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象教學手段越簡單越有推廣價值一樣,課堂反饋語言也需要簡單。這個簡單,是省略了作秀的簡單,是師生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過程中不游離于課堂之外的深刻的簡單。
下面結合案例,試從三個方面作簡要的闡述。
一、小心翼翼地保護
靠近音樂,生命就會舞蹈;靠近清泉,心靈就會濕潤;靠近賢師,精神就會被喚醒與引出。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課堂上“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蘇霍姆林斯基)?!?/p>
〖案例一〗
《做什么事最快樂》教學片斷
師:現(xiàn)在,每個小朋友選擇一個自己還沒有讀熟練的小節(jié),再練習讀一讀。等會兒老師要請你來讀這個小節(jié),好嗎?
生:(練讀)
師:敢于表現(xiàn)自己優(yōu)點的人是可愛的,敢于暴露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敬的,而只有改正了缺點的人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成長!誰愿意第一個成長?
生:我讀第二小節(jié)。他跳到大樹下問啄木鳥叔叔:“做什么事最快樂?”啄木鳥說:“給大樹捉蟲子最快樂?!?/p>
師:你讀得很通順,別人也聽得懂,如果你能注意文中的標點符號,就能讀得更好。想試一試嗎?
生:想!(再讀,仍將“叔叔,做什么事最快樂?”讀成“啄木鳥叔叔,做什么事最快樂?”,將“給樹木捉蟲子最快樂?!弊x成“給大樹捉蟲子最快樂?!保?/p>
師:要改掉一個缺點真是不容易。你看,小青蛙叫啄木鳥什么?生:叔叔。
師:假如老師就是啄木鳥,你來問我?
生:啄木鳥叔叔,做什么事最快樂?(眾笑)
師:請你不要叫我的名字好嗎?
生:好。叔叔,做什么事最快樂?
師:真乖!給樹木捉蟲子最快樂?,F(xiàn)在,你再來讀,一定能讀正確!生:(讀正確了)
師:(高興地)這就是進步!這就是成長!
在這一案例中,薛發(fā)根老師三次運用貌似簡單的反饋語言,朋友式地巧妙地提點著學生,使學生在愉悅、民主的氛圍中一步一步地被呵護、認可。一是在學生讀錯句子的情況下。二是當學生還是改不過來的情況下,不露痕跡安慰學生‘同時,不失時機地設置情境,力求在角色體驗中柳暗花明。三是由于語言習慣的定勢,學生依然分不開“啄木鳥”和“叔叔”時,教師沒有居高臨下地告訴,而是禮貌地點了一下:請你不要叫我的名字,好嗎?學生頓即領悟,讀準句子水到渠成。薛老師的“保護”語言,簡單中蘊含著智慧,如通了“電”帶了“磁”一樣,使學生春風拂面、自信驟長,充滿了藝術魅力。
二、正確犀利地點撥
同樣的文本,同樣的課堂氛圍,不同的個體常常有著不同的感受和領悟。這就需要教師在反饋過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獨特體驗,另一方面要始終擺正學生的是非觀,一旦顛倒,必須準確、犀利地點撥,匡正糾謬。
【案例二】
一位教師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很多學生表示喜歡孫悟空,因為他勇敢、愛憎分明。一位學生卻說:“孫悟空我喜歡,白骨精本來我不喜歡,現(xiàn)在我也喜歡,因為她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憋@然,這是一個有著價值取向的問題。你看,有的同學哈哈大笑,言下之意是你這位亂彈琴;有的同學皺皺眉,略有所思;有的同學則贊賞地點了下頭,望著老師等待高見。老師聽完學生的發(fā)言后,略頓了一下,微笑著反問:“白骨精做的是好事還是壞事?”學生想了想,點著頭說:“壞事?!崩蠋熅o追一句:“白骨精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地做壞事,你也喜歡她么?”學生恍然大悟,臉一紅,直搖頭。
案例中,教師面對學生在道德觀、人生觀、是非觀上的明顯出錯,沒有“一棍子打死”,更沒有“你的想法很獨特,有創(chuàng)意”等不置可否的所謂激勵性評價,而是及時抓住學生認識上的誤區(qū),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其反饋雖廖廖數(shù)語,看似簡單,但果斷、犀利,鞭辟入理,使學生很快明辨是非,獲得了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于無聲處地等待
課堂反饋,不是天馬行空地?!白炱ぷ印?,不僅要能說,更要會說,關鍵時
候還要學會“不說”。
【案例四】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片斷
師:地球默默地為我們奉獻,畢竟它不會說話,它怎么可以成為年度新聞人物呢?想知道答案嗎?生:想
師:真想?生:想!
師:別說話,用眼睛告訴老師想不想?
生:(睜大眼睛,不住地點頭、微笑)
師:答案在這。(拿出課文)每人一份,拿到的大聲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問一問自己:我的心情怎么樣?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
師:(巡視,靜靜地觀察學生的變化)
生:(漸漸地,臉上的笑容消失,一開始響亮的讀書聲輕了下來。有的同學讀完后,在課文里找什么,有的看到同學還在輕聲地讀又接著讀第二遍,有的看著老師,一臉的凝重。)
師:(不露聲色地等待最后一個學生小聲地把課文讀完。)
師:王老師在看每一個同學的表情,我發(fā)現(xiàn)你們讀書的聲音越來越輕,你們的臉色也逐漸變得凝重起來,因為我知道你的心情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呀!那么,大家來說一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什么,好嗎?
生1:沉重的,因為……
生2:擔心的,因為……
生3:悲哀的,因為……
生4:難受的,因為……
……
師:大家在為自己的命運,在為人類的命運難受啊!請你再到課文當中去仔細找一找,還有哪些描寫讓你的心情變得如此糟糕又如此沉重?請在這些地方畫下讓你顫抖的線條。
生:(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情景當中去。)
王崧舟老師幾分鐘的等待,以靜制靜,以情反饋情,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本生本之間是那么的和諧呀。學生在“情動辭發(fā)”的狀態(tài)下,把天性中最潛在、最靈動的東西發(fā)揮到了極至。
《學習的革命》一書中說:“我們確信,最偉大的真理是最簡單的。”是的,教師的課堂反饋藝術應該是極為豐富、多姿多彩的,它決不限于以上范圍,它還因人而異、因事而異。所以,當我們啟動智慧和激情的引擎,沉浸在課堂,徜徉在文本空間之時,一定要理性地梳理自己,廓清種種理念與行動的迷霧,獲得澄澈透明的心念,簡而豐,簡而精,做好反饋的“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