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善廣袤的沙漠里,雖說是風大水少,小孩子卻個個壯實得小駝羔似的。無論在哪里遇到他們,無論是男孩女孩,個個都愿意跟你掰腕子較勁兒。贏了自然得意,輸了就亮一嗓子罰自己。唱出的長調(diào),雖然還嫌不夠粗獷,卻也是悠悠長長,聲氣很響;如果唱的是小調(diào),稚嫩中帶著委婉,真真切切,音色很綿,都獨有一種味兒。
這些小孩子,吃著沙糜子面做的松糕,吃著沙蕎麥面做的饸饹,吃著沙蔥、沙韭菜拌羊肉餡的餃子,秉承著沙漠萬物獨具的智、勇、力,上學刻苦,干活有勁,也獨持一種品格。
小孩子們還能翻過沙丘去摘沙棗吃。沙丘背后常常長著一片一片高大的沙棗樹,天熱后開銀白色花,很香;結(jié)出的果子紅彤彤,肉乎乎,吃起來沙沙的、甜甜的。由于這里很少有人來,這沙棗總是在樹上掛到熟透,那天生的養(yǎng)分,那天然的異香,又獨具一種風味。
再加上,許許多多沙生植物都是名貴的藥材,小孩子們有點小病總能馬上就好。而且,沙子可以蓄熱,把活動不停的小胳膊、小腿伸進日頭曬熱的沙子,用熱沙子把吃得鼓鼓的小肚子埋起來,還是最好的保健和理療哩。這更算得上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好生活。
這些小孩子,怎么能不壯實得像小駝羔呢。
在浩瀚無垠的沙漠上,小孩子們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學習。他們折一根細柳條,就在沙地上學寫字,從左到右劃過來,寫個一、二、三;然后,小手一撲棱,把沙撲平了再寫,煞是有趣。他們又掰一根硬枝椏,學著畫天空中的日頭,畫日頭下的沙山,畫沙山旁的房子;每一次,小手一撲擼,枝椏一轉(zhuǎn)動,畫就變了,也很帶勁。等到寫累了,畫倦了,就把一根長一點粗一點的柳條在灶火上熏直,兩頭放在板凳高的兩個小沙堆上,學著跳高;或者干脆站到沙窩子里學摔跤;如果正巧遇上鄰家的哥哥姐姐走過來,給大家指點一下、示范一下,那就跟學校里的體育課沒什么兩樣。小孩子玩得可有興頭哩。
有一天,一隊駱駝從門前的沙山脊上走過,駝鈴叮叮咚咚,牽駝人坐在最后那匹駱駝駝峰間,手里彈弄著小小的土吉他,放開嗓子唱著:“沙山大,沒我的腳步大,我一步邁過幾個沙圪垯……”小孩子一下學會了唱自己的腳步大,唱得既有沙堆堆的情致,更有沙荒荒的情韻。
哈,住在到處鋪滿了細細的、黃黃的沙子的大沙漠上,學校里上過的所有的課程都能隨時隨地溫習,動手又動腦,記得格外牢。
這些小孩子,可算得上全面發(fā)展啊。
在沙山中滑沙,是邊遠沙漠人家小孩子的一項簡捷而快樂的運動。家家門前有沙山,小同學之間一吆喝,大家一起從家里走出來,一齊從最緩最斜的那面沙坡走上去,又一齊從最高最陡的那座崖頭滑下來,只幾分鐘時間,就出一身大汗,爽快又痛快。而且,用不著父母花錢,用不著老師來教,也用不著大人陪伴,自由又自在。
不過,小孩子滑沙也有自己的講究。天冷時,他們用松緊扎帶扎住褲管,套上媽媽縫制的靴式鞋套,坐到崖頭,兩只手各拿根細柳條一撐,一出溜就滑到沙山根。如果是放了暑假后的大熱天,男孩們就找一座稍遠一點的大沙山,衣服脫得剩個小褲頭,光溜溜地一滑而下,滑個麻利,滑個徹底。到了沙山根,抖落掉渾身的沙粒,再往上走。斜度小走不上時,干脆就用一種叫鉤梯的東西,鉤進沙堆,貼住勁往上爬。有時沙太松,鉤進了又脫出,圓滾滾的小身子剎時就會滾滾圓地滾下去,嘻嘻哈哈一陣,再走再爬再滑,一次又一次,滑不厭的沙滑梯,一直滑到走沙山時幾步登,滑沙下時一陣風。
由于這里除了沙還是沙,干干的沙粒十分干凈。孩子們在沙子里鉆進鉆出,只要抖一抖、擼一擼,臉兒還是紅撲撲,眼睛照樣黑亮亮。沙漠人都說,這可是外地人享受不到的沙浴啊。
在廣闊無邊的大沙漠中,水,是最珍貴的東西。水,就是生命。
小孩子總能幫大人找到水。
夏天有雨,冬天有雪,水滲到了很深很深的沙子底下。到了春天,凍土開始消融,小孩子們就來到沙丘與沙丘之間的那一片片正在解凍的草灘上。地是濕的、軟的,風吹不進來。大家就在這里蹦上蹦下、踩來踩去,直蹦得腳下的地皮顫動起來,直踩得整個的草灘凹凹凸凸。人多力量大,半大小子們有的是力氣,有的是勁頭。一天又一天,蹦啊踩啊,踩呀蹦呀。終于,有一天,這里,那里,滋出水來,一股一股,能滋三尺來高;聽得見“嗤、嗤”的聲響,像是童話里小人國的瀑布,映著天上的陽光,閃耀著各種顏色的光。于是,小孩子們越蹦越有力,越踩越起勁。過不了幾天,近處,遠處,就都有了一個一個的水泡子。水是從地底下擠出來的,恰正是沙礫里濾過的,水并不大,卻清清冽冽,讓一個小村的人全都笑容滿面。這家忙著做糜子面涼粉,那家趕著蒸黍子面豆餡兒糕,村子里到處彌漫著駝奶茶的香味兒……
這時,小孩子們都乖得很。他們蹲在水泡子的邊上,兩只胖嘟嘟的小手掬起水來,涼涼地拂在臉上,把被太陽曬黑、被冷風吹紅的小臉蛋兒洗得凈凈,涂上沙地邊上養(yǎng)蜂人送的沙棗花蜂蜜,潤得靚靚。新學期開學時,個個小孩子都是一身整潔、一臉得意,神氣得很。
嗨,誰說沙漠里沒有一滴水呢?有小孩子就有水。
沙漠里的小孩子,人小心不小。生活中,大人們常常會向他們翹起大拇指,自嘆不如。
沙漠里不是很少有水果么,小孩子們卻在沙丘上找到了好看又好吃的白刺果。
這種果子的名字叫白刺,其實是綠莖綠葉子,只是開出黃白色的小花。它們?yōu)榱嗽诹魃持辛⒆∧_,枝莖都平鋪在沙地上,張開厚乎乎的葉子,接受陽光的愛撫,避免風暴的擊打。無論沙漠多么干旱,土地多么貧瘠,它都在春天開花、夏日結(jié)果。
對小孩子最有吸引力的是,它的果實紅艷艷、紅瑩瑩,紅得深切、紅得透亮,像是熟透了的櫻桃。它結(jié)果時,褐黃的沙子、蒼綠的葉片陪襯著它;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映襯著它;紅、綠、黃、藍、白,相映照,相交輝,那是沙丘上一年中最美的一道風景呢。
當然,引得小孩子興高采烈的,還是那一顆顆亮紅小果子的酸甜可口。每當在沙丘上玩得疲乏了,順手摘幾顆放進嘴里,一嘟嚕果汁,水津津,甜滋滋,讓你頓時有了好心情、有了大力氣。
沙丘上白刺果不少。可是,只有小孩子才能吃到白刺果。因為,只有小孩子才喜歡在沙丘間跑上跑下、跑來跑去。
摘自《少年文藝》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