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我有個理想,想把兒子的言行結集出版,如同孔子的門徒記下來的《論語》,書名就叫做《子曰》,差不多也可以給大人做教材。
這個想法萌發(fā)是因為一件小事。一個朋友問我兒子今年幾歲,他答5歲。朋友逗他,那你爸爸今年幾歲?他答也是5歲。朋友問這是為什么?他說:“他是我爸爸啊。”
當時我就愣在那里。他的表達能力還欠缺,其實他想表達的是我當爸爸5年,自然和他同歲。如此看來,有些時候,孩子才是我們的老師,幫我們打開另一個視角,也凈化我們世俗的心。
(一)
薯片和牛肉干是兒子所喜歡的,經(jīng)常藏起來,或抱在懷里。我跟他說,分享是件快樂的事情。他問,什么是分享?我說,就是把喜歡的食物拿出來,跟爸媽一起吃,跟小伙伴一起吃。他說,誰誰誰吃東西都不給我吃……
正好那陣子他換牙,我對他說起一句老話:眾人吃,噴噴香;一人吃,爛牙床。這一招起了作用,因為他覺得牙齒掉了很難看,于是,不藏食物了。
可換牙繼續(xù),他委屈地說:“我沒有偷吃啊?”我就把換牙的真相告訴他了,并表揚他是個大方的孩子,說懂得分享的孩子人見人愛。自此,他不再把喜愛的食物藏起來。
有一天我在家里招待朋友,酒過三巡,兒子忽然跑進房間抱出來一瓶酒。那是一瓶放了近10年的酒,此前我跟他說過,這瓶酒很珍貴。
他把酒放在桌上說:“爸,這是瓶好酒吧?”我說:“是啊?!彼f:“好東西要和朋友分享?!?/p>
這讓我有點臉紅。想一想,當我們要求孩子不自私時,自己是否做到了真正的慷慨?
(二)
兒子在草坪上奔跑,我說:“小草有生命,你這樣會把小草踩痛的。”他問:“那草怎么不喊痛?。俊蔽艺f:“小草不會說話。不僅小草,小魚也不會說話,但它們都是生命,不要傷害它們。”他似懂非懂地點頭。
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我用了各種法子都沒有通好。就去菜場買了幾條泥鰍,準備派它們?nèi)ナ柰ㄏ滤?。兒子見了要把它們養(yǎng)起來,我哄他說,先讓泥鰍去辦事,等它們把水管弄通了,就給你養(yǎng)著。他想了想答應了。當然泥鰍一去不復返,下水道也通了。
兒子就站在下水道那里,等泥鰍出來。他問我:“爸爸,泥鰍還沒有下班?”我說:“沒呢。”他說:“幾點下班?”我說:“7點?!蓖砩闲侣劼?lián)播開始時,他一下就沖到下水道那里,說:“泥鰍下班了!”等了很久,泥鰍沒有回來,他就哭了,說:“天黑了,它看得見嗎?”我再一次騙了他,說:“泥鰍可能今天要加班,明天早上就會回來的?!彼f:“是不是出差了?”我說:“是出差了,明天早上一定會回來的?!彼@才止住了哭。
第二天我早早地去買了幾條泥鰍回來。他高興了,但是卻發(fā)現(xiàn)了問題,說:“這不是昨天的泥鰍,昨天的大,今天的小?!彼麊?,“它們?nèi)チ四睦??”我無法再編故事,只好告訴他這些泥鰍的確切去處。他問:“那你為什么不愛惜,它們是有生命的???”我無言以答。
(三)
有一回,放在桌子上的50塊錢不見了,問兒子是不是拿了?他吞吞吐吐地說偷偷拿過一次錢,是5塊的,買零食吃了,但桌子上那50塊絕對沒拿。
我當然不相信,朝著他屁股來了幾巴掌,再問他是不是拿了。他還是說沒拿,真的沒拿。但我心里想,這事一定是他干的。
沒幾天,卻在狗窩里找到50塊錢,這讓我不安,冤枉兒子了。于是,給他平反,給他道歉。
他說:“光道歉是不行的,我得打你屁股啊?!蔽蚁肓讼?,趴在沙發(fā)上,讓他打我屁股。這讓他高興壞了,打一巴掌,傻笑一陣。
那一刻,他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在他眼里,爸爸是個龐然大物,但現(xiàn)在他可以打爸爸屁股,也許這就是平等。
一個人成為一個人的父親,是那樣的偶然,但他的一生因此改變。他死心塌地像石頭鋪在地上,墊起孩子愿望的腳尖。
我們陪伴孩子、滋養(yǎng)孩子,他們同樣陪伴、滋養(yǎng)我們。我們教育他們,更需要接受他們的教育,因為他們擁有世上最美好的心靈。
(摘自《今日文摘》 圖/史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