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品種金鐘是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從白龍的自然實生后代中選育而來,2006年12月通過了河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我國栽培的蘋果品種多為富士、紅星等,缺乏適合不同地域生態(tài)條件和不同風味、不同顏色的品種。尤其像冀中南,黃、淮、海平原地區(qū),由于雨熱同季,蘋果樹體生長過旺,成花困難,紅富士品種著色不良,且病害嚴重。金鐘品種的選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
1 果實經(jīng)濟性狀
果實成熟后呈金黃色,表面光潔,果點較小,果實呈錐形,果形端正,肉質(zhì)細脆,多汁,酸甜適口,有芳香氣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平均單果質(zhì)量330克,最大510克,果形指數(shù)1.05,高樁。萼片宿存,萼洼深,果梗1.2厘米,較短。常溫下可貯藏至翌年2月。
2 植物學特性
枝條節(jié)間2.9厘米,較短。葉片較大,長12.2厘米,寬6.6厘米,葉片厚度0.5毫米,較厚;葉柄長3.2厘米,葉柄基部呈紫紅色。
3 生長結(jié)果特性
樹體緊湊,樹姿半開張,分枝角度大。極易成花,結(jié)果初期以中、短果枝結(jié)果為主,有腋花芽結(jié)果習性。成年樹以短果枝結(jié)果為主,占總結(jié)果枝的62.5%,果臺副梢有較強的連續(xù)結(jié)果能力,豐產(chǎn)性較強。利用中間砧苗木建園,第4年畝產(chǎn)量可達到2500千克。
4 物候期
在冀中南地區(qū),一般3月下旬花芽萌動,1周后葉芽萌動,4月中旬始花,4月下旬盛花,花期持續(xù)10~15天。新梢迅速生長期分別在花后5天和7月上旬,止于7月底。果實于10月下旬成熟,12月上旬落葉。5 適應性
極抗蘋果枝干輪紋病和蘋果炭疽病,抗性明顯優(yōu)于白龍。對土壤要求不嚴,只要不是過于鹽堿的地塊,都能適應。可在冀中南及相似地區(qū)規(guī)?;N植。
6 栽培技術(shù)要點
6.1 密度
喬砧栽植密度每畝44~55株,矮化中間砧每畝66~88株。中間砧可選用P系、A8~11及SH系等。
6.2 樹形
矮化中間砧密植栽培時,可采用主干形修剪,樹干高80厘米,全樹主枝20個左右,分枝角度80°~100°,主枝在樹干上螺旋狀排列,單軸延伸,重疊主枝間距40厘米以上,枝果比保持在6~7∶1,樹高3米左右,最高不超過行距。
6.3 配置
適宜的授粉品種為新紅星、紅富士、藤牧1號、新世界等,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比例為5∶1。
6.4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建園時,挖大坑,填進肥沃好土,施入足量有機肥,栽后2~3年內(nèi)放通樹窩子,每年早秋施基肥每畝5立方米,配合施入氮磷鉀含量各15%的復合肥每畝75千克,夏秋壓綠肥進行樹盤覆蓋。合理追肥和灌水,一般3月份萌芽期每畝追尿素30千克,6月中旬追施氮磷鉀(各15%)復合肥125千克,增產(chǎn)效果明顯。
6.5 修剪
金鐘采用主干形時,第1年對分枝極重短截,中干中截,并春季刻芽;第2年疏除競爭枝及過旺枝,中干繼續(xù)中截,以后采取輕剪緩放多留枝,增加枝芽量。還要注意夏季抹芽、扭梢和拉枝。枝條達到1米左右時就要及時拉開角度。
6.6 控制秋梢生長
控制秋梢生長在30~35厘米,使6月末新梢停止生長率在70%以上,使長、中、短枝比例調(diào)整到2∶1∶7,并采取促進花芽形成的技術(shù),達到早期豐產(chǎn)的目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加大各類枝的開張角度。當開角達到80°時,新梢長一般為30~35厘米,中短枝可占到81%左右。二是采取抑頂促萌修剪法,疏除先端旺枝,緩放水平枝、斜生枝,拉平直立枝。三是噴PBO和磷酸二氫鉀,提高枝條成熟度,促進花芽分化。
6.7 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個,提高果實品質(zhì)
6.7.1 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氣球期采集授粉品種的花朵,人工篩出花藥,在室內(nèi)陰干,碾壓后裝入小瓶,人工點授剛開的花朵。也可在花期釋放壁蜂或蜜蜂,一般5畝釋放一箱蜜蜂,或一畝釋放300頭壁蜂,即可確保坐果率。
6.7.2 合理負栽 調(diào)整花葉芽比為1∶4~5,枝果比為6∶1。及時嚴格疏花疏果,每花序只留一個果,果和果之間距離25厘米,控制盛果期每畝產(chǎn)量2500千克左右。
6.7.3 果實套袋 套雙層紙袋后,果面光潔,可帶袋采收,避免磕碰傷,可大幅度提高果實品質(zhì)和效益。
(作者聯(lián)系電話:13833827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