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眾所周知,企業(yè)采購成本的良好控制能夠對公司的利潤產生直接重大的影響。因此,用數據實證的方法研究電力電纜采購時點的改進方向和途徑,以降低其采購成本就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本文的分析邏輯為:首先作電纜價格與銅價的相關分析;然后結合DL公司現狀進行采購品種分析;運用歷史數據,根據銅價判斷采購時點。主要采用統(tǒng)計學中季節(jié)系數的概念來尋找該電纜價格的最低點,對此進行了相應的敏感性分析。
二、電纜價格與銅價的相關分析
銅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質和良好的導電性,成為了電力行業(yè)的主要消費品,電線、電纜業(yè)對銅的消費達到了銅總產量的一半以上。以消費領域來分,大約52%的精銅被用于制造各種電線電纜,20%用于制造銅合金,13%用于銅管的制造,8%用于制造各種銅板和銅條,2%用于制造銅棒和銅桿,余下的5%為其他用途。從消費趨勢來看,家庭和汽車行業(yè)的用銅量一直處于上升階段;自1980年以來,這兩個領域的銅使用量翻了一番,而且繼續(xù)呈增長勢頭。90年代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和無線通訊的推廣也大大提高了電子行業(yè)對銅的需求量。
這也就是說,銅的價格成為制約電纜價格的重要因素,是電力電纜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銅的成本會直接影響到電纜的總成本。通過理論分析,我們預計電纜價格與銅價存在著較強的相關性。
內部資料)
通過圖2可以看出,電纜成本中超過60%來自于銅,銅價的波動直接導致了電纜價格的波動。從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銅價的波動情況如圖,本文分別使用上交所期貨價與長江現貨價,價格為當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
自從2005年以來,國際銅價經歷了較大的波動,從2005年8月的35540元每噸上漲至高點2006年5月的73600元每段,而后一路震蕩盤整,至2008年11月下探至31300元每噸。2008年底的銅價低谷,恰逢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之際,國際經濟低迷,工業(yè)發(fā)展止步不前,作為工業(yè)的主要消費品之一的銅,其價格也深受其害。然而從2009年初開始,全球各國政府救市的效果也已經得到初步體現,從美國、歐盟、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到以中國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其經濟數據均出現了明顯好轉,這無疑令市場對經濟恢復的預期增強,推動了銅價反彈,而全球范圍內寬松的貨幣政策則為銅價維持高位提供了支撐。因此,銅價也一路高攀,在2010年底站上了7000美元的高位。通過計算,可以得到銅期貨價與電纜價格的相關性,2006年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52,2007年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76,2008年為0.62,2009年為0.97,2010年為0.77,由此來看除了在2008年金融危機引致的經濟低潮時期,銅期貨價與電纜價格的相關性有所降低外,其余年份兩者的相關性均達到0.7以上,進一步表明銅價期貨與電纜價格具有較高的相關性。
三、根據銅價判斷采購時點
采用統(tǒng)計學中季節(jié)系數的概念來判斷銅價價格變動的最低點,統(tǒng)計學中季節(jié)系數的含義是系數越低表明該季節(jié)約為淡季,那相應的價格也越低,故可以通過季節(jié)系數來尋找該電纜價格的最低點,由表1可以看到,在2月份的時候該銅期貨價格的季節(jié)系數最小,1月次之,后面依次為3、6、12、11、10、8、5、7、9、4月,所以2月份比較符合依據銅價判斷采購時點的標準。
同樣采用統(tǒng)計學中季節(jié)系數的概念來判斷電纜價格變動的最低點,表2為YJV22-10KV-3*300mm2(銅)的價格變動情況,可以看到,在2月份的時候該電纜價格的季節(jié)系數最小,所以把2月份作為電纜的采購時點。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無論是銅價價格變動還是電纜價格變動,按照季節(jié)系數統(tǒng)計出來的數據,2月季節(jié)系數最小,所以把2月份作為電纜的采購時點。
參 考 文 獻
[1]孫晉力.采購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8(2):
39-41
[2]黃建美.電力企業(yè)采購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浙江大學.2005
[3]敬輝蓉,李傳昭.采購管理理論綜述[J].工業(yè)工程.2008(2):15~16
[4]羅兵.幾類經濟訂購批量模型及其應用[D].重慶大學.2001
[5]婁豪.淺談企業(yè)采購管理[J].企業(yè)導報.2010(6)
[6]李建新.電工行業(yè)對銅的需求及銅替代發(fā)展狀況[J].電器工業(yè).
2007(6):16~19
[7]張虎,胡景云.我國電力電纜市場及產品結構分析[J].電氣技術.
2010(1):97~98