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日常工作怎么考察,近年來一直都是熱點和難點,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安吉打破“不換屆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慣例,推行領導干部日常表現記實制,及時掌握干部實績和德才表現,探索發(fā)現、培養(yǎng)、管理干部的新途徑。
一年里,出身農村的安吉干部翟金堅“連升兩級”,如此快的升遷速度,讓不少人大吃一驚。
一個月前,33歲的翟金堅出任安吉縣梅溪鎮(zhèn)黨委副書記、臨港經濟區(qū)管委會副主任;而在一年前,他剛剛從排名最后的副鎮(zhèn)長提拔為常務副鎮(zhèn)長。
“說實話,一開始我們并沒有過多關注他,只作為一名年輕干部先培養(yǎng)看看,主要以學習和鍛煉為主,沒想到這兩年他的工作成績這么出色?!笨h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國興坦言,翟金堅是從“領導干部日常表現記實表”里“跳”出來的干部。
一張表格 發(fā)現一批干部
“領導干部日常表現記實表”是什么?這張表有何“玄機”?
記者看到,在安吉縣6月份“領導干部日常表現記實表”(下稱“記實表”)上,詳細記錄了本月30多名干部的日常表現,除了一些干部在重大項目引進、重要工作突破等工作中的優(yōu)異表現,還有一名干部在工作中沒有遵守有關規(guī)定、被縣紀委口頭效能告誡的情況也被記錄在案。
“以往,我們總是在換屆或提拔時,才會對干部進行考察,但這樣難以全面掌握干部的情況,很多人覺得被考察對象既然要提拔了,就基本上說好話,特別是工作上一些失誤和不良表現,都避而不談。”安吉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曉良表示,這種集中考察,時間短、工作量大,難免會有疏漏。
為此,安吉縣全面推行領導干部日常表現記實制,給干部制定一個“日常體檢表”,平時表現怎么樣,做出什么重大成績、工作上有什么失誤等,都一一記錄在案,作為干部考察和任免的重要依據。
目前,“記實表”主要記錄縣管干部中一些相對比較重要的成績和過失,每月整理匯總一次,不但要存入組織部門日常檔案,還要提交縣委書記、縣長、副書記和組織部長審閱。
“考察時,我大吃一驚,沒想到組織部門對我平時的工作情況這么了解。”翟金堅說。過去兩年,主要負責招商引資工作的他已經4次在“記實表”上榜:
2010年7月,牽頭引進澳特玻鋼設備制造項目,總投資1.5億元;2010年12月,牽頭引進綠卿竹纖維項目,預計年銷售收入1.5億元以上;2011年7月,牽頭引進鴻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1200萬美元;2012年5月,牽頭引進法拿克機械科技項目,總投資兩億元。
“一個鎮(zhèn),短時間內引進這么多大項目,令人刮目相看,體現了他的工作能力?!眳菄d說。
兩年來,已有20多名像翟金堅這樣表現突出的干部,從“記實表”中“跳入”組織部門的視野,被提拔使用或轉任重要崗位。
一項制度 曝光一批懶人
7名局長、副局長等領導干部開會時打瞌睡,被通報批評,并記入“記實表”——這件事最近在安吉引起不小的震動。
吳國興表示,這張表格,對想干事的干部來說是一種動力,對混日子的干部是一種壓力。
如今,很多干部表示要更加注重日常言行,“不說不該說的話,不做不該做的事”。同時,這種制度會促使一些只想做“老好人”的干部轉變觀念。不少干部表示:“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做出實績,才有機會,否則即使人緣再好、票數再高,也難有機會?!?/p>
根據安吉目前推行的領導干部日常表現記實制,日常記錄的內容包括工作實績、效能建設、廉政建設三大類,縣“兩辦”、考核辦等11個部門即時動態(tài)開展記實,將日常掌握的領導干部表現情況填報“記實表”。
翻開厚厚一疊記實表,記者發(fā)現了不少“曝家丑”的記錄:
某局副局長上班時在電腦上打牌,在暗訪中被發(fā)現,進行誡勉談話;
某鎮(zhèn)副鎮(zhèn)長兩個項目沒有完成,有一次上班時間偷偷跑回家,調離崗位;
某鄉(xiāng)黨委委員在聯系某村村級組織換屆時,沒有嚴格把關,導致村委會重選,被調離崗位;
某街道黨委委員,工作經費開支沒有按照規(guī)定向主要領導匯報,自己簽字就報銷,調離崗位……
一名因為“有情況”被誡勉談話的干部深有感觸地說,人都有懶惰的天性,要用嚴格的制度約束人的行為。
“等到干部鑄成大錯就晚了,平時一有小錯就要提醒?!笨h紀委副書記鄭志亮說,根據《記實表》里登記的情況,有關部門會有針對性地找當事人談話,采取措施。
而在李曉良看來,日常表現記實制另一大作用是為“干部能下”提供有力支持?!耙酝尭刹肯卤容^難,缺少動態(tài)及時的詳實資料和客觀依據,現在只要發(fā)現干部有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就根據記實情況及時作出調整。”
記者在一些鄉(xiāng)鎮(zhèn)采訪時,很多干部表示,今后只要一心踏實干事就行了,不要老是擔心上級看不到,也不要整天琢磨著到組織部門去邀功。梅溪鎮(zhèn)黨委書記姜平坦言,一些基層干部的確有這樣的顧慮,日常記錄這種做法,對一心干事的干部是一種肯定和激勵,既關心干部,能夠從基層挖掘人才,同時讓大家對職權保持敬畏之心。
一個探索 引來各方爭議
實際上,如何加強領導干部日常考核,近年來各地都在探索:
浦江建立“辦事檔案制”,把干部平時的工作情況進行真實記錄和年底公開;
慈溪推行“干事對賬”制度,對市、鎮(zhèn)、村各級干部分派到的階段性工作任務進行定期“對賬”,將結果記錄在案;
平湖出臺《領導干部日常行為量化監(jiān)督管理暫行規(guī)定》,探索建立監(jiān)督干部日?!靶」?jié)”的量化機制;
……
“加強日??己?,關鍵是要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真正把勤勤懇懇一心為民辦事的干部,尤其是把那些在基層默默奉獻的干部選拔出來,從而引導大家積極干事創(chuàng)業(yè)?!卑布h考核辦常務副主任華新平表示。
記者在采訪時,也發(fā)現了干部日??己说囊恍╇y點和有待繼續(xù)完善之處。有人提出,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的考察比較容易操作,但是一般的日常性工作怎么考察?況且,每個人的工作都不一樣,用什么標準去考量?還有人反映,因為分工不同,有的部門和干部可能一年到頭都沒有特別重大的政績,只是埋頭于日常工作,這些人如何跟別人“同臺競技”?
同時,信息收集渠道還有待完善,如何杜絕“盲區(qū)”、覆蓋到所有干部,最大程度上做到公平公正,這些難題都有待日后研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