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以下簡稱浙大)李志文商學班,又稱李班,班歌第一句:For excellence,we pursue. 浙大人人知道李班,因為人人都有機會進李班,李班是面向全校大一學生招考的,大一考、大二開始讀,錄取不限專業(yè),譬如2012年李班的預備接收名單中,就有原本學口腔醫(yī)學專業(yè)的同學。
李班的創(chuàng)辦人李志文,一生就讀的、供職的都是好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杜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他說自己辦李班的初衷是:“為社會培養(yǎng)一批心靈健康、思想開放、同情人間苦難不平、關懷世事興亡得失的人?!倍鴮τ谄胀▽W生來說,“星”光閃耀的教師名單大約是最吸引他們進李班的:臺灣大學會計系系主任李書行,杜蘭大學政治科學系系主任Thomas Langston……
當記者問“什么樣的大一學生才可以進入李班學習?”李志文給出的答案是沒有答案,即使有也不會說出來,因為他怕把考李班變成又一種科舉,“我提幾項要求,然后學生大一不做別的,拼命去準備那幾個考查標準。比如我曾說要求學生英文好一些,結果想進李班的同學個個去做英文績霸?!崩钪疚恼f。
“績”即學績點,GPA,浙大的GPA滿分為4.0,曾有老師為沒考進李班的同學抱不平,質(zhì)問李志文,為什么不收那個GPA 3.95的學生,而收GPA 3.91的?李志文無奈感嘆:“差0.04,不過就是百分制少考一兩分,能有什么區(qū)別!”
如果硬說有什么選拔標準,李志文能提供的,就是對商科有興趣,適合學商科。在李志文看來,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太功利了,不問興趣愛好,天天談利,做什么事都想著GPA,從大一起就只想著畢業(yè)找個所謂“好工作”。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走向社會,“將來不離婚才怪,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真正心愛的人,因為一開始就只盤算著對方能給我買多大的房子,能對我的事業(yè)起多大的幫助。”
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大一的學生談利,他愿意跟學生談人文、談幸福。李班的授課教師也不跟學生談利,“大家自有大家風范,比如教《西方文明》課的是杜蘭大學政治系系主任,他不會跟學生講什么技藝,怎么考試GPA可以多考0.3分。除了專業(yè)外他只談怎么做人,怎么算有社會良心,怎么能讓周遭環(huán)境因為你而變得更好?!崩钪疚恼f。
至于專業(yè)成績,其實是李志文最不擔心的,首先他覺得能經(jīng)過激烈競爭考上浙大的必然都是好學生。“念書聰明的孩子有沒有老師影響不大,區(qū)別只是老師能制造環(huán)境,讓學生念得更有趣,能交到好的朋友,能念到弦外之音,就算沒有老師自己啃書,這些學生也很啃百分之七八十?!逼浯嗡X得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好學生教好,而是找到最值得教卻處境最不好的學生,如果四年能讓學生得到最大的成長,這樣的大學就是最好的大學。
功利心態(tài)的形成不是一時半刻,也不是單方面原因造成的。直到碩士畢業(yè),李志文的教育都是在臺灣完成的,“臺灣教育比大陸快20年,20年前臺灣大學生也像這么功利?!爆F(xiàn)在大陸90后的學生在他眼中已不那么“勢利”了,但相對于他們的父母,心靈的空虛來得更早了?!?0后的父母們可能到了四五十歲才困惑‘我這輩子活著到底為了什么?’而90后在還是孩子時就開始考慮人生問題。這當然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功勞,窮的時候一天多賺兩個饅頭就很高興了,富裕的時候才能開始思考人生?!?/p>
天下沒有哪位父母不為孩子的生計問題擔憂,但90后大學生應該對自己和社會有信心,“找不到工作還有社會救濟金,一個大學生是不可能餓死的,怎么樣不悶死才是個問題。”李志文愿意看到學生“解悶”,讀名著讀經(jīng)典,跟著大家們學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從不問畢業(yè)生在哪里工作,因為浙大的學生個個都是寶,企業(yè)搶著要?!崩钪疚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