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清人所編《嘯亭雜錄》記載,年羹堯鎮(zhèn)守西安的時候,廣泛搜羅天下有才學的人,用優(yōu)厚的待遇把他們養(yǎng)在自己的幕府里,一時間,有才學的人紛紛前往,有個叫蔣衡的孝廉,也慕名前去,年羹堯很欣賞他的才能,將其留在幕府中,待之以禮。有一回,蔣衡與年羹堯談論關(guān)于科舉考試的事,蔣衡表達出了想要通過科舉考試博取功名的愿望,因為年羹堯聲勢顯赫,以至于主考官都不敢得罪他,所以他就信誓旦旦地對蔣衡說:“下科頭名狀元應該歸你?!笔Y衡聽后大為驚詫,因為他從這句話中看出年羹堯擅用權(quán)勢、作威作福,已經(jīng)狂妄到了極點,如此下去,將來必有災難。事后,他就跟同房的一個秀才說:“年公的德行不及他的威嚴,災難很快就要來,我們不能繼續(xù)住下去了,還是趕緊走吧?!钡莻€秀才不聽他勸,認為他純粹是杞人憂天,認為年將軍功高蓋世,什么災禍也輪不到他頭上。蔣衡見他不聽勸,只好不再管他,假托生病,向年羹堯告辭回家了。
沒過多長時間,年羹堯果然犯事了,招來殺身之禍,他的那些幕僚都跟著受了牽連,充軍的充軍,發(fā)配的發(fā)配,唯有蔣衡因預見到了災禍并及時采取了避禍措施,所以沒有受到任何追究。
蔣衡的精明之處,就是能通過年羹堯的一句話看透他的狂妄本性,并預見到了他的災禍,離開是非之人,使自己得以保全。
(摘自《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