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作為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情境地,是學生能夠接收新知識最快、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對農(nóng)村的學生來說,他們課下不接觸英語,沒有英語語言環(huán)境,另外家長不能給予輔導,只有在課堂上消化所學知識。因此,如何能提高課堂這短短四十分鐘的效率,讓學生盡可能快、盡可能多地接收新知識,成了農(nóng)村教師來說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興趣 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業(yè)務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0-0062-02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熞岣邔W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則是每位教師終生修煉的藝術。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并通過授課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產(chǎn)生內(nèi)動力,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以達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提高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呢?筆者在幾年的教學實踐摸索和反思中,積累了以下的幾點經(jīng)驗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一 加強教師自身素質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由于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各方面發(fā)展。因此教師教學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教態(tài)是無聲的語言,它能對教學情境起到恰到好處的補充、配合、修飾作用,可以使教師通過表情讓情境更加準確、豐富,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教師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安全感,消除恐懼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教師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學生獲得最直觀、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瀟灑得體的身姿手勢,無時不在感染著學生,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學生的英語思維空間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聽說英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到表情化、動作化。通過教師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來演示說明教學內(nèi)容,即以姿勢說話。如教“Listen”,筆者以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時做傾聽動作,反復幾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耳后,學生便心領神會。同樣,以雙臂合攏輕輕向上抬起,學生便知是“whole class”(齊讀),這樣加大了學生聽說英語的練習密度,所以每當筆者接手一個班級,都不因他們的學習成績差而失去信心,僅而是傾注愛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幫助和激勵學生們上進,對他們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嚴格要求。
教師除了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外,還應具備全面的良好知識素質。教好學生,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的職責,而教師要想教好學生就應精通所任學科知識。注意知識積累,多看一些相關方面的雜志、報刊、書籍等。只有廣博知識和多才多藝的教師,才易受學生的歡迎,對學生才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教育影響作用,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教師所教學科的積極性。因此,為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 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這門課程感興趣,才會有源源不斷學習的動力。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的是傳授知識教會學生學習,還不如啟發(fā)學生愛好學習;而愛好學習還不如讓學生在學習中親自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痹诮虒W過程中,運用電教手段設置一些懸念,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如在學習“in”、“on”、“under”、“behind”介詞先讓學生觀察投影中物體位置,學習“in the desk”、“on the desk”、“under the desk”和“behind the desk”,待學生都明白時,再放另一張投影。這時放映可愛的卡通娃娃忽兒開心地跳上桌子,忽兒跌下撅著小嘴,不斷變化表情和位置,有趣的畫面和形象的聲音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Where is the toy baby?”讓學生自己試著說“in/on/under the desk”如果說對了,電腦程序就響起掌聲,并出現(xiàn)豎起大拇指說“Good”(真棒),如錯了,會聽到瓶子摔碎的聲音,并說“Try again”(再試一次)。這樣整個過程是通過電教將觀察、展示、學說融為一體,由視、聽、境相結合,聲像并茂,新穎有趣,是一個授人以漁的過程,使學生能在較長的時間里興味盎然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接受新知識。
三 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
1.課堂教學中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在教學活動中制定明確的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上有了明確、具體、可操作的目標,教師才能“導”在關鍵處,學生才能“學”在點子上。“施教之法,貴在啟導,妙在開竅?!苯處熓墙虒W活動的組織者和設計者,主導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充分發(fā)揮教師“導”的作用是促進學生“學”的關鍵。所以,教師首先必須因課而異,因人而異,設計既科學合理又靈活有效、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易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多用肯定性的評價鼓勵、引導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脫口說英語的積極性。這樣,就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不再認為講英語是高不可攀,使學生覺得上英語課是一種精神享受,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從而達到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2.課堂教學中要有突出的教學重點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集中精力,突出教學重點。在英語教學中,語言的訓練是多方面的,既有聽、說訓練,又有讀、寫訓練。而小學英語則側重于聽、說、讀的訓練及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必須鉆研教材,找出每一課的新語言點,并緊緊圍繞這些語言點設計教學過程,組織課堂教學。
3.課堂教學中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首先,必須排除小學生對母語的依賴和干擾,在教學中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英語化,要盡可能使用簡易的英語,使學生聽得懂,模仿得出。從而把教師的口語變成學生的語言。課堂用語和日常用語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學生傳授,通過眼神、動作、手勢、表情讓學生心領神會,培養(yǎng)學生直接理解、直接學習、直接應用英語的習慣,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其次,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寓教于樂,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都十分強調(diào)情境性和趣味性的結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也要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在完成模仿、重復、對照、變換等語言項目的訓練后,可進行適量的英語交際活動,如表演、猜謎、角色扮演、小組活動等,創(chuàng)造出一種聽、說、讀、寫、演、唱、畫等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同時,要隨時注意調(diào)整課堂結構,精心組織教學活動,隨機更換教學方法,做到“教有法而無定法”。
4.要有扎實的訓練過程
訓練過程是學生經(jīng)歷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的學習過程。英語課體現(xiàn)訓練過程的標志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步步深入、逐步到位的教學過程。要精講多練,留給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訓練的時間,并對學生進行英語語感訓練,讓學生舉一反三,反復訓練,細心揣摩,仔細體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不斷地強化訓練中,逐步熟讀成誦,融會貫通,使學生達到脫口說英語的目的。
總之,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在課堂上,學生學的好不好,不在于下課鈴聲響了以后還要拖幾分鐘,不在于晚上布置成堆的作業(yè),做成堆的卷子和練習題。只要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課堂這四十分鐘的時間,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