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鰍苗種培育
泥鰍苗孵出3天后應(yīng)及時轉(zhuǎn)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適當多放。育苗池的面積以50~100平方米為好。池中要挖魚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養(yǎng)前進行消毒和消池,并施禽畜的有機肥以培養(yǎng)餌料生物。在放養(yǎng)初期只在魚溜內(nèi)注滿水,待鰍苗習慣以后,再灌水人池至計劃深度,使鰍苗分布全池,開始投喂熟蛋黃、魚粉、奶粉、豆?jié){等精餌料,幾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麥粉、菜腳葉等植物餌料拌和剁碎的魚蝦、螺蚌肉等動物性餌料進行投喂,每天投餌3~4次,投餌量初期為泥鰍總體重的2%~5%,后期8%~10%,經(jīng)育苗池喂養(yǎng)1個月左右,體長達3~4厘米,體重0.4-0.5克,開始有鉆泥習性的時候,即可進行成鰍飼養(yǎng)。
二、成鰍養(yǎng)殖
(一)池塘魚種培育
1.池塘條件:池塘面積隨養(yǎng)殖規(guī)模而定,一般為100~250平方米,池塘深0.7~1米,可用磚、石砌成,進、出水口處要用鐵絲網(wǎng)或朔料網(wǎng)圍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傾斜,以便排水和捕撈。池塘砌成后,用水泥抹平,待凝固后放人肥泥25~30厘米深,并注水30~50厘米深。
2.清塘:按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7~10公斤加水溶解,趁熱全池潑灑進行消毒,以殺滅池內(nèi)寄生蟲、病源菌和改良肥泥性狀和增加鈣肥的效能,清塘7~10天后藥性消失,即可放幼鰍人池飼養(yǎng),注意放苗前一定要“試水”后再放苗。
3.苗種放養(yǎng):每平方米水面放養(yǎng)3~4厘米長的幼鰍50-60尾。魚種階段,池子面積可適當大一些,水深一些,有流水條件的還可以加大。
4.投喂管理:投喂人工飼料,包括米糠、麩皮、魚粉、蠶蛹等。投飼量5~6月份為泥鰍體重的4%,7-8月份加大到8%~10%,9~10月份可再降到4%。每天投喂兩次,下午最好在傍晚時投喂,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2/3。7-8月份泥鰍攝食高峰期,每天增加到投喂3次。水溫降至15℃以下或升到30℃以上時及雷雨悶熱天可不投餌。據(jù)介紹目前部分地區(qū)采川膨化飼料進行投喂取得良好養(yǎng)殖效果。
5.水質(zhì)管理:根據(jù)水質(zhì)的肥瘦進行施肥,培養(yǎng)浮游生物,熱天水溫達到30℃時,要及時更換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溫,防止“浮頭”。
三、疾病防治
1、水霉病
水霉病義稱膚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產(chǎn)動物真菌病之一,也是常見疾病之一,此類菌對溫度適應(yīng)范圍廣,5~26℃均可生K繁殖,最適溫度13-18℃,水質(zhì)較清的水體易生長繁殖。造成此種病的因素大約有:一是受傷或局部組織壞死,二是水溫劇烈變化(抵抗力下降,組織變壞),三是季節(jié)交替時易發(fā)生。
泥鰍曰前多為自然苗,苗種下塘前多易受傷。加之此時水溫正適合霉菌的生長,因而水霉病為泥鰍苗種期間常見病之一。
防治方法:
(一)徹底清塘,從而杜絕病菌來源,從而可有效防治該病的發(fā)生。
(二)放苗前對池水嚴格消毒。
(三)捕撈時操作要細心,防止魚苗受傷、,
(四)一旦發(fā)生該病,應(yīng)在早期進行治療為好。得病的苗種可用2%~3%的食鹽水浸洗5~10分鐘?;虿纱ê険P鎮(zhèn)海生物防護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水霉凈”。曾資料介紹偏方:每畝使用5公斤苜蒲、0.5-1公斤食鹽,對15~20公斤人尿,全池潑灑。
2、紅鰭病
又名赤鰭病、腐鰭病,大多由一種桿菌引起。泥鰍被感染后,鰭、腹部及肛門周圍有充血發(fā)白并潰爛癥狀,有些則有出血斑點、肌肉腐爛,尾鰭、胸鰭發(fā)白并潰爛等現(xiàn)象。
防治方法:種苗放養(yǎng)前用“苗種平”消毒,治療可川“雙氧片”或“強氯精”潑灑,嚴重時連續(xù)使用2次,同時按飼料重0.3%中拌人“氟苯尼考”進行投喂5-7天。
3、腸炎病
亦叫爛腸瘟、烏頭瘟?;疾“Y狀為:行動緩慢,停止攝食,鰍體發(fā)烏變青,頭部顯得特別,腹部出現(xiàn)紅斑,腸管允血發(fā)炎,肛門紅腫,輕者腹部有血和黃色黏液流出,重者發(fā)紫,很快死亡。
治療方法:①每50千克泥鰍用“新魚血止”5克,飼料中按飼料重5%添加“魚用多維”拌料投喂。連喂3天即叮;②每50千克泥鰍用7.5克大蒜素拌料投喂5~7天,第一天投喂藥餌量加倍。
4、白尾病
主要癥狀:初期鰍苗尾柄部位灰白,隨后擴展至背鰭基部后面的全部體表,并由灰白色轉(zhuǎn)為㈠色,鰍苗頭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掙扎,嚴重者尾鰭部分或全部爛掉,隨即死亡。
防治方法:①將八黃散加入25倍重的0.3%氨水浸泡,連汁帶渣全池潑灑,使水體濃度為3x10-6;②將!公斤干烏桕葉(合4公斤鮮品)加入20倍重量的2%生石灰水中浸泡24小時,再煮10分鐘后帶渣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4x10-6;③漂白粉(有效氯30%)溶于水,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lxl0-6。待4小時后,再潑灑五倍子浸泡液(磨碎后開水浸泡)使池水濃度為3x10-6,以促使病灶迅速愈合、
(作者單位:166200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畜牧水產(chǎn)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