖化了嗎?
1.幾乎每天都吃曲奇、甜點點心:2.喜歡吃大碗蓋澆飯:3.提包里、辦公桌邊,家里都備有各種糖果和零食:4.特別愛吃冰淇淋,即使在冬天,也喜歡喝冰紅茶等飲料:5.喜歡辛辣的食物:6.每頓米飯或面食,經(jīng)常吃撐:7.討厭吃蔬菜、豆制品:8.經(jīng)常在晚上10點后吃宵夜;9.吃飯速度快:10.除了逛街,基本不運動。
以上小測試回答“是”或“否”,就能測試出你平時是否攝入太多糖分。符合3條以下屬于正常,基本沒有被糖化:4~6條屬于糖化初級階段:6條以上就要馬上抗糖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