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家里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大姐的五歲的女兒姣麗,一個是二哥四歲的兒子文毫。兩個人在一起玩捉迷藏游戲。文毫不小心碰到腿,破了點皮,撕心裂肺地哭。姣麗羞他:真沒出息。父親也附合著批評文毫:男孩子一點小事就哭。文毫哭得更兇。
姣麗覺得沒趣,就鼓搗自己的作業(yè),又寫又畫的,好不快活。父親表揚姣麗:寶貝現(xiàn)在這么好學,長大一定有出息。姣麗更加趾高氣揚,不可一世。文毫止住哭聲,蹣跚著走過來,搶過圖畫,想倒過來看。姣麗不依,急得大哭。父親一把奪過紙畫,氣呼呼地說:姣麗每一次寫字畫畫,都是第一名,你呢?永遠都排不上名次。別人畫畫,你打擾別人,真不是好孩子。文毫受到呵斥,哇的又一次哭出聲來。
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小學,哥哥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而我,卻每個年級都能有一張第一名的獎狀。因而父親總是在哥哥面前,表揚我,詆毀哥哥。我一直驕傲地活著,而哥哥則謙虛謹慎。自從高中過后,哥哥的成績卻比我好出很多,并很順利地考了名牌大學。
湖南一年收獲兩季水稻,但很多當?shù)厝酥怀缘诙镜拇竺祝谝患編缀鯖]有人吃,這是為什么?
由于怕耽誤第二季,農(nóng)民會使用各種方法包括化肥、農(nóng)藥對第一季揠苗助長;而對于第二季,由于沒有壓力,農(nóng)民就讓水稻順其自然成長,其結果第二季大米好吃,更有市場。
(摘自《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