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的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給課堂教學帶來顯著的變化,其中之一是課堂教學必須由封閉走向開放。要實現課堂教學的開放,必須實現課堂教學的空間和時間的開放,而科學合理地設計音樂課后作業(yè)就是將封閉的課堂拓展至課外、將封閉的教學時間延伸至課后的一種有效手段。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音樂課外作業(yè)呢?我以為音樂課外作業(yè)可以分成五種類型。
關鍵詞 注重 技能 感悟 體驗 實施
課外作業(yè)也稱家庭作業(yè)。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在上課以外的時間獨立進行的學習活動。教學組織形式之一。
中國古代教育文獻《學記》中,已有“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的主張,“正業(yè)”即正式的課程。指課內學習;“居學”即休息是的課外作業(yè)?!秾W記》作者認為正課學習與課外作業(yè)相結合,可收到良好效果。近代學校實行班級教學以后,課外作業(yè)更成為教學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教學總量中占有一定的時間比例。布置課外作業(yè),經常是各種類型課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音樂課通常是沒有作業(yè)的,所有的老師、學生、家長對此似乎已經形成共識,難道這類學科沒有必要給學生布置作業(yè)?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告訴我們“成功的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而且也應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進行,對社會音樂生活的關心,對班級、學校和社會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將使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煉和發(fā)展”。“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為學生提供發(fā)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皯匾曇魳穼嵺`中的創(chuàng)造過程,培養(yǎng)和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學生的音樂技能、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精神必須進行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才能完成。然而,僅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是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钡睦砟睿敲鞔_要求我們要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去,延伸進社會,延伸進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人”教育。因此,音樂課也必須要有作業(yè)。
新課程明確要求課堂教學必須由封閉走向開放,要實現課堂教學的開放,必須實現課堂教學的空間和時間的開放,而科學合理地設計音樂課后作業(yè)就是將封閉的課堂拓展至課外、將封閉的教學時間延伸至課后的一種有效手段。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音樂課外作業(yè)呢?我以為音樂課外作業(yè)可以分成以下五種類型。
一、練習型作業(yè)
音樂課本身是一種技能課,所以課外作業(yè)必然包含練習型作業(yè)。練習型作業(yè)可以鞏固學生的音樂技能,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音樂特長,是音樂課外作業(yè)的主要形式之一。練習可有以下幾種方式:
1.布置學生預習新歌、樂譜視唱、歌曲復習、器樂練習曲的課后練習、舞蹈或歌表演的課后復習。2.將器樂欣賞中涉及的樂器介紹給學生后,特邀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器樂的學生準備樂曲。使參加課外活動的學生有展示和鞏固練習的平臺,又增加其他學生欣賞音樂的樂趣。3.學生通過抄譜,寫歌詞,朗讀歌詞和演唱,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情感,提高學生背誦記憶歌曲的能力。
二、體驗型作業(yè)
如果說練習型作業(yè)是單純型作業(yè),體驗型作業(yè)就是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體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生的音樂感悟和體驗,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1.新課改要求,當前的教學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為學生主動探究,我們要結合音樂本身進行探究體驗。學生可以動手自制各種音樂符號,用于訓練中使用。用途有:聽記節(jié)奏、聽記旋律,模仿大自然音響等,訓練學生聽覺的靈敏性。2.在課上欣賞了音樂世界名曲后,教師將音樂復制給每個學生(也可以放在校園網站上讓學生下載,或者在百度中音樂搜索。),布置作業(yè):“請同學們課后繼續(xù)聽樂曲,感受樂曲描述的意境,體會樂曲的情感”。
通過布置體驗型音樂課后作業(yè),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的音樂感受,增加學生的音樂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活動型作業(yè)
隨著課堂教學活動性的增強,音樂的課外作業(yè)也應該向活動化發(fā)展。通過活動,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增進交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擴大音樂視野,達到活動育人的目的。
1.觀看相關的音樂劇、音樂會、健康音樂CD、各個盛大節(jié)目的文藝晚會、奧地利合唱CD、等。觀看之后填寫記錄表,老師及時講評,對完成作業(yè)情況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對差的學生多鼓勵,不增加學生負擔,不影響學習情緒。2.利用音樂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參加藝術活動、社會公益演出,對學生是極好的鍛煉。3.舉辦家庭音樂會,學生與家長、親戚、朋友輪流表演,學生可以將學會的好聽的歌曲、好看的舞蹈,表演給朋友、家人聽,用DV或照片、錄音的形式匯報。
四、研究型作業(yè)
當前的教學要變學生被動接受為學生主動探究,提倡研究性學習,布置音樂課外研究型作業(yè)是在音樂課中嘗試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
1.通過網上查詢等方法收集資料,了解作曲家及樂曲,下載有關下一課的資料。2.針對樂理教學,請同學舉一反三。如:休止符有哪些作用?學生用已學的音樂作品,說明休止符有創(chuàng)設意境,表達情感、表示動作、方便演唱等作用,有的學生甚至說休止符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是非常精到的總結性語句。3.收集有關一個主題的歌曲或圖片,如“革命歌曲”、“四季”、“雷鋒歌曲”,作為課堂教學的拓展。
五、創(chuàng)造型作業(yè)
音樂課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所以,作業(yè)還包含創(chuàng)造型作業(yè)。如布置學生課后根據歌曲編創(chuàng)舞蹈、給歌曲配打擊樂伴奏、根據歌曲新編歌詞、旋律填空、給歌曲編旋律等等。
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作業(yè)帶來的樂趣,不被作業(yè)所束縛。設計的作業(yè)分三個環(huán)節(jié),即課前預習作業(yè)、課堂學習作業(yè)、課后拓展作業(yè)。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作業(yè)的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自己完成或與同學合作完成。
總之,在新形勢下音樂課外作業(y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當然,音樂課外作業(yè)的設計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不能盲目布置而導致增加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