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運動技能是有效完成專門動作的能力,它是通過身體練習實現(xiàn)的,這是學科特點和實現(xiàn)身體認知的主要載體,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更要重視技能應用的社會后果和技能存在的社會環(huán)境。價值是技能的內在規(guī)定,先于技能應用而存在,應該把價值看作技能本身的屬性,任何技能在本質上都設定了價值取向,甚至在技能尚未形成之前就已經(jīng)預含。
關鍵詞 運動技能 技巧 遷移 體育教學
體育與健康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增進學生健康為目的的必修課程,開展運動技能教學,不但能發(fā)展學生體能和促進學生身體發(fā)育,而且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一、正確認識運動技能教學
《課程標準解讀》明確指出:“運動技能學習領域是體育健康課程的主干學習領域,該領域與運動參與領域一起最能體現(xiàn)‘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性質;運動技能學習領域是實現(xiàn)其他學習領域目標的載體。如果沒有運動技能學習領域,其他學習領域將成為無本之末、無源之水,就會失去本課程的特征,運動技能學習領域可使學生學習和基本掌握多種運動技能,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較好的掌握1-2項運動技能,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p>
二、正確理解運動技能教學
(一)對運動技能教學的界定
《課程標準解讀》明確指出:“與其他文化課不同,體育與健康課程主要是一種技能性的課程。這就是說,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結果主要不是體現(xiàn)在認知性知識的積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現(xiàn)在體能的增加、技能的掌握和行為態(tài)度的改變等方面?!绷硗膺€提出:“運動技能學習領域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干學習領域,該領域與運動參與領域一起最能體現(xiàn)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性質;運動技能學習領域是實現(xiàn)其他學習領域目標的載體。體育課程改革不是去掉原來的‘三基’,而是用新的‘三基’來補充、豐富和完善原來的‘三基’”。
(二)正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1)有些非競技運動技能因其實用性和趣味性,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是重要的體育課程資源。但是不能將以非競技運動技能作為主要內容的體育教學,理解成沒有運動技能的教學,而看成活動課、游戲課或休閑課。相反,只要非競技運動技能的教學有內容,教法新穎,才是體育教師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開發(fā)課程資源的重要表現(xiàn)。
(2) 重視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思想,強調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體驗,從而提高學生體育學習和活動的積極性。學生有了興趣,才能主動、積極地學習和練習,也才能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
(三)重視運動技能教學的內涵建設
(1)重視運動技能教學的育人功能。在重視運動技能教學的同時,強調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要將運動技能的教學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三者的和諧統(tǒng)一。
(2)運動技能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在各個水平段應有所區(qū)別。
(3)新體育課程所強調的運動技能的內容要有選擇,選擇那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的、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運動技能作為課程的主要內容。運動技能內容不要求面面俱到、“蜻蜓點水”,由于運動項目很多,而學生的體育課時和鍛煉時間有限,這也決定學生的運動技術學習內容應該有所選擇。
(四)運動技能教學與師生
學生體驗運動樂趣的第一要素就是運動技能的提高。運動技能的提高也是學生體驗體育運動、挑戰(zhàn)自我、展示自我、交流結友的前提和條件。沒有運動技能的教學和提高,體育課只能是浮淺、乏味的游戲,只能是趣味體育活動。從終身體育的角度考慮,如果現(xiàn)在的體育課不實實在在地教一些運動技能,學生又如何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形成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從哪里去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呢?
作為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為什么要教運動技能和怎么去教運動技能等問題。合理地安排教材的教學時數(shù),建立單元課時的模式和規(guī)模。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要求學生課堂上要認真學習,課外要花時間進行練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掌握好課堂上所學的運動技能。
三、運動技能的遷移與干擾
運動技能間的相互遷移與干擾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它影響到運動技能的形成和結合技術的臨場發(fā)揮。這一規(guī)律倘若把握得好,就能促其遷移、排除干擾、縮短單項技術與結合技術的教學訓練過程,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一)運動技能間的遷移與干擾產(chǎn)生的原因
造成運動技能間的遷移與干擾產(chǎn)生的原因,牽涉到生理、心理兩門學科。它既與運動條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有關,也由于對人的心理特征的不同要求而有所不同表現(xiàn)。
(二)遷移與干擾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教學中,在選擇誘導學習和輔助練習時,應使動作的基本部分接近,或核心學習的動機相一致,才能達到遷移的目的。
1.制定學年或學期計劃時的運用。制定學年或學期計劃時,除了貫徹教學大綱的統(tǒng)一要求外,還要注意教材分布的縱橫關系,要考慮到技能遷移的問題??v的教材關系如:進行鉛球教學時,先教原地推鉛球,再教滑步推鉛球,因為滑步推鉛球的握球、持球、到最后用力、到出手,這些動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原地推鉛球相同,所以教滑步推鉛球時,只要把滑步與原地推鉛球的技術連貫起來就可以了。
2.運動技能遷移在準備活動中的應用 在課的準備部分,應多采用專門性準備活動和基本教材的徒手模仿練習,因為他們和基本部分的教材內容在動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上是一致的,對于基本部分教材的技術掌握可產(chǎn)生積極的遷移。
(三)防止干擾的措施
在教學過程中,干擾是應力求避免的。對于技能間主要環(huán)節(jié)不同而細節(jié)部分相同時,要在教學進度表上給予公開的安排,借以防止干擾。但是在練習結合技術時,如果發(fā)現(xiàn)兩種技術確實存在干擾的因素,可在戰(zhàn)術上又要做到兩者相結合時,就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了解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彼此干擾,如果是主要環(huán)節(jié)不同,細節(jié)部分相同,比如近臺攻球與扣殺之間的干擾,那么教學順序上應先掌握好近臺攻球,使之形成牢固的技術動力定型,然后再練習扣殺技術。
四、運動技能與體育課教學
在體育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一些基本的運動知識和技能,并在某幾個領域形成自己的運動愛好和專長,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一)運動技能的教學是體育教學之本
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為主要目的,而且在內容標準里面專門設立了運動技能的學習領域,指出了運動技術和技能的明確目標,體育課程改革不是要去改掉原來的三基而是用新的“三基”補充。通過對運動技能的理解,自身健康發(fā)展體能的發(fā)展,人的培養(yǎng),由此可以看出,《課標》不僅沒有忽視運動技術和技巧的學習,而是更加重視了運動技術和技能的教學。
其實體育新課程并不認為體育技能對學生的發(fā)展沒有價值,可以無視,相反,它更重視體育的基本技能對終身體育廣泛的遷移價值和促進作用。很多體育教師現(xiàn)在都認識到,沒有運動技能的教學,體育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也就失去了體育教學本身的意義。因此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二)樹立健康體育終身體育的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的健康的發(fā)展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不能淡化運動技能的教學。當然,我們也要改革傳統(tǒng)的運動技能的教學模式,變換教學的形式讓學生更有興趣,更積極主動地學習運動技能。在初中段投擲類模塊教學設計與實施中,我始終堅信體育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須深刻領會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的各領域目標,制定切合實際的、符合本校實際發(fā)展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學得活、樂而不空,就是講究課堂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及獎懲制度的制訂和安排,而不是摒棄運動技能的教學實施。體育課不但要重視學生的身體鍛煉,還要重視技能技術的教學,要教會學生鍛煉身體的方法以及有關體育的知識,要全面的教學體育,不能偏面的教學。要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健康體育終身體育的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的健康的發(fā)展。
新一輪的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改革和當前的改革的主題,絕不是削弱和淡化運動技能的教學,而是要進行有益和有效的運動技能的教學。運動技能的教學是整個體育教學的主體,我們在體育教學中不能本末倒置,要通過運動技能的教學,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運動水平的提高,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9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