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作為綜合藝術的體現,其表現形式可分為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其中雙人舞作為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了舞臺的中心。但雙人舞多種多樣的表演形式增加了創(chuàng)編雙人舞的難度。本文通過介紹雙人舞以及雙人舞作品的編創(chuàng),論述如何提高雙人舞編創(chuàng)能力。首先,舞蹈編創(chuàng)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編創(chuàng)功底;其次,舞蹈編創(chuàng)者應具備廣泛的社會生活經歷和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最后,雙人舞編創(chuàng)者應把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用到當代雙人舞蹈的編創(chuàng)中去,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
關鍵詞:雙人舞;創(chuàng)造;提高
[中圖分類號]:J7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5-0164-02
雙人舞,顧名思義是兩人的合作表演,舞蹈者互為對照物,用較高的技術技巧以及姿態(tài),通過協調和對比強度高的動作來突出表現雙人舞的主體,從視覺上感受到藝術獨特的魅力所在。把握人們情感的思想,對情感中最動人、凝練、優(yōu)美、集中的地方重新賦予創(chuàng)造與加工,在美中構思精美的雙人舞,將感情和形象、想象,以及技術相融合,使雙人舞所提煉出的舞蹈更為唯美。本文主要從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提高雙人舞編創(chuàng)者的能力。
一、必須注重培養(yǎng)雙人舞編創(chuàng)者豐富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專業(yè)技術技巧
1、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世界
鑒于雙人舞表現形式的特殊性,使得雙人舞的編創(chuàng)對演員要求格外嚴格。舞蹈是以“人體本身”為工具,以“運動”的形式,并以“情”動人的方式表現出舞蹈的靈魂。只有融入了舞蹈編創(chuàng)者真摯的感情的舞蹈動作,用真誠的心靈創(chuàng)造舞蹈,以舞蹈表達獨特的情感,才能彰顯一個真實的情感世界,真正的舞蹈藝術才得以誕生。
2、學習技術技巧
雙人舞的編創(chuàng)基本原則除了要求突出表現情節(jié)之外,還要求演員用細膩的情感,以及高超、精湛的演技將舞蹈作品發(fā)揮到極致。雙人舞的技術技巧中不僅僅只有軟、力度等基本動作的訓練和地面技巧,還要有雙人借力的技巧和翻、轉、跳等多項動作技巧的訓練。舞蹈的表現介物是“運動”,表現工具是“人體本身”。 技巧在舞蹈創(chuàng)編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在雙人舞編創(chuàng)的過程中,編創(chuàng)技巧和訓練技巧都是必須具備的。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雙人興舞與接觸造型,以及鏡面舞。興舞中有雙人分離和接觸兩種,舞蹈可以利用空間中的任何事物或特定的要求進行。接觸造型有多點接觸或面的接觸,或點到面的接觸,以及不同情感的接觸等。而鏡面的雙人舞則是通過相反動作的存托顯示的舞蹈,如同照鏡子一般。
(2)雙人舞接觸的練習。這種接觸的練習是指雙人之間通過始終在某處或多處間用舞蹈表現出來的接觸練習?;臼侄稳缦拢篈手手相連B胯胯相連C胸背相連E腳腳相連F手肩相連G頭頭相連H腳膝相連I頭肘相連J手背相連K肘胯相連L頭肩相連M胸膝相連N手腕與鼻頭相連。
(3)影子的練習。影子的練習可以分為兩種:倒影和影仿法,其中影仿法又被稱為遙控法。前者是兩個人分別以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進行舞蹈動作的訓練,如同倒影一般。一般訓練情況下,這種練習的方式多為垂直方面的人引導水平方向的人進行動作模仿。在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的時候,雙人舞則是合作動作練習,相互間在工作靈活上的互換。而后者則屬于變化式的動作模仿,首先一個人在完成舞蹈動作后,另一個人就用自己的身體將動作進行變化來模仿或者是模仿其中身體的某個部分。
(4)雙人相距舞蹈技法。在展現雙人舞時,舞蹈者雙方通過保持一定的距離進行表現。常用的相距如下:A面面相距10公分B胸背相距一尺C手鼻相距10公分D頭肩相距10公分E腹肘相距10公分F背背相距10公分G膝腳相距10公分。
(5)雙人舞中的纏繞和脫離技法。這種技法主要是通過用彼此身體間某個部分或全部進行纏繞,而被纏繞的人利用不同的方向或空間脫離纏繞者。
(6)流動線條和復合托舉,以及空間對比托舉技法。流動線條是舞蹈者雙方通過舞臺中的角對角的線條舞蹈,其中舞蹈過程中間,舞蹈者要保持過程的不斷變化、動作流暢。復合托舉是舞蹈者在沒有落地的情況下,將多個托舉動作結合進行的舞蹈。而空間對比是雙人舞蹈者通過從一度空間舞蹈動作直接到達三度空間的托舉造型動作。
(7)雙人舞的劃圓和倒帶技法,以及磨合透視技法。前者是通過雙人間的接觸,結合立圓和八字圓、平圓和立圓、平圓和八字圓所完成沒有停頓與斷點的動作,后者是將雙人舞中已經被創(chuàng)作的舞蹈倒過來展示,其舞蹈的韻味就會不一樣,更新穎。
通過以上各種不同的雙人舞編創(chuàng)技法的介紹以后,結合實際的舞蹈,然后采用倒帶技法,我們可以發(fā)現雙人舞編創(chuàng)的過程中有著不斷的可能和更大的發(fā)展,及生存空間。
二、廣泛的生活閱歷以及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也是舞蹈編創(chuàng)者的必備條件
1、雙人舞獨特的藝術魅力根源于創(chuàng)作者廣泛的生活閱歷
藝術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任何藝術創(chuàng)作之所以開出絢麗的花朵是因為深深扎根與生活的土壤。雙人舞注重傳神,從形象上塑造和傳達舞中的神韻。展現出舞蹈人物寓意的靈魂與情感。雙人舞的表演動作主要是感情的抒發(fā)和動作的美化,在雙人舞編創(chuàng)的時候,創(chuàng)作者根據舞臺環(huán)境和氛圍配合劇情的需要,注重傳神,創(chuàng)造超脫和高雅等審美的境界,使雙人舞的表演更形象逼真。采用夸張和變形的方式,追求雙人舞超出長形的真實藝術美感,激起觀眾的想象與感官共同創(chuàng)作意象美,因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這些無不是源于生活的積累。
2、雙人舞達到意境之美需要創(chuàng)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及獨立的審美意識
中國舞的審美要求編導對中國文化內涵有深入了解,以及對中國文化有獨到見解。這一“獨到”指的是上升到能用舞蹈肢體反映自己見解的舞蹈語言層面,這關系到兩個問題:一是對舞蹈自身的認知問題;二是如何深諳中國文化底蘊,又能將此兩者融會貫通于自我的創(chuàng)作之中,并通過舞蹈編導專業(yè)特征中的雙向環(huán)節(jié),即藝術和技術環(huán)節(jié),來創(chuàng)作作品。而舞蹈編導專業(yè)特征中的雙向環(huán)節(jié)又分別從藝術和技術兩個層面,雙向循環(huán)到了有關對舞蹈認知及文化底蘊問題上。實質上是對“中國—雙人舞—編導”這個課題的深入探究,有關“中國”,根據理解要盡量將視野輻射到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縱向與橫向的多個方面,主要是提高審美品格。
編導在編雙人舞的實踐當中會遇到許多困難,譬如一部舞劇的雙人舞不理想時人們會給編導提意見,指出雙人舞編得不夠“中國”,即沒有運用中國的舞蹈動作。實質上有些舞劇中雙人舞在全劇結構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有些雙人舞作品的取材角度使得雙人舞無法得到發(fā)揮,決定了這段雙人舞就根本無法編好。其實編舞出現問題還是較為容易解決的,難的是把握一個題材的切入點和編導的視角。如果雙人舞段在舞劇中安排的位置不恰當、切入點不好,編導在雙人舞的編創(chuàng)時就會感覺舉步維艱。要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編導就要預先加強編創(chuàng)能力和提高審美層次。
總的來說,雙人舞的編創(chuàng)主要還是審美。在完成舞蹈的編創(chuàng)時,建立起審美意識,也是某種舞蹈技術和能力的獲得。如同將審美意識與身體動作的結合。審美意識和文化背景是中國雙人舞的基礎。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中國雙人舞,沒有審美意識就不會有目標,沒有目標,在實踐中就會主次不分,會迷失方向,無法投入正常的編導實踐。
三、把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用到當代雙人舞蹈的編創(chuàng)中去
當代雙人舞主要是根據表演內容和人物的塑造需要獲得體現,以人們的現實生活實際為出發(fā)點,從現實生活中,尋找雙人舞創(chuàng)作的源頭,將雙人舞的內容編創(chuàng)更為真實,獲取和借鑒,以及吸收多種舞蹈流派的風格和表現方式及手段,并融合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獨具風格的雙人舞。當代雙人舞的創(chuàng)作也是當代舞蹈的重要表現方式,由于雙人舞的創(chuàng)作主要是為了構造人的性格,對人們實際的生活進行展現,將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融入到雙人舞的編創(chuàng)中也是非常正常的。舞蹈能夠的表現突出著人們的生活與情感,因此,備受人們喜愛。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舞蹈的選材突出現實的生活。(2)舞蹈動作的取用,多趨向模擬人們的生活化。(3)舞蹈動作反映著人們生活的常態(tài)。舞蹈注重情境氛圍的營造,不管情境是現實或夢幻,都將融合現實和浪漫主義,創(chuàng)造出不一樣的意境。
舞蹈展現著美,而舞蹈編創(chuàng)的責任也是一種審美價值與舞臺藝術的結合。一個完美的編導者注重雙人舞的編導準則,將美突出于運動。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打破以往傳統的思想約束,不斷發(fā)揮出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人們生活體會,將內心的體會與舞蹈融合,創(chuàng)造出既新穎,又具有審美意識的雙人舞編創(chuàng)方式。
總之,雙人舞的編創(chuàng)一定要保持技巧、情感和意境的協調和統一,追求深刻的主題,
純凈的風格,精煉的結構,精湛的技藝,將舞蹈中的動作美充分體現出來。在傳承以往文化的同時,也要吸收新的創(chuàng)意元素,使雙人舞的編創(chuàng)和演繹更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 歐陽曉芹;獨、雙、三人舞的編創(chuàng)與表演[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雍飏鶴;淺談雙人舞技法的訓練內容[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年11期
[3]、 朱培科;編導與舞者共鑄的美之韻——有關雙人舞訓練與表演的思考[J];戲劇文學;200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